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历史人物」裴果成传略
裴果成,字之钧,1919年6月13日出生,法库县柏家沟镇柏家沟村人。其父裴焕辰在民国初期曾任直隶省宁津县知事、静海县知事、辽宁省营口县知事、营口县县长,其母裴杨氏是奉军总参议杨宇霆之姐。
裴果成
裴果成自幼出身于书香门第及官宦家庭,在家人崇尚文化的影响下,从小喜欢读书,先后在沈阳市内的官立小学、中学完成学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裴果成目睹日军侵略、中国人受欺辱的惨状,品尝了做亡国奴的滋味,产生了为民族自强求学救国的志向。1938年,裴果成到日本留学,在东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裴果成和同学相约回国到关内参加抗战。回国后,在通过日伪军封锁线时,同学们被打散(冲过封锁线的同学后来都成为有名的抗日志士),裴果成没能冲过封锁线后,只得孤身回到家乡暂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裴果成到长春谋生,后担任长春卷烟厂管生产的厂长。
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裴果成回到沈阳,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一家私营纺织厂。新中国成立后,裴果成把自己的纺织厂和一座私人公馆无偿献给国家,表达了支援国家建设的爱国热忱。全国解放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曾参加中共辽宁省委统战部、省政协举办的马列主义学习班,同班学习的还有车向忱、沈延毅等知名人士。学习班结业后,白手起家先后创办民办学校和机电厂。1957年,用开办机电厂的积累,在沈阳市大北关创办辽宁省第一个民办两级中学一沈阳市人民中学(现沈阳市105中学)。从建校、购置教学器材到教工开支,没有向国家要一文钱,学生的书费和学杂费通过组织勤工俭学解决,开了一条勤工俭学、民办教育的成功之路。在办学中,注重教学质量,大胆务实,敢于用家庭出身不好或所谓有“政治问题但却有真才实学的教师任教,培养了大批人才。该校的学生,在全国各学科竟赛中曾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办学中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在所办学校教职员工中,裴的学历最高、资格最老、职务也最高,又是省内知名的统战对象,对国家的贡献最大,同时家庭也比较困难(妻子无工作,8个子女均在学)但是在建校初期,裴给自己定的工资仅为教师工资的一半,做到了先人后己、大公无私。裴的高尚人格和情操,令学校全体员工十分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裴果成曾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后被下放到农村。
1978年平反后,裴果成被选为政协委员。裴虽已到退休年龄,但仍以饱满的热情重返其亲手创建的学校,最后病倒在工作岗位上。裴果成的一生,光明磊落,忠厚诚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1993年2月11日,裴果成因病逝世,终年74岁。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