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第一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登徒子

上井

老红军周仁原名黄祥墟,龙岩县(今新罗区)江山乡铜钵村人,贫农出身,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经郭滴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前夕为北京市东城区区委书记。

离乡千里之外,最甜是家乡水,最亲是故乡情,老屋的庭院中有一口老井,周仁每每提起它,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文革中,孰料不经意的言谈却成了造反派诬他为地富的借口 (因北方家有水井即为大户、富户)。后来竟然派出专人前来龙岩调查周仁成分,之后才明白,在周仁的家乡龙岩这个地方,凡有人家皆有饮水井,祖上建房时挖口水井,只不过表明地下水之丰沛而已……

《漳南志》描绘龙岩:山通龙窍,水接仙源。龙岩地形四面环山,中间盆地低洼,四时雨水充沛,地表河流纵横交错,地下水蕴藏丰富,地面井泉星罗棋布,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 卷之三“地理志下·井泉记”载了一批古泉井,如“榴井、兴文井、朝阳井、太和井、潭边井、北门井、宣化井、南开井、庵仔井、龙水井、上井、中井、下井、天然井、龙湫井、龙井、古井、罗经井、回泉、温泉、灵源泉、龙津泉”,在众多的井泉中,尤以清高山麓下井水量充沛、水质甘冽、滋养人众,于明代始被誉为“新罗第一泉”①。原龙岩城内有上中下三井,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卷之三“地理志下·井泉”记载:上井在县治西,崶山之南麓,泉出石址;中井在县治西,源出城址,下井在县治西清高山之西麓,泉自地涌出,水视上中井犹甘洌,有“新罗第一泉”之称。

“新罗第一泉”与“双井流泉”的概念不同。“新罗第一泉”并非等同于“双井流泉”。民国九年《龙岩县志· 卷七·名胜志》则记载(内容与乾隆三年《龙岩州志》同):在县治西,有井三,分上、中、下。上井源出石址;中井出城址,源颇小;下井在清高山之西,泉自地涌出,盖伏泉也,水视上、中井犹甘美,吴守忠题曰:新罗第一泉。所谓双井流泉,指上下井也。“双井流泉”指上井和下井(中井水量很小,不能与上、下井相提并论),而“新罗第一泉”则单指下井。

 一、“新罗第一泉”伏泉的形成

下井

“新罗第一泉”伏泉的形成的说法有二:

一说整个龙岩处在石灰岩之上,地下岩石间储存着大量的地下水。而在清高山、梅亭山脚下的石灰岩有裂隙,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在这里涌上地面,形成了下井。

一说“新罗第一泉”的形成主要由地表水渗透所致(龙岩方言称之为“阳水滗入”)。下井的西南面地形较高,北面是梅亭山,东面是清高山。龙岩城四面环山,所谓“东宝环其左,紫金峙其右,奇迈前揖,九侯后拥”。而上游的水流均来自南、西两面,“三川若带,两峡如门”的地形,使得上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容易沉积在龙岩盆地,每年丰水季节,洪水到了较为平缓的盆地,又极易造成河流的改道。

上古时期,龙川迎来洪水季节的时候,河流的河道紧逼大崶山(官寨在大崶山上)、梅亭山和清高山,旧河道沉积了大量的沙砾(上世纪末在街心花园改造时,建造了路口的花园广场大楼,地基挖下去六七米深的地方全是鹅卵石和沙砾)。一方面,从地势较高的西面来的水流极易渗透过这种疏松的地质结构,而另一方面,清高山、梅亭山则有“石坎”一直延伸到龙津河、登高潭(在南门潭露出“鸡公墩”,在登高潭露出钓鱼台),所以西、南方向来的潜水流到下井这里后碰到坚固的石坎的阻挡,这些被拦阻的大量伏水因为水位差而形成的强大压力,喷涌而出形成了著名的“新罗第一泉”。每逢春夏之交,龙岩大水,下井流出的泉水亦变得浑浊,就是它的水源源自于上游地表水渗透的很好证明。

二、“新罗第一泉”美名的由来

摄影/临溪

今天橄榄岭边上的一条清代石阶下,有一块大石碑(高2.25米、宽1.35、厚0.15米,重约1.2吨)嵌在林姓民居的墙外。此石碑正中正体书“新罗第一泉”五个大字,上首落时间款“万历乙亥岁后九年酉月吉旦”,左下摆为“知龙岩县事高安吴守忠立”②。 “万历乙亥岁后九年酉月吉旦”即公元1584年农历八月吉日(或为八月初一)③。

关于“新罗第一泉”碑,龙岩历代的志书都仅寥寥几笔带过,事实上,“新罗第一泉”石碑的竖立,源自于泉址所在地“连、杜”两宗族之间的纠纷。《龙岩杜氏族谱》中的《赐进士惟宏公考》一文有详细的记载,兹引全文如下:

公讳志道,字帷宏,即黄甲中人,姓字载县志中,应有传或序及墓志铭等,今皆不复睹矣。按公以永乐戊子乡荐,乙未登进士第。越明年,而殁于官,归葬西山油楻下,与弟毅斋公坟相连,耻庵公废茔亦在焉。墓之前有余地亩许,于万历二十八年垦治为田,左右与背后亦宽敞坦夷,种植松木。内坟三穴,外有长垣高土为界。

又进士坊二所,一所在县学之左,一所在下井巷口。为巷旧路也,已属连氏封绝。今之下井巷路,乃连所新开者,前邑侯吴公,讳守忠,知连氏欲塞下井巷路,故立大石碑于巷内井边,揭之曰:新罗第一泉。示此为官巷,不得私塞,非但嘉美水泉。后吴公去,巷路旋塞,而石碑亦迁之汤公祠岭下。其巷路从后山大路直出,经连宅左臂,及本宅门前园外。循围墙横过,达于大官路。厥后华表即圮,而巷路为连氏塞绝。至万历壬寅,下井路左右店舍,俱遭回禄,毁为平地。于是,本宅按华表旧址,再新构之,耻庵公举人坊亦在下井巷口,亦于此时按旧址新构,旧以木,今以石代焉。其巷路虽封塞,更为店舍,然华表仍不直跨官路,而偏傍店舍。以今日之店舍,即旧日之巷路,其华表咫尺之地,则收税如故。夫为宏公以进士不克自全一华表之地,心甚悼焉,故考而述之。

《赐进士惟宏公考》一文给后人提供了明代万历年间竖立“新罗第一泉”石碑的第一手详细的文字资料。文中所述“以进士不克自全一华表之地”而让杜姓族人悲伤不已的“宏公”即杜志道,乾隆三年《龙岩州志·卷之十·人物志上》记载:蒋志道,龙岩人,复姓杜,永乐十三年乙未陈循榜进士。“耻庵公举人坊”,“耻庵公”指杜阳。乾隆三年《龙岩州志·卷之十·人物志上》载:蒋阳(1423---1509),龙岩人,复姓杜,应天中式(明成化七年辛卯,即1471年),广东布政司经历,有清声④。

杜阳于明正德四年(1509)去世,从此杜家家道逐渐中落,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只有一人出仕,即杜氏五氏祖省斋公(明正德十五1520年庚辰岁贡生),此后,直到明末崇祯九年丙子(1636),才有九世祖斯默公中举。而相比于龙岩杜氏宗族在明代的日渐衰落,龙岩连氏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则已传至第十四代,瓜瓞绵绵,极为兴旺发达。当时杜家在下井巷路口有一所进士坊(表杜志道)、一所举人坊(表杜阳),强盛的连氏族人欲将此巷路封锁,而小巷深处的下井是周边百姓生活的重要饮水源,据说连姓族人欲借此向每个汲水的民众收取水费,老百姓对于连氏族人的咄咄逼人气势颇有意见,而杜志道及杜阳的坊表在巷口,此二坊代表了杜氏家族祖上的荣光,杜氏族人岂肯善罢甘休,他们当然也坚决不容忍连氏族人封锁巷路的霸道行为。双方针锋相对,矛盾渐渐激化,事情越闹越大,惊动了当时的龙岩县令吴守忠。

明代万历年间,连姓为龙岩巨族,其出仕者如万历壬辰进士、广西按察副使连继芳;万历恩贡生、兴宁训导,署县事连瓒等。吴守忠虽为一县之令,于地方豪族亦不敢等闲视之。而下井这一棘手的民间纠纷一旦没有妥善解决,很可能会引发族群之间的械斗,知县吴守忠经过苦思,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1584年农历八月吉日(或为八月初一日),他在下井巷路尽头的泉水边立了一块厚重巨大的石碑,碑正中大书“新罗第一泉”,由上首落时间款“万历乙亥岁后九年酉月吉旦”,左下摆为“知龙岩县事高安吴守忠立”。

“新罗第一泉”石碑的竖立,确立了下井在新罗众多泉井中“泉魁”的地位。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示此为官巷,不得私塞” “新罗第一泉”石碑额有“知龙岩县事高安吴守忠立”字样,见字如晤面,连姓人家若要封锁下井巷,咆哮于庙堂之侧,便是藐视官府,公然与吴守忠作对,即便地方势力再大,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妄然在官家头上动土,此一举消弭于无形,巧妙化解了连家与杜家其它百姓的矛盾。然而,“后吴公去,巷路旋塞,而石碑亦迁之汤公祠岭下”。

摄影/临溪

“新罗第一泉”石碑的竖立,除了“化解纠纷”以及“嘉美水泉”之外,民国九年《龙岩县志》还记载了其不为人知的涵义,即知县吴守忠的“以泉明志”。

吴守忠系江西高安举人,他在任龙岩县令期间颇有政声,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说他“甫莅任,即革班除规……毒草图赖,律以反坐。造蠱谋命,坐以立决。恩威并济,洵良吏也”。

历史上有很多彪炳青史的清官良吏,他们往往以“诗、文、辞、对联”等抒发廉志,如明朝况钟的“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朝杨继盛的“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是青天。男儿欲上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等等。下井的泉水清冽无比,吴守忠亲自书写“新罗第一泉”并额石立之,正是“以泉明志”,自比“臣心如水”,抒发自己“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出污泥而不染”的心志。民国九年《龙岩县志·卷七·名胜志·泉石》记载了林晓邨写的一篇新罗第一泉碑铭:泉涓涓兮,能清我心;泉皓皓兮,可滌烦襟;有光如鑑,无絃亦琴;空山写影,流水知音;王明受福,甘醴如霖;公与斯泉,往古来今。他在碑铭的序中写到:清高山麓,行数武,有泉清漪,徙石间迸出,味甘而冽,光洁可鉴,城之人皆汲焉。前明吴守忠过而爱之,立碑曰:新罗第一泉。盖亦自比臣心如水意也。余摩挲片石,读公之碑,爱公之清,而思慕之弥殷也……

三、告别历史

下井

上世纪八十年代,下井附近的龙岩地区行政行署打了一口机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井泉水的流量。而开始于上个世纪末蓬勃兴起的城市建设,尤其在本世纪初的龙岩城旧城改造中,中山路老楼房拆毁,新的高楼建设钢筋混泥土地基动辄六七米深,源于西、南面而来的下井的地下伏水受到阻拦,下井水量越来越少,当年“浩浩流双井,澄澄储一川”景象再也不复见,“一脉通神灵,千家汲朝夕。”“给养供千室,钟灵润百贤。”成为记忆,下井终于被填埋。白云苍狗, “新罗第一泉”成为历史,只留下一块冰冷的石碑,孤独的矗立在清高山下的幽巷里,述说着千百年来龙岩城的变迁、人们生生不息的繁衍和百姓的悲欢离合……


注释:

①唐朝天宝元年(742)新罗(杂罗)县改名龙岩县,因此民间关于“新罗第一泉”的称谓,很可能在唐代就有了,明代的吴守忠只是将“新罗第一泉”额于石碑而已。民国二十六年(1937)时任龙岩专署专员张策安又在泉边立了块青石碑,亦书“新罗第一泉”,今尚存,而井泉则不复见矣。

②吴守忠系江西高安举人。民国九年、三十四年《龙岩县志》沿袭乾隆三年《龙岩州志》的说法,即吴守忠“明万历十七年知龙岩县事”,而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在另一处地方又写为“万历十五年知龙岩县事”,康熙二十八年《龙岩县志》则记为“明万历十一年知龙岩县事”,说法十分混乱。“新罗第一泉”石碑碑文,上首落时间款:时万历乙亥岁后九年酉月吉旦(“旦”字漫漶不清)。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乙亥三年即1575,万历乙亥岁后九年即万历十二年。此石碑内容说明,自乾隆三年以来,《龙岩州志》《龙岩县志》对于吴守忠知龙岩县事的时间均有误,当予以勘误。时间应为康熙《龙岩县志》所载“万历十一年”。

③碑文内容“时万历乙亥岁后九年酉月吉旦”,乙亥岁后九年的万历十二年,即甲申年(1584),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为“万历甲申岁”?“万历乙亥岁”是否在龙岩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不得而知。“新罗第一泉”石碑的树立最初是为了化解连、杜两家的纠纷、阻止连家霸占下井巷。有一种说法是,万历乙亥岁黎绍詵任龙岩知县时,即在下井立有石碑,估计走后随即被连家拔除,所以吴守忠才加大加厚立了一块重达一吨多的大石碑,并特别记载是在“万历乙亥岁后九年”,以区别于“万历乙亥岁”这一块石碑。这种假设很可能成立,因为吴守忠离开龙岩后,“新罗第一泉”石碑也遭遇同样的命运,旋即被连家人给移除……

④《龙岩杜氏族谱·世序谱传》有明确记载:杜氏尊均辅(一评士公,例赠儒林郎)为入岩始祖。均辅的祖父杜守忠追随宋端宗从杭州进入福建,后来又去了广东,均辅的父亲早殁,他的母亲王氏带着他来到了龙岩。杜均辅有四子(长宗永、次宗庆、三宗源、季竹轩);其三子宗源又生子五,分别为:长兰轩(讳灵生)、次志道(讳惟宏)、三智生(讳惟亮)、四隐龙(讳惟耕)、季毅斋(讳灵生);杜毅斋的夫人即宋尚书叶大有十代孙叶俊之的三女儿,杜毅斋的儿子就是蒋(杜)阳。因此,蒋(杜)志道是蒋(杜)阳(耻庵)的二伯父。《龙岩杜氏族谱·人物篇·墓志铭》当中“致政儒林郎广东经藩耻庵杜公墓志铭”提到:“……均辅,号一评士。三岁失怙,从母适蒋于岩,因姓焉……”“……(耻庵)丁未休政,构堂厦、立祠堂、修谱牒,朔望岁节,依古礼,复姓为杜,为别墅于苏溪头……”祥见龙岩蒋、杜二家族谱。


附:历代文人龙岩八景之“双井流泉”诗

一、双井流泉

——王源

响泉出城中,双流泻清素。

琼液挹仙源,味冽如甘露。

三冬来饮者,寿命金石固。

浅处激幽韵,清漱入神悟。

因之歌濯缨,深得沧浪趣。

王源(1376~1455),明代名臣,原名王原楚,字启泽,号韦庵;属龙,汉族,闽王王审知之裔孙,福建龙岩人;永乐二年进士,历任河北深泽知县、左春坊司左直郎(仁宗皇帝朱高炽及其兄弟的老师)、上海松江同知、广东潮州知府等职。

二、双井流泉

——林衡

爱此双泉甘,羡非开凿力。

一脉通神灵,千家汲23朝夕。

照影毛骨寒,令人忆陈迹。

林衡:字宗器,明福建福州府闽县人,永乐四年丙戌林环榜进士,御史。

三、双井流泉

——王有容

时有甘如醴,贪泉与盗泉。

以兹双汇出,浣却几人愆。

万户分涓滴,千秋合管弦。

衡门看隐吏,泌水自清涟。

王有容:字自牧,麻城人,贡生,顺治九年授龙岩知县,康熙元年任兖州府管理运河同知,康熙八年去任,历升遵义府知府。

四、双井流泉

——傅文瑶

两眼泉分上下开,古今人此胜徘徊,

清冷遥与天光映,冷冽原因石罅来。

啜到枯喉含沆瀣,汲归银瓮泻琼瑰,

等闲流入龙川去,便有神鱼化夜雷。

傅文瑶:龙岩红坊傅氏四世祖

五、双井流泉

——连吉

天膏凝玉露,地脉发珠泉。浩浩流双井,澄澄储一川。

清甘六月冷,香冽四时妍。给养供千室,钟灵润百贤。

曾闻橘已疫,亦见菊延年。不息莹光汉,斯名第一传。

六、双井流泉

——闵允嘉

双泓寒玉碧深深,世界沧桑此未沉。

不识品泉谁第一,搜奇何用到江心。

闵胤(允)嘉:德化人,恩贡。考选通判,改授。俱顺治间(1644-1661年)任(龙岩县县丞)

七、双井流泉

——柯培元

登高逶迤联清高

羣峰滴翠暈平皋

下有流泉汇双井

灵源不涸飞云涛

我自武彝焙名种

为烹活火澄哥窯

遍试清冷品上下

喜得井冽祛塵嚣

雲液醖酿百花露

雨珠错落千日醪

三椀风生雪和咽

十寻绠汲符可调

此邑人士崇理学

渊源上溯真晟遥

渣滓原期尽洗涤

清华自足浮光豪

逝者如斯水哉叹

心源滴滴示吾曹

柯培元:清嘉庆抗英名将,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后历任福建瓯宁知县、署龙岩知州、台湾省噶玛兰通判、乡试同考官,清道光年间,柯培元率兵抗击,陷入重围九日而奋战不息,因而享名中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