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觉醒
科研的觉醒
作者:李广生
教育科研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直处于“说起来很重要”的地位。官方语境中科研通常被赋予极高的价值,但这并不能得到民间语境的认同,不少的一线教师依然把科研视为不必要的负担,其作用仅仅是装点门面而已。坊间有人戏称:找上几个人儿,选上几个题儿,关上小院门儿,写篇小作文儿……这就是科研。
主持区域科研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教学是科学,这是毫无疑问的。既然是科学,那么研究则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如同科学的土壤,离开研究科学则无法存活。美丽的科学之花其背后必然是朴实无华的含辛茹苦的研究。科研应该被重视,为何实际上却只是口头上重视呢?是谁造成了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巨大落差?
当然,我们不能把责难的矛头指向一线教师,就像饭店生意不好不能怪食客,要从厨师和经营者身上找原因一样。科研工作需要转型,不仅需要改头换面,而且需要洗心革面,从而更好的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科研助力也好、科研引领也好、科研促进也好,其前提是,我们呈献给教师的是什么的科研,我们带领教师或是和教师共同开展的是什么样的科研。科研需要觉醒。
案前的这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问题—探究”的三重实践》,是教科室赵连顺的新作,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科研人的觉醒之作。它带给我的启示远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而是指向科研本身,具体而言则是:觉醒后的科研怎么开展,觉醒后的科研人去向何方?所以,这本书不仅适合一线教师阅读,更适合致力于突围科研困境的基层科研工作者阅读。在这本书里,不仅有学科化、实践化和本土化后能够被一线教师理解接受的教育理论,还有可供借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具体的模型、方法和工具,更有基层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范式和价值上的探索和追求。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即整个研究的综述。这是一项历时7年之久,建立在两个独立立项但相互承接的课题基础上的研究。行动研究和实践改进贯穿其中,可以说它是扎根于顺义教育本土上的研究。
第二章是初中数学目标链构建与实施。它的母体是北京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链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三维目标提出后,三维目标之间相互割裂问题,课时、单元、课程之间缺乏系统建构问题,还有目标、实施、评价相互脱节问题,在实践层面愈加凸显。来自于实践中的真实的问题,是本课题的缘起。“目标的设计科学准确吗?”“教学的实施紧扣目标的落实了吗?”“目标的评估检测效果如何?”这三重反思,可以说既接地气又切中要害的三重反思,奠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而“目标链”的概念的提出为我们解决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带来另一种思路。连顺和他的团队为“目标链”建立的模型非常值得借鉴,也是他们在理论创新上重要突破。系统论和整体观视域下的“目标链”,有助于把教师从“点”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链”是一条明线,可以用教学目标进行表述,同时也是一条暗线,隐含这螺旋发展的教育规律,既是一条知识链,也是一条素养链,是引导孩子成就现在并取胜未来的链条。
第三章是基于目标、指向整体性学习的大问题探究实践。本章内容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先行组织者的初中课堂“大问题探究”的理性实践》的研究成果。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这句话教育工作者都非常熟悉:如果让我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这也正是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核心。对这一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如“先行组织者是理论、策略还是理性、原则?先行组织者一定要先行吗?先行组织者运用的出发点是知识结构还是学生需求?”等,让连顺及他的研究团队把目光投向课堂,对课堂的效率和效益,对学习的本质和过程,进行深入反思。于是,又一理论创新的突破——大问题,被提炼出来。大问题,这一说法并非他们的原创,但他们对大问题的特征和类型的研究——建立在知识分类和初中生认知特点基础上的研究——从价值型、关系型、应用型、方法型、评价型、反思型这六个方面对大问题进行分类,使人们对大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从而为教学中实施大问题探究策略做好理论准备。关于策略与方法,本书以案例的方式呈现,这是让理论落地的较好途径,也是科研转型的必由之路。遗憾的是案例不够丰富,针对案例的反思也不够充分。也许是觉醒之后,还有些放不开步伐的原因。
第四章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作为全球教育公认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我认为这部分应该是本书的核心,因为教学必须要落实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本书认为,任务是课堂教学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途径,这里似乎渗透着“做中学”的理念,有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意蕴在其中。他们认为,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任务设计和一般课堂教学活动的区别在于:“一般课堂教学任务是指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布置的工作,是对课堂要求的直接表述”。但基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任务是什么,书中并未进行阐释,这应该算是瑕疵之一。本书通过案例(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展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策略。我支持这种做法,但更希望看到实践的案例而不仅仅是设计的案例,真实发生的更有研究和借鉴的价值。
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讨论。是对研究进一步总结。很多观点在前面已经提到,此不赘述,但观点不够明确丰满的缺陷在这里表现的很明显。
之所以称本书为觉醒之作,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第一,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看到作者——一位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者,对自己身份的清晰地定位。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里,我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些问题是觉醒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连顺想的很明白,所以这本专著中,他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进行了对接。理论不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不是虚假的实践,俗称“有骨头有肉”,既不是理论的搬运工,也不是给实践贴标签的人,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地带,他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据地,也为自己开创一片大有可为的空间。
其次,以研究共同体的方式开展科研。他并没有向专业研究那样把实验学校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把他们视为研究伙伴,组建成研究共同体。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不是指导学校怎么做、教师怎么教,而是和学校及教师一起共同面对问题,借助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身份变了,关系变了,组织形式也随之变化。
第三,科研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落脚点是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中研究,落脚点是研究成果。基层科研应该选择哪条路径?我们能够看到,有些学校和地区,科研成果一大堆,但都束之高阁,与之相对应的是问题也一大堆,无从下手。有些研究,虽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但取得研究成果后,领到结题证书或获奖证书后,便鸣金收兵,只把问题留下。基层学校的科研被成果绑架的太久了,我们太热爱证书了,以至于我们只看到了成果、热衷于打造成果,却无视问题的堆积,以至于我们罔顾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这是一项历时七年之久的研究,七年磨一剑,作者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他所追求的并非我们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对科研诉求——打造成果。
最后,照例要谈点希望,希望科研的觉醒和觉醒者的力量唤起更多的人走上觉醒之路。
顺义区的朋友可以与教科室赵连顺联系,听说他有部分赠书。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