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对话
乍一看,这个题目有点唬人,谁人有资格、有能力与天地对话?正因为如此,面对这个命题,必然有人会肃然起敬,然后便是敬而远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使我们不知天高地厚的认为自己有资格也有能力与天地对话,天地不言,又如何达成对话呢?由此可见,与天地对话似乎是个伪命题。
但是,如果你留心一下我国的传统诗文,便会惊讶的发现,古人特别钟爱与天地万物的对话。最著名的当属屈原的《天问》,通篇都是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从那时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尝试与天地对话。“泪眼问花花无语,乱红吹过秋千去”,这是诗人通过落花与天地对话;“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诗人通过青山与天地对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诗人通过江月与天地对话;“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衰竭”,这不仅是与天地的对话,而且是向天地的表白。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充分说明了一点:与天地万物对话,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不是一个伪命题。
“创意读写”第四课“我想对你说”提供了四个场景,都是有人在场的场景,要求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创作一段对话。既然是创意读写,我特别希望大家打开思维,逼出创意——人与人之间能够形成对话,人与天地万物或天地万物之间为何不可形成对话?
作为万物的一员,我们和它们一起共享天地的恩赐和化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和清风明月、高山大川是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我们和谐相处、相互依靠,但有时候也闹点矛盾、起点摩擦,甚至相互伤害。我们一路奔波,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飞禽、看走兽,其实是去探望那些身处异乡的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难道你不想跟它们说点什么,难道你不想听听它们对你说些什么?置身于草原之中,眼前百花斗艳,远处草色茫茫,如果你能展开一番与草原的对话,我想信你的旅行将有不一样的精彩。我们标榜自己去过何处,通常以照片为证,最终的结果往往是除了照片一无所有。但是,如果你能以文字为证,哪怕是在心里,与眼中所见进行一番对话,那么这一段旅程就会变成心路历程,使你的生命更加饱满丰盈。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行程,因为与天地万物对话你比别人多走了一遭,岂不更加合算?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对话,与天地万物的对话,能够增加生命的厚度。
“创意读写联盟”微信群的一位名为涛涛的盟友,从四川归来,创作一篇《大佛,我想对你说……》:
俗语云:老不出蜀,少不入川,
此番一行却又忘返流连。
凌云峰高70丈,
330级台阶便达弥勒右脸,
惊喜之余忽感惶恐,
敬畏之中裹挟一丝慨叹。
游人如织似蝼蚁,
无礼奔跑在佛的身边。
栈道是在82年修建,
它更是满足人类猎奇窥探,
而没有给佛留下那么多的尊严,
海通法师修建之初,
历时90余年,
岂能想到有今天。
绕道大佛身后,
俯瞰乐山大地,
我只是想看一看,
哪些入了大佛慈悲的法眼。
但见青衣大渡岷江畔,
三江汇聚轻舟泛,
如三条恶龙跪伏在佛的脚前,
从此乐山安宁无水患。
这些仅是想象,是传说,
然而不息的是人类不断地演变,
大佛在三江之岸静观了千年。
从前是人类心灵的信仰,
现在是人类观赏的艺术壁岩。
站在大佛的身旁,
我想对他说:你是中国的思想者,
严肃的面容表情温和,
身为弥勒没有笑天下容万物,
却保一方苍生伏龙除恶,
你脚踏三江身与山齐,
山为卧佛你为心,
佛在心中万物祥和,
无言观世界,不邀功无香火,
无需朝拜,恪守职责,
反观渺小的人类自我,
可否学得一丝佛的淡定,
可否学得一丝佛的随和,
可否学得一丝佛的尽职,
可否学得不求回报的磊落。
我想说的太对太多,
奈何时间催人,
李老师:作业子时需交,
余下的思考慢慢随着三江水,
观自在心,
细细思索……
这一番思索不是让这一次行程的收获更加丰厚吗?
我们生于天地之间,活在人群之中,对话打开我们感知天地沟通心灵的大门,走出这扇门,你会摆脱小我的桎梏,获得大我的超越,你的人生境界将会因此而豁然开朗,无限的人生意趣将会向你纷至沓来。“与一树一景对话,与一花一草同欢”(哈哈大笑)——多么美妙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赤壁赋》。苏子与客夜游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子借与客对话而形成与天地的对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