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家文化,是如何在现实中运用的?有哪些境界和功夫 2024-05-09 00:32:47 什么是老子的道家文化?历代以来的文人学者们,都有着各自的论述,凡是读过道家经典的人,也许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当代的文化名人,包括陈鼓应、傅佩荣、曾仕强、南怀瑾等人,都对《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有过专门的讲述,在某些国学论坛中,也有学者对道家文化作过专门的讲座。我们认为,任何一门正确的学说,都是能够给人带来利益的,在《老子》这本书中也明确写着,学了道以后,就可以“求以得、有罪以免”,《庄子》中也写着,学了道之后可以“应帝王”。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学了《老子》、《庄子》的道家文化,就能够让我们走向成功,相信在当今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是为了走向成功而来看《老子》、《庄子》的,对不对?当然,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任何一个有名利有地位的成功人士,都是学了道之后才得到的,因为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而学习道家文化,只是其中比较好的一条道路。对于大多数出生普通的人来说,多学一点道家文化,应该还是需要的,因为在全社会,能够像王思聪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对于像王思聪这样的人来说,就算不学道家文化,或者什么都不学也没关系,凭着他出生的家庭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生活,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既然没有王思聪这样的先天条件,倒不如多学一点道家文化,也算是给自己多铺设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吧。但是,《老子》、《庄子》都是二千多年前的古老典籍,书中所讲述的道又很晦涩难懂,历代以来对《老子》、《庄子》的解释又多得数以百千计,很多的解释还互相矛盾,到底哪一种解释才是老子、庄子的本意呢?这实在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作如下推论。既然古往今来有着很多对《老子》、《庄子》的不同理解,那就可以肯定,在这么多的不同理解中,势必是有对有错的,甚至有可能都是错的,绝对不可能每一种理解都是对的。所以我们一直来就非常反对这样的说法,说什么各人各理解、各人各领悟,说什么每家每派的领悟都是不同的,谈不上谁高谁低、谁对谁错。如果对于同一本书,同时产生了很多种不同的理解,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理解,则不可能这些理解都是正确的!那不成了我走在马路上,叫我张三也可以,叫我李四也可以,叫我王五赵六都可以了吗?那不成了任何人叫任何一个名字,都是在叫我了?既然古往今来这么多对《老子》、《庄子》的理解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那如何才能判定哪种理解对?哪种理解不对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了正确的理解,才能“求以得,有罪以免”,如果用的是错误的理解,那当然是不可能走向成功的,而且反而是越用越糟糕。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学习《老子》、《庄子》的过程中,达不到连贯通顺的感觉,反而产生了不少的牵强附会,甚至还有东一棒西一槌的感觉,那就该反思自己的理解是不是有差错了。如果有人在学了道家文化之后,却感觉不到道家文化的作用,或者感到自己所学的内容用不到现实生活中,或者自己已经用上了平生所学,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那就更要反思自己对《老子》、《庄子》的理解,是不是存在错误了。如果有人并没有经过专业古代汉语的学习,也没有认真研究过古墓中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和马王堆帛书《老子》,那就不是反省一下思想这么简单了,而是应该想办法提高古代汉语水平和重新校对《老子》版本这样的问题了。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其实我们也跟大家一样,只是中华文化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我们只是把多年学习和实践道家文化的经验和体会,给大家作一个分享而已,至于我们的经验和体会究竟是对是错,更要经过大家的评判和实践的检验。根据我们对道家文化的理解,以及我们在现实中的体会,道家文化的理论应该是这样的。道家文化认为道是宇宙天地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道所生的,道本身的本体是虚无的,是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道对天地万物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为什么虚无空空的道却有着生生不息的作用呢?这在《老子》和《庄子》中都有过详细的阐述,在此就不再展开讲述了,若有读者网友对此存有疑问的,可以着重阅读《老子》第二十五章等相关内容,或者也可以先相信再求证。在明白了“虚无的道有着生生不息的作用”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应该把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像道一样的虚无,只有虚无的心灵才能产生空灵的境界,只有在空灵的境界中,才能显示出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有了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求以得,有罪以免”,若没有生生不息的道用,凭什么来“求以得,有罪以免”呢?问题是,人的心灵总是被自己的情绪私欲占得满满的,每一个人的心中无不一天到晚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时时处处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就造成了人的心灵始终达不到空灵的境界。所以,道家文化反复强调,人必须要抛开自我,要抛开自己的情绪私欲,要抛开所有的主观成见,真正做到老子所说的无为、处下、若谷、少欲等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像道一样的空无,这样才能体会到生生不息的道用。至于如何来达到抛开自我?抛开情绪私欲的具体操作又该如何进行?让心灵达到空灵的境界又是一种什么状态?产生了生生不息的道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再来跟大家一一分享。为了维持和发扬中华文化,请不要编造《易经》中没说过的话老子的《道德经》,比古老的《黄帝金人铭》,更有实用性站在道的高度,让心灵跳在空中看自己,才有智慧看清一切司马迁质疑“天道无亲”,反证明了道家文化能为我们所用 赞 (0) 相关推荐 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的代表性人物是哪个人? 先秦时期形成了灿烂的群星文化,在众多思想流派中,道家自成一体,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补充,弥补了儒家思想重作为,轻自然的缺点,丰富了中国文化,在先秦的群星文化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它的代表人物是老子 ... 深挖道家思想中的谋略智慧 一.寄语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将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子四人的传记合写在一起,是个有趣的学术问题.首先可以注意的是:从汉代人的学派分类而言,申不害及韩非都是法家人物,何以司马 ... 道家养生古本《坐忘论》被传了千年的好书,至今却无人问津 "坐忘"是道家的一种修养身心方法,是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己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 我们为什么要学"坐忘&q ... 中国的道家文化有没有现实作用?有一篇古文堪比《老子》的实用版 有些人以为,中国的道家文化是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所创立的,其实并非如此,作为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老子只是道家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老子>一书就是对上古道家文化最 ... 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更要正确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家文化 近几日,河南郑州等地所遭遇的特大暴雨,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更有数十条鲜活的生命,被暴雨形成的洪水所吞噬. 这时候也许就有人,会用"前世作孽"."大自然的报复" ... 《南华经》(26-33)庄子 音频全集共33集 道家文化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南华经》(17-25)庄子 音频全集共33集 道家文化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南华经》(9-16)庄子 音频全集共33集 道家文化经典 据<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现存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书中包含了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内容包罗万象,对哲学.政治.人与自然的关系 ... 《南华经》(1-8)庄子 音频全集共33集 道家文化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 道家文化:“道”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中国人喜欢说"求道"."学道"."明道"."行道"."弘道",中国人相信宇宙.社会.人生中有终极的真 ... 道家文化的道,不是玄学,也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先天地生”的道 道家文化的道,当然不是玄学!但是不是客观规律或者自然规律呢?道家文化所说的"依道而行"或者"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到底是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呢? 其实,这个问题原 ... 自古以来,只有道家文化才是“帝王之术”! 自古以来,只有道家文化才是“帝王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