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考纲考情素养

二、知识体系构建

三、核心考点突破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特点(1)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表现形式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特点①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②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命题点1 传统文化的特点典例1(2016·全国Ⅱ)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我国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与其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密不可分,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手段的创新,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①不当选;②错在“取代”上。2.传统文化的影响影响①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②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现实价值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命题点2 传统文化的影响典例2(2018·江苏高考)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 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答案 D解析D对:材料中古老乐器笙承载的“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考点二 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发展: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方向: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2.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提醒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命题点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典例1(2018·全国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②对:《经典咏流传》形式新颖,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推陈出新。③对:《经典咏流传》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表明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①错: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④错: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文化继承为前提,而不是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3.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区别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态度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联系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提醒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对文化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而社会制度的更替导致的是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所以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5.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角度教育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文化传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与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 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命题点2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典例2(2017·全国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文化素养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非科学素养,①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不能强行让各种文化统一,也不能人为地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③错误。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易错辨析1.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分析:错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能够因时而变。分析: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因时而变的是具体内涵,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3.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分析:错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4.文化发展是先继承,后发展。分析: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并非先后关系。5.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分析: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6.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分析:错误。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但不是文化自身的因素。

四、典型例题精练1.戏曲界有句行话:“内行人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京剧、昆曲、梨园戏、川剧等剧种的旦角手势婀娜多姿、仪态万方,京剧大师梅兰芳独创53式兰花指更是醉倒全世界。对旦角手势发展脉络的追溯,可以窥测到戏曲表演程式形成与变化的轨迹,体悟到戏曲演员手势创作的无限空间。可见,戏曲表演中的手势()①是推动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②是我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是戏曲演员文化素养的核心体现④体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戏曲表演中的手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发展反映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与变化,②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①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表述错误。2.随着城乡及人口结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包括清明节在内诸多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正在逐渐消失。当前应以敬畏的名义,还传统节日仪式感,其依据是()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③有利于彰显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C解析①错误,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3.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尊老敬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必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说明()A.要自觉改造或剔除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内容B.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也会阻碍社会进步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D.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答案 C4.评弹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众多艺术家用“弦上非遗”评弹,加上新鲜的编曲,演绎《满江红·写怀》《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用评弹演绎古诗词()①彰显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②能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情感③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④是维护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③不选,材料未体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创新。④夸大了用评弹演绎古诗词的作用。5.“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①“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②“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③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题干未涉及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③不符合题意;情感、知识赡养和物质赡养都重要,都是孝的表现形式,不能比较谁更重要,④错误。6.截至2019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13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历史建筑247万处。对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来说,守护不仅意味着原汁原味保护,更要融入现代生活,继续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发挥作用。这是因为()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内涵能因时而变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传统建筑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深刻影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C7.中国的木雕技艺有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影片《匠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木雕为题材,除表达匠心精神之外,还致力于展现我国经由千年历史保留下来的作品历久弥新、亘古不衰,在如今商业片充斥的电影市场中,《匠心》给人们更多的期待。材料告诉我们()①工匠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要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④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创新。对于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木雕技术,我们不仅要保留,而且要创新发展,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满足人民群众的真正需要,②③入选;①观点不科学且与题意无直接关系,故排除;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说法错误。8.近年来,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有统计显示,《神雕侠侣》已被翻拍了11次,《倚天屠龙记》被翻拍了9次,而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这引来不少争议。这启示创作者()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文化创新②坚持文化创新,杜绝翻拍经典作品③顺应生活变迁,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④挖掘优秀作品的丰富资源,推动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