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不可破的统万城,是如何被轻松攻陷的?│829
拓跋焘率领北魏骑兵到达统万城附近之后,将大军分散开,分别埋伏在山谷之中,然后,仅仅派遣少量士卒到城下挑战。可是赫连昌并没有率军出城迎战。
拓跋焘疑惑不解,也非常郁闷。你计策再巧妙,敌人就是不上钩,如之奈何?但是不应该啊?自己已经表现得足够弱小了,大夏也是马背上的民族,崇尚进攻,尊崇勇力的,赫连昌不应该被吓住啊?
这时,有大夏投降北魏的将领狄子玉给拓跋焘解答了疑问。原来,得知北魏大军再次进攻统万城的消息,赫连昌急忙召在长安与北魏军征战的平原公赫连定率军回援。不过,赫连定并没有立刻回军,而是让使者回复皇帝,统万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所以,不用着急,你们先防守一段时间。我这里先攻破长安城,生擒北魏大将奚斤之后,再回军统万城。到时,内外夹攻,定能大获全胜,大败北魏军。因而,赫连昌这是在坚守城池,等待赫连定的援军返回,才会主动出击。
拓跋焘更加忧心忡忡。这可不行,真等赫连定率军返回,不但自己这一路人马危险,不得不撤退,自己这次劳师远征恐怕也只能无疾而终了。为了刺激赫连昌,拓跋焘先是将埋伏的人马调回,显示出自己计策失败,没有了办法的模样,然后命令集结起的军队撤退往城北,似乎随时准备撤退,同时派遣兵马,在统万城周围大肆劫掠,做出一副粮草即将耗尽的样子。
这时,也有叛逃到大夏的北魏军士卒,告诉大夏君臣,北魏军粮草耗尽,粮草辎重都在后方,运送不上来,士卒们每天只能吃菜勉强度日。而且,北魏军的步兵,也一直没有到达。应该趁这个机会,立刻出兵,击溃北魏军这支兵马。
赫连昌心动了,亲率三万大军,杀出统万城。
拓跋焘见大夏军终于出兵,立刻做出一副溃败逃走的样子,引夏军追赶。
大夏军见敌人被自己吓得不战而逃,士气更盛,兵分两路,左右包抄,鼓号声惊天动地,随后紧追。
拓跋焘见状,也将自己麾下士卒分为两队,一边后撤,一边接战,迟滞敌军的追击速度,等待着最佳的反攻机会。
就在这时,拓跋焘骑乘的战马突然马失前蹄摔倒,拓跋焘也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大夏军将士见状狂喜,纷纷涌上,准备生擒或者杀掉拓跋焘。
关键时刻,拓跋焘的亲信将领,也是他的堂兄,拓跋齐奋不顾身,冲上前来,挡在拓跋焘前面,拼死力站,总算是挡住了夏军的冲锋。拓跋焘也是迅速爬起身,翻身跃上马背,重新厮杀。
别看拓跋焘刚渡过一次生死危机,但是毫不胆怯,仍然酣战不休,连续斩杀敌兵敌将十余人,并阵斩大夏尚书斛黎文,即使手掌被战场上的冷箭射伤,拓跋焘依然奋勇冲杀在前。
这时,北魏军也开始全面反击。
拓跋焘、拓跋齐等人的勇猛,大大激发起北魏军士卒的士气,纷纷迎向大夏军,拼力死战。
大夏军气势被夺,逐渐被北魏军打得步步后退,士气也渐渐低落,战场主动权慢慢被北魏军获得。随着北魏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大夏军终于支持不住,阵势散乱,开始溃败,乱哄哄地往统万城方向逃跑。
北魏军当然是随后紧追,一直追到统万城下。这一路追杀下来,大夏军死伤惨重,包括赫连昌的弟弟,河南公赫连满和赫连昌的侄子,赫连蒙逊在内,很多大夏军将领,死于乱军之中,士卒更是被斩杀一万多人。
堪堪逃到统万城下,可是后面的北魏军追得太紧了,赫连昌根本来不及进城,进了城也来不及关闭城门,所以,赫连昌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绕过统万城,逃往上邽。
北魏司徒长孙翰率领八千骑兵随后一直追赶至高平,可惜,赫连昌跑得太快,没追上,长孙翰率孤军,不敢过分深入敌境,于是率军返回。
北魏皇帝拓跋焘也很有意思。在追逐大夏军败兵的过程中,拓跋焘换上了普通士卒的衣服,一路跟随北魏军的先锋部队,追杀进了统万城中。拓跋齐苦苦阻拦,拓跋焘就是不听。
统万城中还有大量大夏军兵将,虽然自己的皇帝已经逃跑,但是这些人并没有立刻投降或溃散,而是在残余大臣、将领的指挥下,继续坚守城池,与北魏军死战。
拓跋焘冲入统万城的消息,不知怎的被大夏人得知,立刻关闭统万城所有城门,在城中严密搜索,希望能抓住拓跋焘,扳回一局。
拓跋焘意识到危险,想离开统万城,但是难度很大。统万城的城墙太高,想直接翻墙而出根本不可行。无奈之下,只得和拓跋齐等人混入大夏国皇宫,弄到了几件女子穿的长裙,做成绳索,绑在长槊上,拓跋焘借此爬出城墙,才总算是逃得活命,避免了在胜利之前的最后一刻,被敌人生擒或者斩杀的搞笑结局。
统万城中的大夏国残余势力,也知道无论如何守不住统万城了,于是在当天晚上,放弃统万城,部分人杀出重围逃离。北魏军轻松占据统万城,生擒大夏国王公重臣及赫连昌的后妃亲人等人无数,缴获战马三十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其余的府库珍宝、车旗、器物等不计其数。拓跋焘论功行赏,北魏军欢声雷动。
这座当初耗费了赫连勃勃无数心血和付出了无数大夏工匠的生命,修筑成的坚城,就这么,被攻陷了。而以统万城为根基的大夏国,虽然没有正式亡国,也已经是元气大伤,随时处于亡国的边缘了。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