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聿青医案》溲血

倪(左) 小便混浊如泔,有时带出血条,却不作痛。此肾虚而湿热袭入肾与膀胱。宜泄热利湿。

海金沙(三钱) 当归炭(二钱) 川萆 (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生地(四钱) 滑石块(三钱)丹皮炭(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鲜藕(三两煎汤代水)

【二诊】 尿血不止,尿管并不作痛。脉形细弱。肾虚湿热内袭,实少虚多之象也。

炙生地(四钱) 当归炭(二钱) 蒲黄(六分) 牛膝炭(三钱) 炒萸肉(一钱五分) 生甘草(三分)丹皮炭(二钱) 山药(四钱) 藕节炭(三枚)

【三诊】 膀胱湿热稍化,血稍减少,小溲仍然混浊。前法再进一筹。

大生地(四钱) 当归炭(二钱) 蒲黄炭(五分) 沙苑(盐水炒三钱) 生山药(三钱) 丹皮炭(二钱)牛膝炭(三钱) 炒萸肉(一钱五分) 淡秋石(一钱) 藕汁(一杯温冲)

【四诊】 尿血渐减,脉亦稍缓。痛者为火,不痛者为虚。再益肾之阴。

大生地(三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 大熟地(二钱) 山药(三钱) 旱莲草(三钱)炒萸肉(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潼沙苑(三钱) 藕节(二枚)

【五诊】 尿血降序,尚未能止。脉象微数。肾虚而虚火内迫。再育阴泄热。

大熟地(四钱) 炒五味(三分) 茯神(三钱) 旱莲草(三钱) 淡秋石(一钱) 大麦冬(二钱)炒萸肉(二钱) 丹皮(二钱) 生山药(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 藕节炭(三枚)

【六诊】 尿血渐退。再壮水益阴。

生熟地(各三钱) 粉丹皮(二钱) 炒萸肉(二钱) 炙五味(三分) 麦冬(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淡秋石(二钱) 生山药(三钱) 泽泻(盐水炒三钱) 藕节(三枚)

【七诊】 尿血之后,肾阴不复。再壮水育阴。

生熟地(各三钱) 生山药(三钱) 白芍(一钱五分) 大天冬(二钱) 党参(三钱) 生熟草(各三分)炙五味(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大麦冬(一钱五分)

【八诊】 溲血之症,原由肾水内亏,虚火郁结,迫损血分。前投壮水制火,诸恙得平,调理之计,自宜扩充前意。兹参入清养上中,以肺阴在上,而为水之上源也。

西洋参(二两) 奎党参(四两) 生山药(三两) 生于术(二两) 炒萸肉(一两) 炒扁豆(三两)云茯苓(三两) 川石斛(四两) 粉丹皮(二两) 肥玉竹(三两) 怀牛膝(盐水炒三两) 生熟地(各二两)天麦冬(各三两) 甘杞子(三两) 白芍(酒炒一两五钱) 生熟草(各五钱) 当归炭(一两五钱) 女贞子(酒炒三两) 潼沙苑(盐水炒三两) 浓杜仲(盐水炒二两) 炒知母(二两) 泽泻(一两)

用清阿胶三两,龟板胶三两,鱼鳔胶二两,冰糖三两,四味溶化收膏,每日晨服一调羹。

尿血并不作痛。

益元散 黑山栀 龙胆草 制香附 黄柏(盐水炒) 甘草梢 川萆 赤白苓 车前子 泽泻

尿血而不作痛。叠投壮水益肾,诸恙渐平无如平。素多湿,水得补而渐复,湿得补而渐滞,所以目带黄,而食不馨香也。急宜流化湿热。

制半夏(二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大腹皮(二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 上广皮(一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西茵陈(二钱) 猪茯苓(各二钱)

又 小溲渐清,而面目尚带浮黄,还是气滞湿郁情形。

前方去茵陈香附,加于术砂仁玫瑰花广藿香。

溲血已止,而脉象尚觉弦硬。的是肝肾两亏,不能固摄,湿热乘袭其地。再从壮水之中,参以坚阴。

生地炭(四钱) 生牛膝(五分) 黑丹皮(一钱) 龟甲心(五钱) 茯苓(三钱) 黄柏炭(一钱五分)黑山栀(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淡竹叶(一钱五分) 鲜藕(一两) 黄茧壳(二钱二味煎汤代水)

由牙疳而至鼻衄,兹则溲血作痛甚剧。此湿热蕴遏膀胱。

海金沙(三钱) 黑山栀(三钱) 木通(五分) 滑石(四钱) 黄柏(盐水炒二钱) 丹皮炭(二钱)侧柏炭(三钱) 小蓟(一钱) 鲜生地(七钱) 淡竹叶(三钱)

(0)

相关推荐

  • 地黄丸家族:解读六味地黄丸配伍奥妙,杞菊与明目两兄弟专攻眼疾

    今天我们统一来聊一聊地黄丸家族,这个家族除了咱们前面说的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还有其他6兄弟呢. 如果有个群聊的话,应该叫做相亲相爱地黄家. 群聊里分别是: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 ...

  • 六味地黄丸的兵法韬略

    古人开方的思路讲究君臣佐使,就像治理国家一样:同时也像打仗一般,要把各位将帅安排妥当,兵力部署到位,这样才能打胜仗,六味地黄丸就是典范.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组方中每 ...

  • 《张氏医通》溲血

    经云.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可知溺血之由.无不本诸热者.多欲之人.肾阴亏损.下焦结热.血随溺出.脉必洪数无力.治当壮水以制阳光.六味加生牛膝.溺血不止.牛膝一味煎膏.不时服之.有气虚不能摄血者.玉屑 ...

  • 《张氏医通》溲血门

    辰砂妙香散(局方) 治心脾不足.恍惚不睡.盗汗遗精.衄血溺血. 黄 (蜜炙) 人参(各二两) 甘草(炙) 桔梗 山药 远志(甘草汤泡.去骨)茯神 茯苓(各一两) 木香(煨.二钱五分) 辰砂(另研.水飞 ...

  • 《张氏医通》蓄血

    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节.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衄者.血蓄上焦.犀角地黄汤.心下手不可近者.血蓄中焦.桃核承气汤.脐腹下肿大便黑者.血蓄下焦也.抵当汤丸.下瘀血汤.及代抵当汤.随轻重选用.三焦蓄血.俱见左 ...

  • 《张氏医通》气虚血热毒盛三法治例

    清便自调.此皆虚证无疑.未见点前.用保元汤加紫苏.防风.白芷以发散之.见点后.以保元汤加川芎.桔梗以开提之.见点四五日后.仍用保元汤随证加减处治.七八日浆足之后.宜四君子加归.芍.山药以调养之.大便实 ...

  • 《张氏医通》诸见血门

    柏叶汤(金匮) 治吐血不止. 柏叶(炒.三钱) 干姜(炮.一钱) 艾(一撮.一本.作阿胶三钱) 上三味.水煎.入马通汁一杯.合煮取一盏.分温再服.(如无马通.以童便代之) 血逆不止.当责之于火旺.故用 ...

  • 《张氏医通》下血门

    泻青丸 治肝经实热.大便不通.肠风便血.阴汗燥臭. 当归 川芎 栀子(炒黑) 大黄 羌活 防风 草龙胆(等分) 滴水为丸.空心茶清下.七八十丸至百丸. 脏连丸 治大便下血正赤.日久不止.若血色晦淡者禁 ...

  • 《张氏医通》蓄血门

    香壳散 治蓄血暴起.胸胁小腹作痛. 香附(姜汁炒.三钱) 枳壳(炒.二钱) 青皮(炒) 陈皮 乌药 赤芍药 蓬术(醋炒.各一钱) 归尾(三钱) 红花(五分) 甘草(炙.二分.生.三分) 为散.每服四五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