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I 20110508林海微澜

再来一个“鼓”。
六足。
苏工。

材质:大红酸枝上漆
制作年代:公元2010-2011

这个款式,大概不在“谱”。
据说是早三几年某次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露脸过,让英国人买下之后就无影无踪。
在下是一见图就喜欢得紧。
于是巴不得这“鼓凳”的团早日成功。
所以第一个下手,抢了沙发,捷足先登。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69450&extra=page%3D1
反正是头尾整整363天,上个周末才进家门。
喜不自胜,竟然一路黄昏地往家冲,全程没有开车头灯。
所谓的“犯法不犯罪”,又一个现行。
金无足赤。
这家具长物的鼓凳,窃以为也是个“物无完物”。
不过厅座出品的这个六足,窃以为当得起“用心制作”的“精工”。

说来多少有些感慨。
中华古典家具文化,之前一直尘封,襄老大作之《明式家具珍赏》,不过仙人指路,不在谱的老家具无数。
收藏家没有义务把自己的心爱之物让不相干的外人任意山寨与模仿,藏起来无可厚非。
所以在下感谢厅座,让这平面二维的图,成为三维立体的真实实物。

诞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从一张图片开始。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69450&extra=page%3D1

(迷糊:有段时间也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冲动战胜了理智。说实话弟兄们没点狂热,这个鼓凳想在这坛上团起来真的很难,到现在许多我商场的同事眼里,网购红木甚至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万事开头难。

最早的目标,原是八足鼓凳,后来有位哥哥捷足先登,以千五的价格横扫70,引起轰动,迷糊只有悬崖勒马…,同前些时的想OEM饭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海一粟:看图说话不算,以实物为准——看照片的腿足打凹处貌似还可加深一些)

(林海微澜eddie)

谢谢关注。
这个。。。。。。阁下多看几张图吧,最好是不同角度,不同相机,不同买者拍的图。
上这鼓凳实物图片的不止在下一个。
腿足的凹线其实不浅的。
只是在下的相机是极其普通的索尼W35,俗称“傻瓜”的那种。
好相机与“傻瓜”机的一个明显区别,后者拍出来的东东缺乏“景深”,于是把原本立体的前后弄得缺乏深度。
所以一直以为看图有局限,因为三维空间变成了二维平面,不分前后。
再好的相机,拍出来的图,也不过是个对三维实物的二维“扭曲”,好坏差别,不过五十步笑百步。
古人早早就有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这六足鼓凳腿足上凹线的真实深浅,大概也是这么回事吧。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子聿为陆游之子)

(林海微澜eddlie)

这六足鼓凳背后的故事,有前有后,既立体,又丰富。
借用如今的套路,大概是从前传到后传,连绵不断。

这素混面的六足鼓凳,是厅座迷糊的出品。
东西如何?
看图识物。
有同好精益求精,认为雕刻起线还可以更精到一些,并以之与某苏工的麒麟圈椅相比较。认为后者“手工雕,每一刀细看都不是很工整,但整个图案出来就很漂亮”。
窃以为这样比较不妥。
画鬼容易画人难。
麒麟是神话走兽,杜撰的形象,像与不像,各自参详。
人是最难画的,因为最被普罗大众所熟悉。
同样,线条也是最容易看的,因为简单。
大道至简。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起线,窃以为当得起“精工”。
至于造型的规整与榫卯结合的一丝不苟,反正一个凳子六只脚,六六六地看个周遭,任何一点的荒腔走板,立马看得到。比较比较,造型,工艺,材料。
所以当得起“用心”。

至于有说厅座迷糊自己根本没有动手动脚,这大概就没什么辩解的必要了。
秦始皇修长城,嬴政肯定没砌过哪怕半块砖。
伟大领袖推翻三座大山,也没见他老人家搂过二十响的驳壳枪或者三八大盖这东洋造。
所以这素混面的六足鼓凳,是地地道道的厅座迷糊精工出品。
动手动脚的苏工,叫做匠。
正统的说辞:“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然否?
可书写历史的人,叫做精英。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诞生(准确地说,大概算是“复生--revival”),也是这么回事。
所以,感谢厅座。

先说说这六足鼓凳的前传吧。

记忆中那大概是2008年底或2009年初,在下人在上海的时候。
厅座最早动这“鼓”的念头,是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在谱的劈料八足鼓凳。

大概是没做足保密功夫,也可能是被别人捷足先登,反正是厅座刚在客厅敲锣打鼓说团购,另一边厢立马有同行摆明车马分庭抗礼争锋说也要团大红酸的劈料八足鼓凳。
而且价格恐怖,只有区区一千五。
八足啊,大红酸的劈料。
贴一个图,是伍氏兴隆的高仿襄老款劈料八足鼓凳。
这一千五的价格一出,厅座心里直打鼓。
厅座的成本根本扛不住(好像报价要翻跟斗),于是坐实了“奸商”之余,竟然动了弃暗投明的心思:自己做不来且不说,反而动了去买对手的一千五的念头。
犹记得当时厅座一脸倾慕地说:“一千五,真便宜啊,我要买他二十只,放在店里零售,正好可以贴补铺租”。
在下直摇头:“这价格不靠谱。十有八九是扛不住的噱头。。。”
可厅座竟然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就要咬这一千五,一咬满嘴油”。

结果么,最终是号称一千五的那家脚底抹了油:自称遭了火烛,烧了材料仓库。
天可怜见,这祝融也不准奸商满嘴的油。
反正这个二百五。。。啊不,一千五,擂破了劈料八足的鼓。

相关的帖子,仔细找找还有,这就是红木江湖。

(迷糊:补上几张图,角度近似原照片拍摄角度,手潮)

(林海微澜eddie)

谢谢厅座的图。
这几张看得很清楚了,尤其是腿足的凹线,深与浅,一目了然。
实话实说,在下的图,追求正前方向所见的对称与“鼓”。其他角度的就不想贴图了,免得“天机”泄露,虽则是“创意不受保护”。
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这红木家具江湖,连打样功夫都懒得动手的拿来主义者众,类似厅座这样连打三次样的一根筋者绝对属于异种。
于是很自然的,这六足鼓凳的前传之后,接着就是正传。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迷糊厅座当时对那一千五大红酸劈料八足鼓凳的语录:一咬满嘴油。
结果逼着竞争对手宁愿一把火自绝后路也要灭了厅座的念头。
这江湖,真风流。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69450&extra=page%3D1
按说这链接的帖子就是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正传了。
只是这台面上的记录,往往并没有真实完整地记录台后的雨雪霜风。
这一回的价格,台面之下,依然激流暗涌。。。。。。

去年五月团购帖子价格的一万六甫出,江湖上马上有同行(或类似同行)吐槽说:
“厅座暴利了,这明明是一万就可以弄一对的寻常东东。。。。。。”

于是自然左传右传,有的将信将疑,有的索性打了退堂鼓。
在下人在江湖,这一万与万六的东西南北,多少也分得清楚。只记得当时没什么游移就说:
“俺在客厅里这两只一万六的沙发先坐着。阁下如果一万也能整同样的东东,东西出来了,一定好事成双,要两对。如何?”

当时的对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方颇为不加掩饰地说:“掏一万六的这头几个,都是认东西不认钱的主”。
那一脸的不屑神情,直让在下觉得,陡然间成了广东方言中的“大花洒”(类似“败家子”的意思吧,反正“不屑”。)

道不同。
实在是道不同。
虽然是“创意不受保护”。

有些个事,在下做不出。

男不挡人财路。

做人,窃以为还是有个道德底线好些。

只是这三两年的网络江湖,吃相难看者,一个接一个地露出真面目。

一转眼,春夏秋冬。

厅座出品的鼓凳终于玉成。
于是这才听到不止一回两回的“悔不当初”。
都是相熟相识的脸孔,“悔不当初”者,无非是当时听信了“同行”(或者“类似同行”)的“挡财路”。

时过境迁,有些话现在直说也无妨了。
厅座去年团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时候,多少了做了一点防范功夫。
团购的数量下限,是十对。
之所以一开始就敲锣打鼓高调地整了个外人看来比较离谱的“二十对”,就是怕再出搅局的“一千五”。
反正这“二十对”与一万六的价格,怎么看都像个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术的“术”。

红木家具,也有江湖。

(datao: 四渡赤水没被打得满地找牙,红军2万5千里长征俺也没份,和紫檀黄花梨一样都没遇上。但是这段六足鼓凳的小插曲俺是参与了,可做见证厅长确实当时是怕湿手搭面粉的)

(林海微澜eddie)

谢谢关注与评点。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春秋”,就是这样一个“从无到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年下来,“鼓”已蔚然成风。
于是江湖风传,有同行(或类似同行)打算“捷足先登”,抢先厅座做素混面六足的鼓台(鼓桌)。
创意不受保护。
于是抄袭,于是跟风。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
只争朝夕,
于是心里只有自己。

这江湖,对有的人来说,没有道义。
只有利。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后传,版本并不唯一。
同行是仇家。
于是有人的心思是“拿来主义”,有人则四处广而告之:某某某某就是厅座的代工工场云云。
或许也有人索性直接去找到该代工工场:何必为他人做嫁衣?你自己也可以经营网络销售生意。。。。。。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无语。

是为后传。
至今依然在进行。
城头变幻大王旗。
天下熙熙。

(0)

相关推荐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V 20110508林海微澜

    俺家阳台上也有个把鼓墩. 日晒雨淋了不止一两个春秋. 于是这天然陈化的皮壳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绿檀,整木旋制切削,上中下三接头,绿檀价格江河日下后的暴殄天物.原产南美洲的绿檀于1996年登陆神州,第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V 20110508林海微澜

    一并把"固化剂"的段子给转帖过来吧. 最早见光于2009年初的古典网. 关于这"固化剂"的说辞,原本只是和几位相熟的同好私下交流. 结果让厅座迷糊的一句调侃坏了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II 20110508林海微澜

    先后两个"鼓",一姓"广",一姓"苏".时间的前后跨度有十五六个年头. 所以关于这"工艺",窃以为不好相比. 上个世纪八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 20110508林海微澜

    [复刻从前,原贴2011年5月8日始于70迷糊的客厅] 好久没折腾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了. 最初的漫话红木,始于2006年的911. 当时只不过看到了因为公元2005黄花梨元年之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懵懵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三 2006-12-15

    如今的红木,成为一种文化了. 如今的文化,何尝不是一种商品.酒文化,茶文化,球鞋文化,地摊文化,连刚刚露脸的几个小姑娘,也成就了超女文化. 于是,最热门的题目,逃不脱"升值"二字.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二 2006-10-27

    很佩服现如今的这些红木爱好者,真是够钻研的. 把西方式的求证和学术研究方法用来分析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家具物件.如果老祖宗们能从地下爬出来的话,碰上现在的这许许多多的疑问与质问,他们多半得选择还是爬回去的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一 2006-9-11

    坛子里潜水,读帖子,日子久了,就有了些漫话.无边际的, 又多少关乎红木. 1.明清家具. 有坚持一定照旧法做的,有仿个差不多就可以的,也有只要是木头差不多就行的. 中国的文人真要命.喜欢家具的时候,说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六 越黄 2007-9-11

    去年今天的一篇漫话,周年了. 这一年,看着曾经的丑小鸭乘着火箭飞上天,所谓的越南黄花梨. 不少专家名家曾经是嗤之以鼻的.直到今天,还是此黎非彼梨,尽管当初在花梨前面添了个黄字的始作俑者梁思成,从未有&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五-海黄 2007-4-22

    物以稀为贵. 可不知道为何,总是对高仿的海黄明清款家具提不起神.反到是对那些形制不入流的海南土做物件存留着一份认同.总是以为,基本上,形制拙朴的,工艺简单的,往往就是没水分的.真的老海南土做,不可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