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他的诗歌(读书笔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埋藏心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埋藏心底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装着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种思念 却还得装着毫不在意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 给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翱翔天际 一个却深潜海底
在这个伤情的故事里,飞鸟和鱼是主角。故事里说的是一只飞鸟,在飞过一片美丽的水域时,偶遇一条浮在水面呼吸的鱼,眼神相撞,久久凝望。它们惊讶地发现,彼此都已深深地爱上了对方。飞鸟就在空中盘旋,迟迟不肯飞走。而这条鱼也久久不愿沉入水底。然而 ,它们毕竟是有着两个完全不同境遇的生命,注定无法走到一起。最后这条鱼带着深深的叹息,沉入水底,而那只鸟也悲伤的飞离了那片水域。匆匆相遇,匆匆离散。从此,这只鸟再也没有经过这片美丽的水域,鱼也再没浮出过水面,音讯渺茫……从此我们就认识了人民喜爱的伟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泰戈尔。
他的文字是那么清新动人,好像雨后路边的槐花,清甜温馨。
您的阳光对着我的心头的冬天微笑,
从来不怀疑它的春天的花朵。
——泰戈尔《飞鸟集》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泰戈尔《飞鸟集》
我的昼间之花,落下它那被遗忘的花瓣。
在黄昏中,这花成熟为一颗记忆的金果。
——泰戈尔《飞鸟集》
小花问道:“我要怎样地对你唱,怎样地崇拜你呢?太阳呀?”
太阳答道:“只要用你的纯洁的素朴的沉默。”
——泰戈尔《飞鸟集》
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
我在我的心的孤寂里,感觉到它的叹息。
——泰戈尔《飞鸟集》
……
多么美!
在泰戈尔的诗歌里,爱仿佛是一片海洋,在其中,就想把自己湮没,在爱的柔波里徜徉。在泰戈尔的诗歌里,爱仿佛是黄昏的余晖,金黄,温暖,柔和,就那么轻轻柔柔地泻下来,把整个世界环抱。
泰戈尔毫不吝啬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来赞美爱情的美好与伟大。泰戈尔把世界人性化碎片都融成精美的文字,这就是《飞鸟集》。润泽了无数读者和作者。
《家庭》
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
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
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
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
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
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
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
留下他的歌声
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
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
在甘蔗田的后面,
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
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我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
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
用她的手臂拥抱着无量数的家庭,
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
还有年轻轻的生命,
他们满心欢乐,
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纸船》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
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
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
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
我的脸埋在手臂里,
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
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为了突出想象的事物,突出富有儿童特点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诗人注意运用限制、修饰性词语。
比如,纸船是“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花是“黎明开的”;篮子是“满载着梦的”,夜里,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这些词或短语不仅使我的奇思妙想明确突出,而且形象、具体,使童趣更浓。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阶级,是婆罗门种姓,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时代财运亨通,成为柴明达地主。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赞成孟加拉的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他的父亲对吠陀和奥义书颇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富有民族主义倾向,由于与社会上的传统习俗格格不入,被习惯势力祝为没有种姓的外化之人。他有子女十四人,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在这个家庭,兄弟姐妹和侄辈中颇出了一些学者和艺术家。由于生长在这样一个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谐交融的书香门第,因而泰戈尔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
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泰戈尔善于学习和运用人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使诗歌的语言清新活泼;在创作方法上,他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是在抒情诗中,浪漫主义成分较重,在叙事性作品中,现实主义成分较多。
泰戈尔作品中的女性来自各种不同的种姓和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如童养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妇、被骗失身的幼女、印度传统家庭妇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名媛、拥有新思想的知识女性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单一呈现,或揉合纷杂,往往被塑造成传统陋习的牺牲品、美满爱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印度妇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惨处境是政、族、神、夫四权束缚的结果,是印度宗教社会造成的种种弊端的反映。泰戈尔以寡妇们独特经历的关注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鲜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笔刀,直接指向了充斥着童婚制、包办婚姻、少女守寡、寡妇殉夫、嫁妆制度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歧视妇女的印度教传统陋习,表现她们境遇的凄苦、经历的曲折和反抗的无助,控诉这些传统陋习的积弊和给广大印度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