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邻今日荐书:富顺话VS温州话,懂,不懂
富顺方言
徐玉财、胡云昌编著
“高中群经常都会出现一些方言,有些人离开家乡比较久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他正好又编了这个东西,正好大家可以借助这本书恢复一下记忆。”
荐书人:邱小石
我推荐一本我高中同学徐玉财写的书,《富顺方言》,他现在是富顺县文化馆的副馆长。他也知道我在整理《雒原风》,于是就寄给我参考,我三哥写的《雒原风》跟这本《富顺方言》词典一样的编写方法不一样,三哥的《雒原风》通过方言等表现富顺风物,生活形态。
杨早:这个书属于富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书籍。
邱小石:我跟杨早都是富顺人,他看着可能很亲切。
杨早:叠词是富顺话的特点,你可以把这些叠词念一下。
邱小石(富顺话):嫩冬冬、痒酥酥、辣乎乎、麻嚕嚕、瘦卡卡、憨痴痴、老爪爪、跳梭梭、湿漉漉、莽杵杵、神戳戳、白生生、凉悠悠、烦皂皂、麻革革、安安逸、黑区区、蛮革革、肉嘟嘟、胀鼓鼓……“莽杵杵”或者“神戳戳”你们猜啥意思?
杨早:你们有没有发现洞主说“神戳戳”的时候说的特别顺?因为大家经常用这个词评价他。
邱小石:就是发点神经的意思。
苍南县图书馆编
“里面有很多东西真是花了挺大的工夫的,尤其是对一些人的专题化研究,我觉得还是蛮下工夫的。”
荐书人:绿茶
我今天想荐的也是一个老家的读物,我是浙江温州的,苍南就是我所在的县,这本书叫《苍南历史文化》,这实际上是苍南县图书馆编的地方史地的杂志。我突然发现其实我老家很多人在做地方史地工作,包括我的朋友方韶毅主编的《瓯风》,温州图书馆卢礼阳主编的《温州读书报》等等。其实南方各地在他们的地方史地方面的挖掘和研究做得蛮好的。包括不久前我在泉州、安溪,看到他们对当地的这种文化和史地的研究和挖掘都挺丰富的。
我也加入了好几个我们老家的地方史地的群,他们就会在一起组织各种文化游之类的东西,去找一个桥,去找一个故居,去找这个、找那个,因为我远在北京,有时候会有一点家乡的情结在,看到他们这么热心的,其实也不是他们的学术方向,他们也不都是搞这个的,但是那种热心,那种投入还是蛮让人欣喜的。所以,我会收集这些东西,也是对家乡的一种依恋吧。
杨早:既然是家乡文献你也来一段方言,温州话可是被美国人称为“魔鬼的语言”哪。
(绿茶就说了一段,在场没人能听懂一个字)
绿茶:温州话是一种纯口头的话,你很难用一段文字表达。
杨早:我们那时候去德夯的时候听苗族村委会开会,苗语听不懂,但是碰到“组织”、“政策”、“政府”这些词一定会用汉语,因为他本身没有这些词。
家乡文献真是很难得,换句话说就是买不到。你们看《富顺方言》我都是现拍的。
不过我发现《苍南历史文化》有网址可以直接阅读每期内容:
http://www.cnlib.com.cn/lswh/
苍南图书馆果然棒棒哒,富顺文化馆加油!
[美]丹尼尔·卡尼曼著
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
“这本书里每个篇章基本都是在讲述两个系统的特性,通过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不同来描述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荐书人:Bindy
大家好,我叫Bindy,是今天第一次来。我推荐的书叫《思考,快与慢》,在我最近看到的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中都有引用到这本书里的东西,发现这本书挺经典的,就把它买了。
虽然暂时还没有读完,但是这本书主要讲的其实比较明确。主要的内容就是说人在判断的时候心中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系统一,一个是系统二,系统一就是直觉的系统,系统二是逻辑的系统。直觉的系统不经思考马上给出判断和答案,他跟我们的情感相关,也尝尝导致我们在决策上犯错误;而系统二是动用思考和逻辑给出答案,他虽然比较可靠,但是也很懒,常常不工作而任由系统一去做判断。这本书里每个篇章基本都是在讲述两个系统的特性,通过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不同来描述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它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是怎么样误导我们的,以及我们可以怎样更好的做决策和更好的生活。
Bindy是我在行的客户——笑话,说到这里怎么可以不做下广告: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
郑克鲁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变成的”
荐书人:梅子酒
下面这个版本是我以前读的,古老,花哨,八十年代
[法]西蒙·波娃著
桑竹影、南姗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我推荐的书跟今天的话题有些相关,是波伏娃的《第二性》,分为两册。一主要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做一个梳理,讨论女性在社会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二册,是从女性存在主义的角度——因为波伏娃也是一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她从自己的学术理论角度来阐释女人——核心观点是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变成的,“后天”包括整个社会,乃至女人自己对自己的预设,最后种种因素,导致她成为现在这样的女人。
但是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因改变而软弱,因改变而强大”,也就是说,怎么变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我们女性自身对自我的定位。波伏娃强调女性一定要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这样的话才能在其他方面实现独立。我觉得时隔这么多年,在自己也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和体悟之后,再来翻这部书,对其理解更深了。《第二性》确实是有助于女性自我认知和成长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书,常读常新。
吕大年著
“作者在故纸堆寻找线索,引经据典,乐此不疲”
荐书人:土城|刘洋
我推荐《读书纪闻》。我听绿茶老师的“分答”,他推荐了三个书评好手,其中有吕大年。我就去百度搜索后,就在京东买了吕大年的这本书。他的另一本《替人读书》没有货了。书是浙江大学出的“六合丛书”之一,很薄。书的内容主要是对人文主义词源的考据。人文主义,本质上是精英的,谈的是文化修养。最早的“人文主义”就是贵族教育,是一种人文修养,比如王子请一个教书先生来给他进行古希腊语拉丁文的教育。看这类书,有一种纯粹的考据乐趣,一个词的最初内涵是什么,现在看上去没有意义,但作者在故纸堆寻找线索,引经据典,乐此不疲。我很喜欢这类书。
杨早:亚马逊卖过这套“六合丛书第一辑”的电子书,还蛮便宜的,,一共才十几块钱。“六合丛书”集中了一批都不错的人,像张晖,刘铮,胡文辉,还有我师弟张治。
刘洋:有趣的是,作者是吕叔湘的外孙,家学很深啊。
绿茶:他跟他妈姓。
刘洋:他母亲叫吕燕,是吕叔湘的女儿。
[美] 埃雷兹·艾登 / [法] 让-巴蒂斯特·米歇尔著
王彤彤 / 沈华伟 / 程学旗 译
“它用大数据的方法分析人文社科的课题”
荐书人:半价优惠
2004年,Google创始人之一的Larry Page开展了一个数字图书馆的项目,经过9年时间,他们收录了三千多万本的书籍,这些书相当于整个人类历史上出版物的1/4。既然数字化了这么多数量的书,那能不能据此做一些研究?但是因为牵涉到版权问题,很大一批书是没法公开的,没法让所有人公开访问。所以,作者和研究人员就想了一个办法,内容不可以公开,但是可以做一个变换。什么变换?统计里面所有的词或词组出现的次数,称其为“N元数词组”。
这样的变换有什么好处?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英文单词是“The United States”,它是单数名词还是复数名词?美国刚开始建国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各个州是独立的,我们和美国政府没什么关系,所以,会觉得它应该是复数。但是当下的社会,大家提到“美国”,一定说这是个国家,应该单数名词,作为复数使用的情况基本没有了。
刚开始是复数,现在是单数,那它是如何过渡的,过渡的路径和时间是什么?作者就开始搜索,利用他自己建造的模型,再加上Google的数字图书馆,统计它做为is/are每年的出现次数。结论是大概在美国内战结束完的15年,大概1880年左右,单数和复数出现的次数达到了平衡,在此之后慢慢变成单数了。
本期编辑:杨早
阅|读|邻|居
微信号:yuedulinju
读不孤 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