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耐得寂寞方能大有作为

编者按:11月27日,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主办的“阅读空间——胡妙胜舞台美术理论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在现场展开热烈的研讨。今日分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在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戴平

胡妙胜教授于1952年进上海戏剧学院专科学校初级班(即附中),195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留校工作至今,与上戏结缘将近70年。他是一位和新中国同步成长的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我是1960年进上海戏剧学院当预科文化教员的,和胡老师相识相交60年,其间我们在学院党政岗位还合作共事过一段时间,对他是比较了解的。

胡妙胜教授一辈子做舞台设计,教舞台设计,研究舞台设计理论,著书立说,硕果累累。这次出版的《胡妙胜文集》,共有七本,分量沉甸甸的,我放到磅秤上秤一下,竟重达10斤3两,冠名“重量级著作”,是实至名归。胡老师探究舞台设计理论,他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在上海戏剧学院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我们为胡老师在这一领域学术研究的高度和深度感到自豪,但是,更希望有人能后来居上。

他的《演剧符号学》,把西方的符号学引入了中国戏剧舞台空间研究领域。《演剧符号学》是舞台艺术中的符号论的开山之作,奠定了胡妙胜教授成为中国“戏剧符号论之父”的地位。他将符号学引入舞台设计研究,对戏剧舞台上复杂的艺术形态,用各类符号形式作了条分缕析的排列和组合,为21世纪戏剧艺术造就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使我国的舞台设计理论研究得以与世界同步、对话。

胡妙胜教授的《舞台设计学》则是一部舞台设计美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在全国的舞台美术界,大设计家有很多,但务实者多,务虚者少;长于设计者多,善于做理论总结者少,肯抽出时间来著书立说者,更是凤毛麟角;舞台设计获奖者不乏其人,而舞美理论著作获奖者屈指可数。即使是很少的舞台设计理论著作,大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上的设计原理的总结,少有整体舞台设计理论的构建和创造。这方面,胡妙胜教授是一位出类拔萃者,一位卓有建树者。他是全国舞台美术理论界的一面旗帜。

近几十年来,舞台美术在戏剧舞台、大型演艺活动乃至多种会展、环境布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从具象到抽象,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是毋庸讳言,其中有些设计虽然名曰标新立异,却昙花一现,缺乏足够生命力。出奇者,不一定就能制胜,因为新奇的东西未必就是成功的创造。出新的舞美设计要想具有久远的生命力,则要求导演和舞台美术工作者,有足够的美学理论的修养。

我认为,《舞台设计学》是学习舞美设计和从事舞美实践的一本必读的书。对于舞台设计,不仅要“阅”,更需要“读”;不仅要动手去做,更要用心去阐释、去领悟。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戏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一点舞台设计美学是完全必要的。从事戏剧制作者,若能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上升到理论则更好。实践证明,只有善于用美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而不是把理论作为舞台设计实践的对立物,才能具备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视野,才能具有不断地超越自己的自觉,使得自己的艺术创造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考验。

胡妙胜教授以戏剧理论和舞台美术的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博览群书,刻苦自学外文,靠查字典,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古今中外尤其是二十世纪国外各种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理论,尤其是对结构主义、符号学、建筑学、心理学等特别感兴趣,以此为工具来研究戏剧空间。他说:“为舞台设计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对我来说,这几乎是耗去我毕生精力的目标。”现在的研究成果证明,他的毕生精力的耗费是值得的。

“文革”以后20多年,胡老师厚积薄发,先后出版了五本舞台设计方面的理论专著:《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阅读空间——舞台设计美学》《舞台设计ABC》等,登上了我国舞台设计整体理论研究领域的高峰。他注重用理论指导创作,又以创作实践丰富自己的理论研究,如此循环往复,终于在全国舞美界成就一家之说。他指出:“戏剧的演出和观赏是一个事件。”“舞台设计是在戏剧演出活动中,对空间、时间、意义和交往的组织。”有人说,这样的理论研究未免有点枯燥乏味。当然,理论研究不免是枯燥的,但是枯燥不等于乏味。从另一方面看,做理论研究必须耐得寂寞,板凳需坐十年冷。现在科技发达以后,查资料、写文章比过去要方便一些;但是搞理论研究还是不热闹的,非常冷清的。耐得住寂寞才能大有作为,耐得住寂寞方能大有收获。胡妙胜教授的一辈子出色的成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胡老师的《舞台设计学》的独创性,在于第一次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戏剧空间论。这就是说,戏剧空间是一个由动作空间、审美空间、知觉空间、交往空间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多层面结构的空间,是一个“半网络系统”,这四重“空间”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割裂。这在舞台美术理论研究园地相对荒芜的境况下,实在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发现。这部作品将在戏剧美学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美学研究,特别是戏剧美学的研究,切忌大而空,切忌理论脱离实际,切忌言不及义。胡妙胜教授本人既是一位理论家,又是一位舞美设计家。他在理论上进行艰苦探索的同时,又为许多名作做了舞美设计。如《雷雨》《泰特斯·安得洛尼克斯》《亨利四世》《清宫外史》以及歌剧《仰天长啸》等。他的舞美设计课,以理论指导学生作业 ,尤其是毕业创作剧目的设计,也丰富了他的艺术实践。他既动脑,又动手;既有理论思考,又有艺术实践,这样写出来的理论著作,就不是空对空的、故弄玄虚的。由于他的著作能联系戏剧创作的实际,并引用了国内外近现代戏剧舞台上的许多经典实例,对他们的方法与技巧用最新的美学理论加以说明,从而使其论述论著不但具有现代感和学术高度,而且,也使抽象的理论阐述,能在艺术实践的土壤中落地开花。

《泰特斯·安得洛尼克斯》

《亨利四世》

《仰天长啸》

还值得一提的是,胡妙胜教授不仅是一位戏剧理论家、舞美设计家,他还是一位画家。他在带学生外出写生时,作了一批的水粉风景画,这也是胡老师的舞美生涯中的一道小小的风景。在《胡妙胜文集》附录中,收了60多幅绘画作品,为深奥的学术著作增添了美妙的、静谧的、诗意的色彩,也显示出他的绘画功力和艺术修养。

井冈山写生(粉画)

胡老师一直把教书育人视作自己最大的乐趣。编写的《舞台设计初阶教程》《舞台设计ABC》是他数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有理论,更有丰富的学生的作业范例,是很受欢迎的颇具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如今,胡妙胜教授桃李满天下,在全国各地都有“胡门子弟”。他退休24年,在近两年因病住院治疗之前的20多年中,每周依然坚持三、四个半天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上课,他一辈子没有离开讲坛。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衷心祝福胡老师早日康复,重返他钟爱的讲坛!


整理:陈琛
责编:陈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