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价值在课堂之外
你的价值在课堂之外
作者:李广生
她是一位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虽然年逾花甲,但在课堂上依然充满激情。她精力之旺盛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年轻人自愧弗如(其实我也不再年轻)。真的,她像一团火,感染着周围的人。这也就难怪她每到一个地方都像明星一样被追捧。有很多次,我参与她组织的教学研讨,但每一次我当成解密她而不是讨论教学的机会。我试图通过对她的观察和研究,找到让教师永葆青春的秘诀。说实话,我看到了太多的站在讲台上未老先衰的人。他们有一副青春的面孔,但有一颗苍老的心。教学结束,人们请她点评,通常情况下她先要把学生夸赞一番,“这个班的孩子太好了,真是不一般……”热情且真诚的赞誉让小孩子们脸上绽放出快乐的笑容。一些在课堂上有精彩表现的孩子,她很少放过,一定要当众表扬一下。她组织的或是有她参与的交流研讨,常常充满着笑声。研修活动原来可以如此美好。
那天,活动结束,我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每次您总是要把学生表扬一番呢?她笑了笑,丝毫没有倦容和应付,对我说:“课上的成功了,难道主要不是学生的功劳吗?”我愣了一下,心里想,也有道理,可是,不更应该是教师的功劳吗?毕竟每次赛课之后,我们都要把证书,红彤彤的获奖证书,颁发给教师,并请他们到台上发表感言或是传授经验。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了那些学生,他们早已经回到教室开始新的学习。课究竟是谁上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上这个字不仅表方位,而且表动作。上山、上路、上市等词汇中,上是动作,而且不是某种单一动作,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上课也是如此。校园里迎面走来一位教师,像我们通常所见到的那样,他行色匆匆还若有所思,肯定是在琢磨某个孩子或是某道题。你问他干嘛去,他的回答是:上课。同时,你还会看到一群孩子,或是满脸稚气的小学生,或是一副桀骜不驯的中学生,正在走进教室。你问他们干嘛去,他们的回答是:上课。教师和学生在同一间教室汇合,他们都是来上课。教师一声令下:“上课!”学生端正了坐姿,他自己也打起精神。上课这个命令是给这间教室的所有的人发出的。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上的吗?
舞台把剧场割成两个世界,台上的人是唱戏的,台下的人是听戏的。锣鼓喧天,大戏开场。台上的演员唱念做打,台下的观众侧耳倾听。他们好像融为一体,共同沉浸在剧情中。实则不然。戏唱得好,观众几乎没有任何功劳,所有的掌声都属于台上的演员。同样,戏唱砸了,他们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还要喝倒彩加以斥责。讲台的作用也是这样吗,也会割裂出两个世界吗?
有效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强。他们不是来听课,而是上课。就像上这个字所表达的运动状态那样,是一系列动作的组合,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在动、大脑在思考。
前面我们提到“建一幢好房子!”是很多教师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梦想成真。他们因此而踏上一条艰辛之路。原因何在?设计师和建筑工都让一个人承担的话,恐怕对他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很多教师的难题就在于,他们既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设计师,又想成为一名勤劳的建筑工,把建房的任务——所有的责任都自己扛。不是很多教师是这样一种工作状态吗:备课的时候冥思苦想,查阅资料,精心设计,策划了不止一个方案,很累;上课的时候滔滔不绝,忙前忙后,事无巨细,每必躬亲,更累!这个时候教师的确是在上课,而学生呢,他们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听课,或是看老师上课。
在思考课堂的时候我经常联想到生活中的事情,这让我获益颇多,也让我更加确信,把课堂从生活中抽离出来当成一种独特的现象加以研究,是不明智的。课堂不过是一种特殊点的生活,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样适用于课堂。
教师很累,但他的辛苦应该是隐性的,大量的工作投入在教学开始前和结束后,或是说课堂之外。课堂之内,他们应该轻松下来,组织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开始学习。就像设计师在工地看工人施工一样,他自己并不参与到热火朝天的施工之中。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比学生还要忙,忙着添砖加瓦了,却忽视了整体结构和布局。
框架,希望你还能记起前面的文章提到的这个词,此时它显得尤为重要。对教师而言,重要的是设计一个框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建筑属于自己的房子,即:完成只能由他们自己完成的学习。如果把好课比喻成一幢房子,为学生而建恐怕毫无争议,但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却经常被忽视。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设计一个框架,而不是像我的父辈那样给儿女盖一个房子。
作为教师,也许你不甘心说课是学生上的,其实你可以很自豪的说:课是我设计的!你的价值在课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