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为什么强调书法之妍美?——书谱精要(2)
他说,人心向美,逐渐地向华美方面在进展。这是我们今天要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一个核心的东西。...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47集:“《书谱》精要二”与“声”字。
▼
主持人: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继续和田老师一起研读孙过庭《书谱》当中的一些精要。
田蕴章:上一次咱们谈到了孙过庭《书谱》的开头部分,就是孙过庭引用了王羲之的两段话,我们谈了自己一点感受。后边呢,我们再来看看孙过庭在论述王羲之书法的时候,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语言。
所以我们谈到《书谱》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是矛盾的。我们明明知道这个孙过庭是特别有意地来抬高王羲之,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仍然觉得他抬高的这个感觉和他用的这个语言真是妙极了,而且准极了。往往说抬高是虚抬,但是他讲得非常到位。我们来看一看孙过庭是怎么说的。
他这样说的,他说“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大家看这段话,我们可以说孙过庭这段话,不仅在书法史上,就是在文学史上,在哲学史上,他都站得住脚。我们说孙过庭太伟大了,他讲得这段话,哲理上太深刻了,不单单用在书法说,放在哪里都应该说是有价值的语言。
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有人和孙过庭的看法不一致,他开始就说了,他说“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他说什么话呢?他说有人这样说了,这个有人也可能是写文章的人,是一种假设。他说可能有这样的人说了,也可能真的就是有这样的人评论我。
他是认为有人认为,“古质而今妍”,注意这句话,“古质而今妍”。“古”,“古质而今妍”,“古质而今妍”是什么意思?说认为王羲之、王献之这爷俩写得这个字,太华美了;而认为钟繇和张芝写得非常朴质,认为非常地俭朴或者说质朴,是认为这样,所以认为王羲之、王氏父子不如钟、张二人。以这个质朴为上,以这种纹饰华美为次,这是有人这么评价。
从这个利益出发,所以认为羲献不如钟、张,这样的话就引起孙过庭论述这一段,论述地非常精彩。所以他说,他说什么叫“质”啊?他说这个不好解释,怎么叫“质”呢?他说“质以代兴”,什么叫“质”?怎么叫“质美”?他是根据时代的不同,理解也不同,
比如说他说,在夏朝的时候,比较尚忠,夏尚忠,夏朝人尚忠,就是以忠为质美。到了商朝的时候,以志为美,也就是说,夏尚忠,商尚志,商朝尚这个志。到了周朝,周尚文,喜欢有文采,所以质以代兴,因此他说,这就不同了,根据时代的对它的认识有不同的。
然后他说“妍因俗易”,就是华美的东西,妍美的东西也应该跟着社会的不同,社会的进展而对于华美的东西,有一种不同的认识。这个俗字不是庸俗、陋俗,不是这样,俗是指的社会的大量的、人们的一个审美观念的一种变化,俗是指的社会而言。因此他说“妍因俗易”。话说得多好,真的是这样,我们的文学也好,我们的其他艺术也好,都是跟着时代的不同在变换着。
主持人:对。
田蕴章:那么他说了,“虽书契之作”,书是指得写字,“书”,文字,“契”是刻,刻字,“书契之作,适以记言”,他说虽然是写和刻这些文字上的东西,是记录语言的,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淳醨”是什么?是指的酒。
主持人:美酒。
田蕴章:厚味的酒叫淳,薄味的酒叫醨,有人喜欢喝纯味的,有人喜欢喝薄味的,就是醨,这样的,大家爱好有所不同嘛。他然后说,“淳醨一迁,质文三变”,“质文三变”就指的是夏尚忠,商尚志,周尚文,就指的这个质文三变的这个过程,时代不同,都有各自的喜爱不同。
“驰鹜沿革”,就是来回奔走不停的,互相有时候是沿用的,有时候是变革的,沿用和变革的不同,就驰鹜,奔走不停地,这就在不断变化着。他说“物理常然”,他说世界上的道理,社会的道理,就是这么一个往返的,周而复始地这么在演变着。
孙过庭讲得这绝对是哲学上的道理。不仅是在书法适用,在任何地方都是这样,“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他说我们所能贵在哪里,就是我们强调的是哪里,就“古不乖时”,我们应该学习古代,但是不要违背今天的审美。那么“今不同弊”,我们要学习今人,而不要流于俗弊,这是我们今天要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的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们既要学习前人的东西,我们也承认笔墨当随时代,要有今人的这种审美意识。
主持人:古为今用。
田蕴章:古为今用。所以在这一点上,就是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乖”就是违背这个时代,你要学习古人的东西之后,我们现在如果穿衣服出来,都把唐朝的衣服、汉朝的衣服穿出来,好吗?并不美。
主持人:对对对,有一点奇怪。
田蕴章:但是人,至少现代人不美,也许再隔几百年,又穿着唐代的衣服,就觉得很美了。它也这是质文三变的原因,就是孙过庭讲的那个“质以代兴,妍因俗易”,我们用今天的审美。那么孙过庭很早就看到这一点,说“贵能古不乖时”,学古而不违背今天,那么我们学今人的东西,不流于俗弊,这是非常精妙的语言。
这两句话就是每谈到书法当中,很多人都引用这两句话。经典语言。然后他说“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个大家都知道文质彬彬,往往是形容一个人很文质,文绉绉的。
主持人:好像形容一个人的气质。
田蕴章:气质非常地文雅,好像是这样,实际上最早是孔子说的话,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指得是文与质的平分。注意这个字,这个字就是所谓的双木,加三撇,一个“林”字加三撇,这个“彬”字。这三个字是通的,注意,文武“斌”是后来的更俗一下。最早的这个“彬”字是这个字,注意看,应该念fèn,现在这个字被简化成就是写一个“份”字,过去说什么什么份子,什么什么机会主义份子等等,这个份是用这个字,这个“份”字在书文当中,它就是这个“彬”字,注意看,这两个字是通用的,通假,这两个字。
主持人:彬跟份。
田蕴章:它这个都念bīn,不念fèn,在这儿都念bīn,都念bīn。所以文质彬彬,就是文与质,质是什么?就是朴质,这个本人的这个很好的素质,加上他的文采,又有文采。这个人又有文采,又有非常一个良好的本质,这二者相加在一起,叫君子。所以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很多的这个《书谱》解释的理论著作当中,很少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的。
主持人:对对对。
田蕴章:就是知道这个“彬”字跟这个字,这是两个等份,文一半质一半,那么加在一起这就是君子。如果只是有一个好的,这个善良的一个心态,或者好的本质,缺少文采,那么这也就不算君子。而只是有一身很好的文采,而没有一个很好的本质,那么这不叫君子。既要有很好的一个本质,加上文采,然后君子。
所以孔子很早时就说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今天,用今天语言就是说德才兼备啊。有德无才不是君子,有才无德也不是君子,德才彬彬,就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指的这样。
所以孙过庭他在讲这段话的时候,给我们感觉往往特别深刻,说得特别有道理。那意思就是,文就是羲献的后来的妍美、华美,质就是指的钟、张二人那个过去古代写成字的这种质朴。然后他强调的是什么呢?听得好像他和稀泥似的,实际上孙过庭在强调华美的,妍美,他认为羲献这样写正好,实际上他重点还是放在王羲之这儿。
而后他就说了,他说“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他说如果那些喜欢质美的人,喜欢质朴的人,他最早人们都穴居山洞,穴居山洞的时候,那是质朴的,那是没有修饰的,那没有华丽可言。
主持人:天然的。
田蕴章:可是现在呢,人们住在画栋雕梁里面,高楼大厦,或者是一个华美的宫殿,住在这里边的时候,那么这是妍美。
主持人:对,妍美。
田蕴章:这是经过纹饰的东西了。就说如果你反对王献之、王羲之的这种妍美,你追求那种古朴,那么你为什么不去住着山洞,你现在愿意住在雕梁画栋的这种宫殿里呢?所以他说“何必易雕宫于穴处”,“易”就是改变嘛,“何必易雕宫于穴处”,雕梁画栋的那个宫殿,你把这个不住了,你住山洞里去,你住吗?他问。
然后他又说了,“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反玉辂,玉辂是镶金嵌玉的车子,后来车子进化了,当然没有现在的轿车这种现代工具,但是那个年代的时候,皇家贵族们出来坐的那个车子,镶珠嵌玉,非常地华美。而且当然这个行走起来也非常地方便快捷,说最早的那个独轮车,就一个轱辘车,那个车条没有的那种车,那种车非常地质朴,古代是那种车子,说你为什么不坐那个车,现在也要坐这种车呢?他说看来,人心向美,逐渐地向华美方面在进展。
他总体的意思呢,就是认为钟张的字过于质朴了,而羲献的字是一种进步了,从质朴变成了妍美了。因此他说,更符合这个时代的一种需要了,所以他用了这么多的话来说明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读《书谱》,我们也不管是说质朴也好,是纹饰也好,华美也好,我们不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就说,孙过庭在理论上讲的这个东西,是很高妙的。
主持人:没错。
田蕴章:所以我们在学《书谱》当中,不要忘记孙过庭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伟大的书学理论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
【未完待续,接下来讲解“声”字楷行草技法 】
【歡迎轉載,转载请注明来源】
讲座视频
文字编辑/彭澎
动图制作/大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