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压计治疗脑中风,这是真的吗?
血压计很常用,很多高血压病人家里都有。早期使用的水银血压计慢慢地被电子血压计替代了,但其实这种家用的水银血压计不仅可以用来测血压,并指导血压控制,而且可以用来治疗脑中风。家用的水银血压计也能防治脑卒中?听起来有些不太靠谱,但它后面却有科学依据,有基础及临床实验,以及权威的论文报告。
使用水银血压计防治脑卒中的使用原理叫做远程缺血预适应,远程缺血预适应能防脑缺血。远程缺血预适应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脑、肝、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打个比方,如果您平常需要吃两碗饭才能吃饱,经过此项训练,使身体逐渐适应吃一碗饭就感觉不饿了。即使迫不得已饿上几天,也会比其他人更能耐受饥饿。缺血预适应这项技术,其实研究者们关注很久了,最早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上,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而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才刚刚开始。
远程缺血预适应疗法不但在严重缺血前有效,而且在发生严重缺血时,以及严重缺血发生之后,同样能产生减轻损伤、改善预后的效果。该疗法可控制或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如头晕、肢体麻木、偏瘫等),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流量,使血流量满足代谢的需要,有助于改善症状。也就是说,患者平时采用该方法治疗,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即便仍有脑卒中发作,也可比别人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更长,且梗死面积更小,可为进一步干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目前已应用这一技术治疗脑缺血患者几千余名。通过多年的随访,患者复诊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频率和程度较前有所好转,脑血流、脑代谢改善率达95.2%。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效果良好,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国际知名脑血管病杂志《neurology》上已有相关文章,广受国内外关注。其产生的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造福全国乃至亚洲地区的脑血管病患者。因此,巧用血压计,可有效防治脑卒中。
美国研究者日前报告,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行肢体缺血预适应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即使是令肢体缺血时间达10分钟的患者及危重病人中。研究报告发表于美国《Stroke》(卒中)杂志。制造肢体短暂性缺血已被证明可对远程脏器产生的缺血耐受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为确定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肢体缺血持续时间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者进行了这项远程肢体缺血预适应IB期研究。14天的疗程后,结果表明视觉类比量表(VAS)较前改善,同时未观察到肢体神经血管并发症。
适应人群:
有三高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有高危因素的中年以上人群,检查发现明显动脉硬化患者;
年龄较大,不愿意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以及开放手术);
青年卒中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以及烟雾病患者;
思想负担重,害怕手术,不愿意吃药或想减少药物用量的患者;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急性期也可用。
方法:
1. 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位,双上肢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2. 将水银血压计袖带缠绕于一侧上臂中上段,气囊加压至180~220mmHg,维持5分钟,随后释放气囊压力休息5分钟为一轮;
3. 每次连续重复5轮,共50分钟,每天做两次。建议上午、下午各1次,双侧上肢交替进行;
4. 每天做两次, 6个月为一个疗程。
推荐使用水银式血压计,或用可调控式血压计,以及专用的缺血预适应器械(训练仪)。
评价: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除了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外,还必须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戒除烟酒,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锻炼。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疗效好、方法简单、无风险,受到患者的好评。此法无需住院、无手术风险、效果稳定、无衰减、无需终身治疗,对于中小血管病变的治疗具有独特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为内源性治疗,即调动机体的自身防御和修复机能,达到脑缺血的预防和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