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不简单 老年糖友的降糖新选择
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复杂[1],且最容易患病的人群是行动不便、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的老年人。
2019年,美国发布了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病友的管理指南[2],专家向老年人推荐简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放宽血糖控制的目标,希望老年人病友可以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且可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眼病、病足和肾病等并发症。
那么,老年人病友该如何接受简化降糖方案呢?
目前,多数糖尿病病友每天都在服用大量的药物,造成很多的不便与负担。那么能不能实现一片药解决所有问题呢?或者说单片复方制剂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事实上,市面上还真有降糖药物的复方制剂,那么,对医生和患者而言,能够接受这种药物吗?
一项权威研究[3]发现,为了简化降糖方案,96.2%的医生愿意给患者开单片复方制剂处方;另一份最新研究[4]也表明,对于接受单片复方制剂治疗的患者而言,他们遵医嘱持续坚持服用药物的概率更高。因此,单片复方制剂的降糖药物可谓众望所归。
对于降糖药而言,最重要的是降糖的效果是不是理想,同时,是否足够安全。二甲双胍一直以来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常用药物,相对安全,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因此市面上现行的单片复方制剂的降糖药物均包含二甲双胍。
目前降糖药物的复方制剂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新型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分别与二甲双胍联合的复方制剂。那么同是复方制剂,二者的降糖效果如何?又是否足够安全呢?
胰岛素促泌剂就是名字里带“格列”的药物,这类药物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并造成晕厥,并且较为肥胖的老年患者也不是特别适合,因为它容易让病友变得更加肥胖。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新型的降糖药物DPP-4i,名字不太好记,但疗效确实非常出色。权威研究结果证实,这类新型降糖药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这项指标,而且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也非常有优势[6]。
降糖效果越显著,针对老年病友就更需要关注它是不是足够安全了。因为,出现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那么DPP-4i和二甲双胍的联合安全吗?
二甲双胍的降糖机制相对单一[8],而在糖尿病发病共涉及至少11种致病原因,其中胰岛α、β细胞功能障碍是重要原因[9,10]。
DPP-4i具有胰岛α和β双向调节的作用[11],这是它不容易造成低血糖的秘密所在[12];另一方面,DPP-4i又可以与二甲双胍机制互补,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恢复胰岛功能[13],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部分患者有病程长、胰岛功能差、伴发疾病多、认知障碍等特点,我们针对这部分人群需要简化降糖方案。
但必须同时兼顾降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需要降低其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风险,新型降糖药物DPP-4i与二甲双胍联合的复方制剂很好地切合了简便、有效和安全的要求,给广大的老年患者带来了福音。
参考文献:
[1]Stanley S,et al.Diabetes Care 2016;39:179–186.
[2]LeRoith D,et al.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 May 1;104(5):1520-1574.
[3]Blüher M,et al.Clin Diabetes. 2015 Apr;33(2):55-61.
[4]Nishimura R ,et al.Curr Med Res Opin. 2019 May;35(5):869-878.
[5]osi E,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9;11(5):506-515.
[6]Göke R., et al. Diabetes Metab. 2015 Jun;41(3):244-7.
[7]Matthews D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12:780–789
[8]Bailey CJ. Nat Rev Endocrinol. 2012;8(8):449-50.
[9]Stanley S,et al.Diabetes Care 2016;39:179–186
[10]Kahn SE,et al.Lancet. 2014 Mar 22;383(9922):1068-83.
[11]Ahrén B, et al. Poster 560-P. Presented at: 68th Scientific Sessions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June 6-10, 2008; San Francisco, CA;
[12]Thornberry NA, et al.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9; 23: 479–486.
[13]Schwartz SS,et al.Diabetes Care 2016;39: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