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司令”孙继先
1990年4月13日,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孙继先中将在济南逝世,享年79岁。
1911年2月,孙继先出生于山东曹县,自幼习武,是开国将帅中少见的武林高手,身经百战却毫发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1931年1月,孙继先在济宁参加冯玉祥西北军第26路军新兵营,不久随部队到江西参加对红军的“围剿”。是年底,第26路军在宁都起义,孙继先就此参加红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此时,孙继先已是红一军团第1师1团1营营长,红一团是全军的开路先锋,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孙继先率领的1营更是先锋中的前锋。在大渡河战斗中,刘伯承、聂荣臻等总部首长亲自向孙继先交代渡河任务,团长杨得志在现场指挥。孙继先亲自挑选了17名勇士。由于船太小,只能分两次强渡。第一船由连长熊上林带领,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登上对岸。第二船时,孙继先第一个跳上船,过河后与第一船战友会合,十八勇士肃清了敌人,抢占了渡口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过了大渡河。战后,在给《战士报》写报道时但只字不提自己,这就给后来的军史学家们留下了一个到底是“十七”勇士还是“十八”勇士的迷题。武不惧战死,文不计名利,将军的品格可见一斑。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继先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参谋长,772团的副团长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疯子“王近山,此后,孙继先参加了长生口、七亘村、黄崖底等战斗。1937年12月,孙继先任第129师挺进支队支队长,首批开赴冀南。翌年2月任津浦支队支队长,率部进入山东作战。
1948年3月,时任华东野战军第第3纵队代司令员的孙继先率部参加洛阳战役,所部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率先突破洛阳东门,被华东野战军命名为“洛阳营”。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2军,孙继先任军长。
1958年10月,时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的孙继先奉命回国,率部开赴大西北,主持组建我国第一个导弹综合试验基地。1959年,第二十兵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孙继先任第二十试验训练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首任司令员。
在基地建设完成后,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想到部下们的营房破烂不堪,就下了一道命令:把基地剩下的建材都拉回去盖营房。陈士榘上将是当年的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现在军衔又是上将,怎么说都是孙继先上级。孙继先得知后,丝毫没有给当年老首长的面子,下令基地副司令李福泽带一队人马去拦住工程兵拉材料的火车。官司打到了副总参谋长杨成武上将那里,杨成武解决不了,又升级到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那里,罗瑞卿大奖说:“国家供给二十基地的建材是不允许随便挪用的,本来运进去就不容易,又把它运出来,下一步二十基地的建设怎么搞?!如果陈士榘执意不退还这些材料,那他就是窃国大盗!”多年后,陈士榘有一次见到孙继先的儿子,还感慨地说:“你父亲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大。”
为建设好我国第一个导弹实验基地,孙将军想起在南京军事学院时刘伯承元帅提出的口号——”干在石头城,埋在紫金山!“于是,他也提一个口号”提出“干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口号,将军去世后,他的家人遵照其遗愿,把他的骨灰埋在了“青山头”一侧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