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也是在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01
老家的村里修路,每家门口的下水道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虽然工程量不大,但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体力活,妈妈年龄大了,只好打电话向我求助。
我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请好了假,驱车回家。
没想到当我赶到家时,下水道已经修好了。
我问妈妈:“是谁修的?”
妈妈说:“是村东头的老李!”
老李我知道,他属于村里的能人,脑子里的想法多,日子过得好,在村里属于有身份有地位、德高望重的那种,平时架子挺大。
“你怎么能让人家帮咱们修下水道呢!”我埋怨妈妈。
“是他正好从这儿路过,自己主动帮忙的啊!”妈妈说。
“我说了你一会儿就来,他还非帮忙不可。”
“咱们无权无势,他怎么可能主动帮咱们干活?”我纳闷。
妈妈回答:“我一开始也不明白。等他干完活,我表示感谢。他对我说,‘这点小事谢啥,在我女儿小的时候,奶水不够吃,你还曾经给她喂过奶呢!’”
妈妈说,这事她自己早就记不清了。在当年的农村,孩子们多,谁家孩子吃另一家一口奶,真的是非常常见,谁又会记在心里呢!没想到,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人家还一直记得。
妈妈一生与人为善,别人有困难总是能帮就帮。这恐怕也是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很多人都尊敬她的原因吧!
02
想起了2008年俞敏洪作为优秀学长,在北京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演讲上提到的一个小故事。
在北大上学的时候,俞敏洪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他特别勤快,天天为宿舍打扫卫生,以至于宿舍从来没排过值日表。
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打水当作一种体育锻炼。
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他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
多年之后,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那些同学。
同学们都同意了,但理由却令俞敏洪十分意外:“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
同学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
于是,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我们不能说没有俞敏洪当年为舍友打水就没有今天的新东方,但正是俞敏洪的那份付出,让同学们看到了他身上的某种担当,取得了同学们的信任,也促进了自己的事业成功。
我们总是说细节决定成败,正是俞敏洪十几年前为同学们打水这个细节,让他的新东方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同学们伸出了友谊之手。
03
在《史记·萧相国世家》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颇有趣味。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刘邦还是平民时,萧何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保护他。刘邦当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官员们都奉送他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
这份情谊,刘邦一直记在心里,因此他一直对萧何青眼有加,和萧何的关系远比和其他人要好。
等到战胜了项羽,得到了天下,在论功行赏时,刘邦仍然力挺萧何,封他为酂侯,给予的食邑最多。
后来,刘邦又加封萧何两千户,并特意表示是因为当年萧何多送给自己二百钱的缘故。
萧何的成功,固然有其个人能力突出、才干超群的原因,但也和刘邦的信任和支持不无关系。
正因为他在刘邦贫贱的时候多次相帮,建立起了深厚的、超出普通朋友关系的私人感情,才有了后来的投桃报李。
04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举手之劳,别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会影响我们在别人心里的形象,对我们的未来产生影响。
毫不夸张地说,帮助别人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也许这条路永远用不上,也许一些付出不会得到回报,但总有几扇心门,是在为你打开,在你需要的时候,会得到一份惊喜。
作者:遗君明珠,教师,时评人,自媒体平台作者。侧重于教育、美文、人生感悟。多篇文章创造千万级阅读。微信公众号: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