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沂蒙抗战史]高守茂:程子村之战我们活捉三名鬼子

说起小鬼子,高守茂变得严肃、怒目。

  口述:高守茂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鬼子烧死6名无辜村民,乡亲们恨得牙根痒痒

  1926年我出生在万粮庄,1941年秋一小队鬼子进驻常山庄,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小鬼子。一天上午十点左右,村里来了十多名鬼子、汉奸,他们挨家挨户地盘查,倒是没有祸害人。鬼子从我们村走了以后,在村西北方向不远的牛王庙村,不知什么原因,鬼子用高粱杆活生生地烧死了六名无辜的村民。鬼子的暴行让我们马牧池的乡亲们人人恨得牙根痒痒。

  1940年2月,北海银行迁到了我们临沂沂南,在马牧池一带活动,北海银行部分工作人员还在我们村高绪先家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北海银行虽然不在我们村印钞票,但是部分钞票运到我们村以后在高绪先家进行清点,100张一捆,用包袱包好再送出去。为了便于观察敌人的动向,北海银行还在我们村建了一栋简易观察哨。1942年我在北海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主要做些杂务工作。

  1943年2月,村里干部动员年轻人参军入伍,我和本村的高西平、高洪宣三名同志一并到马牧池学习了接近一个月的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我被分配到驻在岸堤镇北村的一一五师二团一营一连三排八班,高西平、高洪宣被分配到地方武装。我们八班和六班、七班都是冲锋队,主要在蒙阴一带活动。

  在我的印象中与鬼子打得比较激烈的一次是在1944年的秋天,当时一一五师二团攻打冶源鬼子据点。战斗打响以后,驻临朐县的鬼子以及冶源附近其他据点的鬼子前来支援,我们一营负责阻击冶源以南方向的鬼子。当天晚上八点左右,我们一连三排埋伏在冶源西南程子村外一个易守难攻的缓坡半腰处,只见一小队鬼子从我们眼皮子底下经过,排长示意战士们开打。我们打了一阵子,由于武器装备比不过鬼子,于是朝程子村里转移,诱敌深入,鬼子在后边紧追不放。

  很快,二排的战士们赶来增援,我们两个排的兵力一前一后围着鬼子又是激烈地打了一阵子。鬼子见势不妙,朝村外一条小河边撤,这个时候一排的战士们也赶过来增援。

  我们连的指导员是泰安人,名叫宋洪章。连长和指导员命令大家追着打,誓死也决不让这些鬼子增援冶源,我们三个排的兵力与一众鬼子来了个正面拼杀。这场阻击战,我们的二排排长英勇牺牲,同时我们也活捉了三名鬼子。最终,冶源的鬼子据点被我们二团成功拿下。

  在蒙山打游击时,马生菜成了战士们的主食

  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部队的口粮是有限的,有时发两三斤花生饼得吃上一个星期。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挖野菜充饥。在蒙山打游击期间我们吃的主要是马生菜。

  有一次我们打完仗向龟蒙顶一带转移,路过一片柳树林,战士们见柳芽长得不错,于是就顺手摘了一些,用热水烫了烫伴着花生饼吃。连队指导员到各班巡查情况,发现我们吃了柳树芽,当即批评了我们。柳树芽是要给当地老乡们留着的,我们吃了自然就会有老乡饿肚子。

  我们的部队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也不会忘记我们。有一次,蒙阴的老乡们一同抢了刘黑七的一个粮仓,老乡们将多半麦子和高粱支援我们。那次我们吃了一顿没管饱的馍馍,算是改善了伙食。剩下的多数麦子和高粱又都留给了老乡。那几年,老乡们的日子也很苦,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打鬼子的决心。

  采访札记:

  17岁参加革命的高守茂,参军后一直战斗在每场战役的第一线,直到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回到家乡。老人家里堆满了报纸,每天看报成了他了解外界的一个主要途径。(记者/车少远)

(0)

相关推荐

  • 一辈子跟党走——记抗战老兵鲍宜全

    在山东省邹城市田黄镇上鲍村,流传着一个兄弟二人一块参加革命的故事. 仲夏时节,瓜果飘香.我来到上鲍村采访.有幸采访到他们的后人鲍明华先生,随着他的深情回忆与讲述,让我们揭开那段尘封的历史,透过历史的烟 ...

  • 被“红嫂”救护的战士,后来如何报恩的?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车轮滚滚去运粮.百万人民支前忙,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这其中,最生动.最感人的,当属沂蒙红嫂 ...

  • 在抗战的初期,湖北黄石市大冶县榨水沟村的...

    在抗战的初期,湖北黄石市大冶县榨水沟村的一瞥,照片记录下来了这令人揪心的一幕.几个鬼子俘虏了一名战士,看他年纪不大,被围在中间,仿佛在审问什么. 战士的衣服被解开,显然是经过搜查,小战士歪着脑袋,眼神 ...

  • 饶阳豆店村有个大英雄

    饶阳东三十华里的豆店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庄,别看普通,却英雄辈出,涌现出了许多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英雄只是一个当时普通的百姓.但他却用崇高的民精神诠释了豆店人的英勇和大无畏 ...

  • 传奇英雄陈广山

    在邹东尼山区有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群众的眼里是保护神,在敌人的眼里则是'凶神恶煞',他就是八路军尼山独立营二连连长陈广山.在泗南邹东一带至今仍流传着陈广山连长的许多传说:有的说他打枪百发百中,有的说 ...

  • 马本斋帮日军挖护道沟,鬼子开心验收,几日后成他们葬身地

    马本斋是抗战时期冀中抗日根据地非常优秀的抗日英雄,他率回民支队参加过870次战斗,歼敌3.6万余人,胜仗不计其数.马本斋有勇有谋,有一次应日军"要求"替他们挖了护道沟,几日后马本斋 ...

  • 人勤村美春来早——安平黄城镇建张庄村村史小记

    作为安平人,都说安平丝网历史500年,但是它真正的发源地也许并非唐贝?那么,你见过早些年捣碎粮食的石臼吗?你知道700多年的建村历史,竟然只有张,李,许三姓村庄吗?你知道这个小村庄怎么能建在河套内,又 ...

  • 珠宝庄战斗(二)珠宝庄遭遇战

    眼看一场血腥大屠杀就要出现.就在这关键时刻,珠宝庄方向传来了密集的枪声,鬼子这才撤离,鬼哭狼嚎般地向珠宝庄扑去. 这枪声为何而起?原来逼近珠宝庄的日.伪军五百余人与我驻珠宝庄的一支队三团二营意外地遭遇 ...

  • [口述沂蒙抗战史]赵中林:12岁参加革命 死里逃生送情报

    "口述沂蒙抗战历史"活动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年轻时,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拼出了共和国今日的 ...

  • [口述沂蒙抗战史]徐启胜:每人7发子弹 5枪放倒4个小鬼子

    "口述沂蒙抗战历史"活动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年轻时,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拼出了共和国今日的 ...

  • [口述沂蒙抗战史]李桂芳:跑遍几十个村庄发动群众支前

    口述人简介: 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临沂市沂南县南岩路村,14岁担任村妇救会长.革命胜利后,李桂芳成了沂南县妇联第一任会长,1984年,从临沂地区民政局副局长职位退休.1992年3月,李桂芳被省妇联 ...

  • [口述沂蒙抗战史]上官清敏:15岁参加武工队,打游击杀鬼子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一寸河山一寸血.在沂蒙这块热土上,广大军民团结一致,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写下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壮丽史卷.走访那些曾经 ...

  • [口述沂蒙抗战史]王培瑞:嫁给打鬼子的战士,我很自豪

    王培瑞(左)与王济海回顾革命生涯. 口述:王培瑞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麦地里躲避鬼子扫荡 亲眼见证鬼子的暴行 我的老家在葛布口村(现属安丘市石埠子镇),老伴王济海的老家 ...

  • [口述沂蒙抗战史]前方打鬼子 后方支前忙

    杨希月向年轻人讲述拥军支前的往事. 口述人:杨希月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帮军烈属砍柴.挑水.推磨,照顾老人 1921年,我出生在临沂尤家埠子村,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村里担任 ...

  • [口述沂蒙抗战史]狭路相逢 全歼日军小分队

    口述:秦永庆 整理:赵细溪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睡梦中遭遇日军逼近,全歼日巡逻小分队 1944年,八路军第115师344旅进驻临沂费县.乡亲们说这支队伍不但打鬼子,对老百姓还特别好. ...

  • [口述沂蒙抗战史]扛起大刀长矛,杀鬼子保家园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年轻时,他们的名字叫中国军人,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拼出了共和国今日的未来:年老时,他们是幸存老兵,在为数不多的时光 ...

  • [口述沂蒙抗战史]革命战友烽火情 离别9年巧相逢

    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 / 市社科联 / 市委党史研究室 沂蒙晚报 / 沂蒙文化学会 革命战友烽火情 离别9年巧相逢 口述:王安斗 张承惠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王安斗(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