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炊烟袅袅
作者:高金霞 朗诵:周琳 编辑:花生
► 朗诵:我想你了
暮冬的雪,不急不缓地下……拥堵的街道像极了咳喘不息的老人,一声接一声地齁气,一声接不上一声地干咳……车厢内突然飘来了周杰伦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伴随着那舒缓的音乐,思绪已被扯向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故乡座落于群山环绕的山坳里。仅有一条公路依山而行,路过村庄时能看到的只是片瓦只檐,只有沿着公路向里延伸,才发现原来村庄内涵如此丰富,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公路两边,你依着我,我傍着你,挨挨挤挤的做着邻居!静谧不喧嚣……
我想此刻的故乡定是炊烟袅袅吧!太阳褪去了最后一抹酡红,乌青色的山,扬起眉头,注视着羊肠小道上逶迤归来的牛羊,此起彼伏的“咩咩”声唤起各家各户要起火烧饭……东边谁家的灶火一股白烟已直窜向树梢,西边谁家的烟火正袅娜散开,树梢霎时像被蒙上了轻纱,隐隐绰绰……
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日暮沉沉,或者晨光微熹,炊烟便轻轻巧巧地飘出来,无论是低矮谦卑的茅草屋,抑或是高屋大瓴的瓦房,飘出来的烟火频频颔首温暖地打着招呼,有的亲昵追随,相逝而去……有的扭成一股,相依相伴……然后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飘在村庄上空。村庄的烟火味契合着饭菜香窜到这家窜到那家,似乎乐此不疲!直到星临万户……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邻里街房偶尔也会有口角,但坏情绪从不隔夜。早晨起来烧火时,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那些个闲气烦恼一股脑儿地被柴火吞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伴随着炊烟便无影无踪了……
早晨的炊烟彳亍彷徨、最喜低眉吟唱,东方刚露鱼肚白,她便轻轻袅袅地随雾而起,这边盘桓几步、那边思索片刻,给绿树系个腰带、给房屋扣个草帽,听几声鸟叫,嗅几朵花香,总能幻化出七仙女窸窸窣窣的纱衣、凤凰丢弃的羽毛……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褪去了薄如蝉翼的纱衣,彻彻底底睡醒了,昂扬的鸡、蹦跳的鸭、乱窜的猪狗、上学的稚子、劳作的大人,都彰显着村庄的活力,一切都是那么生动而醉人……黄昏的炊烟别有一番风味,落日流金,夕阳给村庄镶上了一道金边,错落有秩的屋脊后炊烟袅袅升起,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恬静、古朴、温暖,人们或急急赶路、或踮起脚尖站在田梗上极目而望,望见炊烟便是家的方向……
在乡下,炊烟司空见惯,就像家家户户都有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妻子、是母亲。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见识着最清冷的晨光微熹、熬着最阴沉的夜色斑驳,却从来不为自己的辛勤操持埋怨半分。正因为有了这些个最辛劳的女人,才有了屋脊上如约而至的炊烟,才有了温暖的被窝、可口的饭菜,人们才有了取暖最好的方式——回家!
中国文人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恬淡清高,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内心总有抹不去的炊烟情结。陶渊明远离庙堂纷争,向往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王维虽有跳岀“三界”外之念,然终究抵不过人间烟火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便是明证;周邦彦清清浅浅勾勒“疏林外,一点炊烟”;一生金戈铁马的陆游也吟唱道“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蔡襄不也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之句吗?………炊烟是什么?炊烟是人、炊烟是家,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
有多久没有见过炊烟了,那种不急不缓、袅袅娜娜的身姿,多少能抚慰焦灼急躁的心灵啊!有多久没见过宁静的夜空了,灯红酒绿剥夺了夜色的深沉神秘,汽笛长啸将它切割的支离破碎……有人说,炊烟是乡村的名片,没有炊烟的乡村盛放不下安稳的脚步;没有炊烟的乡村背负不起上帝的烤问……
其实,人间烟火气,是中囯人最恬淡的追求,这份追求里包裹着的是:家人睦、邻里亲;这份追求里安享的是:居室暖、饭菜香……人间烟火气,秉承的是祖先最真的梦、最浓的情!
高金霞,甘肃省平凉市华亭三中语文教师,喜欢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品味多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