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晨练”偶遇捡粪老人,却因此顺利脱险,捡回一命

自古以来,行军作战,除了讲究排兵布阵,将帅谋略之外,天时地利也十分重要。

若没有天时地利的帮助,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之计不会那么轻易圆满实现。

人们也常说,运气也是一种天赋,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完全预料到战争的走向,所以把握住每一次机会,才能够离成功更近一点。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名将刘伯承就曾被运气眷顾,那天他“晨练”时偶遇了一位捡粪老人,却因此顺利脱险,捡回了一条命。

刘伯承

千里挺进大别山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毛主席就曾与中央军委对我军的作战战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从而制定了外线的作战方针,而出击中原、进军大别山便是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

1947年6月30日,邓小平和刘伯承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

从此将战争引进了国民党的统治区,也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9月初,刘邓大军正式进入大别山,到了11月上旬,我们已经在皖西、粤东和长江北岸等地站稳了脚跟。

此时国民党虽然停下了对大别山的进攻,但是蒋介石却贼心不死,他迅速在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

决定由国民党的国防部长白崇禧组建九江指挥部,对我军进行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全面围攻。

白崇禧

为此,蒋介石还曾下了一道悬赏令:得刘伯承者,赏大洋两千万元。

身在大别山的邓小平和刘伯承紧急进行战略部署,刘伯承提议,让第二、三、六纵队留在大别山,内线坚持,外线机动牵制敌军。

另外三个纵队分别从淮西、桐析、江汉三个方面拖住进攻大别山的敌人。

就这样,在十二月上旬,刘伯承便带领着后方指挥部、中原局和直属队北上,向河南光山的方向前进。

但是白崇禧还是发现了我军部队,派遣了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和商城吴绍周得到整编第八十五师等部队来共同拦截刘伯承。

刘伯承快速做出反应,让第二十旅抢占浒湾的两侧制高点,务必控制住胡琏南下的道路,掩护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继续北上。

13日上午,杨勇来到第二十旅亲自检查部队的部署情况,并且再三地叮嘱旅长:“你们一定要严密地注视敌情变化,做好随时应付突然情况的准备。”

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出现紧急情况时,你们就是死也不能让'老头’(刘伯承的保密代号)出现任何问题!”

杨勇

经过了一昼夜的急行军,刘伯承与大部队到达了北向店一带,按照先前设定的计划,部队要在这里宿营,后指机关的杨处长制定好位置后,便带着刘伯承到他要留宿的小寨村走去。

好不容易摆脱了敌军,刘伯承本以为这两天能够稍事休息,好好复盘一下作战计划,对今后做一个详细的战略谋划,谁知,危险在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悄然逼近。

无心之语救人一命

这夜,刘伯承和部队都安稳地睡了一觉,虽然前几天的经历十分惊险,但刘伯承却也没有多睡懒觉休息,而是早早地就起来晨练。

刘伯承虽然是解放军的司令员,但是与军民的关系一直都十分亲近。

在大别山的时候,毛主席记挂着大别山的战士,想要给他们从晋冀鲁豫根据地拿棉衣,但是路远就不说了,还有敌人的重重封锁。

为了不给党中央增加困难,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在部队自制棉衣。

战士们从未缝过衣服,总是不得要领,刘伯承便亲自担任“裁缝师”手把手地教大家缝棉衣。

战士们还称赞他,没有想到司令员不仅指挥打仗有方,而且缝衣也很有一套,完全称得上是军中的大裁缝。

晋冀鲁豫军需司令部驻扎在武安冶陶镇时,刘伯承一家和当地居民乔培民一家居住在一起,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和乔培民年纪差不多大,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太行不小心打碎了乔培民的碗。

刘伯承知道之后,亲自拿着碗到乔培民家赔礼道歉,让乔培民的母亲心中感到十分温暖,对我军战士更加亲近了。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刘伯承都很喜欢和当地的百姓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向他们宣传宣传革命。

这天出来晨练的刘伯承看到村口有一位背着竹篓早起出来捡粪的老人家,他便走了过去与他攀谈起来。

“大爷,这么早就起来干活儿了!”

老大爷抬头对他笑了笑,说:“可不是吗,庄稼人哪有睡懒觉的时候,起早贪黑才能弄到饭吃呢!”

刘伯承点头称是,昨晚大部队进驻村子里的时候,因为人多,也比较仓促,不知道有没有打扰到村里的百姓。

于是他又问老大爷:“大爷,您昨晚睡得怎么样?我们昨晚来得急,人又多,没有打扰了你们吧?”

大爷忙说没有,他知道刘伯承他们都是好人,是向着老百姓的,直说没有妨碍。

说完他便又开始拾粪,边干边和刘伯承闲聊道:“不过最近除了你们也来了一帮人,一直看这看那的,还说要砍树修东西,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动静大得很!”

听完大爷说的话,刘伯承立即警觉起来:“砍树,修东西?”

“是啊,他们前晚又来了,一来就砍树挖坑,折腾得不得了。”

与刘伯承一同出来的杨处长在旁边听着,心里也有了些不安,他对刘伯承说:“可能是敌人,不然为什么要锯树修东西?”

刘伯承瞪了他一眼,见老乡还在,便对杨处长说:“哪个讲的?杨勇的工兵就背着斧头和锯子,他们在太原作战,有时也会锯树围城。”

未免打草惊蛇,刘伯承还是先和大爷告辞了,在回去的路上,他们二人健步如飞。

刘伯承命令道:“快派人去查明情况,其他人赶快收好行装,原地待命,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此回驻扎在村子里的仅有一个警卫连,后方指挥部里全是拿笔杆子的、打电话、发电报、看病治伤、运输物资的人员,几乎全是干部。

如果真的发现敌人,是必须要赶快撤离的。

探查的战士前脚刚迈出门,后脚就有其他战士急匆匆地冲了进来,“报告!我们和敌人住到一个宅子里了!”

原来,20分钟之前,作战值班的参谋马焕越准备用电报通知第一纵队有关行程,谁知道电台一直呼叫不通,便派了骑兵小李去送行。

小李牵着马走到寨子口,忽然发现寨子边的柳树下有两个人影,本以为是我们的人,小李便没有在意,谁知再仔细一看,装备不对!

这些人背着卡宾枪和望远镜,和我军的装备不太一样,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的他立即悄悄赶了回来报信。

正说着话,不远处就传来了枪响,后来浑身湿漉漉的第二十旅的警卫班班长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又跑了过来。

班长对刘伯承说,由于预先没有料到敌人会来得这么快,设营决策出现了失误,导致我军和敌军的宿营混在了一起,附近几个村上都住了敌人,是国民党第十一师的先头部队,我们必须马上撤离。

第二十旅的班长说,他们两三个小时之前前卫团在前进过程中与敌人一个连遭遇,经过一番苦战好不容易将敌人歼灭,把连长俘虏了。

敌连长将一份标有敌人宿营点的地图交了出来,当时杨勇也赶过来了解情况,接过地图一看,连连大呼不好,他意识到敌人十一师的宿营地和刘伯承所在地点差不多。

杨勇当即紧急命令战士迅速通知后指及中原局机关转移,并且还命令随行的参谋,让他马上通知一、二旅,迅速抢占北向店南侧至罗陈店地区,加紧构筑工事,准备阻击第十一师,掩护后指转移。

听完班长的报告之后,刘伯承即刻便命令已经在待命的部队和机关转向一百八十度,通过村南唯一的小木桥,退出了小寨村。

撤离之际,刘伯承还在不停询问中原局和张副政委等人是否通知到位,正在说话间,背面便响起了一阵枪炮声。

杨处长把刘伯承推上马,让他放心后面的安排,赶紧去新的集合点会合。

不久之后,刘伯承便到了新的集合点,在那里见到了张际春和中原局的领导,几人就地对接下来的进行了紧急的战略部署。

张际春

此时天上又传来了阵阵轰鸣声,是敌人派落来的战机,但他们却丝毫找不到攻击的头绪。

原来,这几天天上总是大雾弥漫,刘伯承见状连连叫好:“好雾,好雾!《西游记》写唐僧取经,每每遇到绝境,常是天作大雾,绝处逢生,今天真是天助我也!”

此时,我军的前方部队和敌军第十一师已经打得难舍难分,第十一师号称国民党军队的“五大王牌”之一,全军上下装备的都是美国的枪械,很是难缠。

并且他们似乎发现了我军这支部队的不同寻常,紧紧咬住不放。

过了不久,刘伯承部队突围来到了距离前线数百米远的地方,刘伯承打算去前方看一下,但是吴忠却说什么都不答应,强烈请求他转移到安全地带。

但刘伯承却说:“我绝不后退,你去告诉将士们,就说我在他们身后,刘伯承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守住阵地,打退敌人!”

听到此话,吴忠意识到自己拗不过刘伯承,只好纵马来打前线向杨勇传达刘伯承司令员的命令。

杨勇听完之后赶紧致电前线指挥所,他说:“晋士林,我的指挥所就在距离你们百十米的地方,再往后就是'老头’。他在看着你们,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你们必须坚守住阵地,一步也不能后退!'老头’说,他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

晋团长向战士们传达了刘伯承的期望,战士们听完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任凭敌人火力怎么凶猛,怎么进行猛烈的反扑。

我军的将士都咬牙坚守阵地,四团的阵地一次又一次失守,一次又一次被夺回,后来团里的预备队全都上了前线,连卫生员、炊事员也上了前线。

经过整整十五个小时的战斗,四团顶住了敌人三个整团的轮番冲锋,我军以伤亡近千人为代价,消灭了第十一师三千多人,顺利保证了刘伯承和后指以及中原局的安全。

吉人自有天相

在结束了这场因为选错驻扎地而造成的险情之后,刘伯承还吩咐通信员给邓小平发了个电报,说:“给邓政委发报,告诉他我们遇险又脱险了,下一个目标——直出淮西。”

在数十年的行军打仗生涯中,这已经不是刘伯承第一次遭遇险情。

1916年刘伯承率领护国军与敌人进行战斗时,因为带头冲锋陷阵,颅顶和右眼不幸中枪负伤,只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来又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实施了右眼球摘除手术,从此失去了一只眼睛。

手术时,刘伯承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外籍医生都被他坚韧的精神所折服,对身边的人说:“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外科医生,还没有遇到过一个像他这样坚强的人,真不愧是你们中国的英雄。”

刘伯承身上大大小小有九处受伤,每一处都是在枪林弹雨中收获的勋章。

他作为解放军中的“军神”,素以足智多谋著称,但即便如此,依然是经常陷入险境,多亏了吉人自有天相,才能够一路走来,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奉献更多的心力。

新时代的年轻人们,应当多去了解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