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海水稻”项目启动前夕 袁老拍板海南团队加入

2016年,海南水稻专家谢振宇带领团队加入袁隆平院士发起的“国家耐盐水稻联合体”,5年来,持续参与“海水稻”科研项目,每年都会承担一部分科研工作。这样的合作机会,源自谢振宇向袁老的一次面对面工作汇报。

5月22日晚,谢振宇向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回忆起5年前的情形,“印象最深刻的是业界泰斗笑容满面地引导着我们,鼓励着我们。”

面对面向袁老汇报

谢振宇就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任热带粮食作物研究中心主任,特色水稻创新团队负责人。“2014年,海南省设立耕地改良重大研发项目,我们团队承担了海水倒灌田块水稻种植项目,两年时间,我们筛选耐盐水稻品种,大面积种植试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2016年12月初,谢振宇团队得知袁隆平院士倡导发起的国际海水稻论坛即将开启,遂动身从海口飞往长沙拜见,“当然希望能加入袁老的这个项目。”

袁老在湖南省农科院的办公室接见了谢振宇一行,“他笑呵呵地跟我们打招呼,看上去特别精神。”谢振宇将耐盐水稻两年多的项目成果向袁老做了汇报。

“他听得很认真,得知海南已经启动相关研究,也选出些耐盐的品种,他很高兴。听完汇报后,他从科研方面给出建议,从他的高度对我们进行引导,告诉我们下一步的科研方向,我们顿感豁然开朗。”袁老的建议,大家一一记录下来。

“袁老很随和,一直面带笑容跟我们讲话,流露出的亲切感让人舒适。他的普通话比我们的海南普通话标准多了,我们听得很清楚。他特别会鼓励人,要我们年轻人勇于创新。”

“袁老的时间特别宝贵,那天他留给很多客人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却与我们足足谈了半个多小时,他非常愿意倾听我们在科研方面的新发现,但我们不忍心过多打扰,起身告辞时,袁老转身交代秘书把我们团队加入国家耐盐水稻联合体。”

就这样,谢振宇团队顺利加入袁隆平“海水稻”项目。

袁老团队无私分享科研成果

两周后,2016年12月21日,首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开幕,这是由袁隆平院士发起的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海水稻”项目正式启动。海水稻是指耐盐碱性水稻,是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水稻品种,在盐度不低于1%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

像谢振宇团队一样,全国海水稻科研人员被这个大项目召集在一起。现在,全国40多家科研单位加入“国家耐盐水稻联合体”,它像一个研究“海水稻”的科研联盟,在袁老团队带领下,大家共同交流,资源共享。

自那以后,谢振宇再没这样近距离与袁老交流过,但是他与团队一直参与“海水稻”科研项目,每年都会承担项目中的一些工作,合作上的事情则直接与袁老的团队沟通。“合作格外顺畅,我们只需讲明需求,袁老团队会无私分享他们的思路与科研材料,他们从不保留,一直在领跑。”

“袁老的科研思维始终是先进的,他向全国水稻科研人员灌输高产理念,鼓励大家冲击超高产;海水稻项目同样也在快步向前,袁老生前把各种环境下、不同品种适应性都考虑在里面了。他的伟大就在这里,提出新目标,用新理念带领全国水稻科研人员往前冲,他是水稻科研领域的泰斗。”

2021年元旦,谢振宇前往三亚师部农场采样,没舍得打扰老人家;2021年1月下旬,谢振宇在三亚参加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时,老人家没像以往那样到场讲话,只是视频发言;2021年农历小满,这个代表着丰收的节气刚过,谢振宇意识到自己“再没机会当面向袁老请教”,不禁扼腕叹息,悲从中来。

“按袁老设想,海水稻亩产量达到300公斤的话,中国每年将多产300亿公斤粮食,能解决8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袁老离开了我们,有幸受过他的指点,加入他的项目,我们会认真执行他的理念,为全球减贫减饥做贡献。作为同行晚辈,我想,这是我们对老人最好的告慰。”

(0)

相关推荐

  • 科普|海水稻培育出的米饭是咸的吗?

    2021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亚崖州湾南繁育种基地,来自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依旧繁忙,他们正在进行育种工作.化荒地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 海水生稻谷

    撰文/摄影:张茂(海南日报摄影记者) 我国育种专家有一个共识,海南作为中国南繁育种基地,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水稻试验研究.其中特别是三亚,具备特殊的气候优势,能让水稻科研时间缩短一半.因此,多年来全国各地 ...

  • 袁隆平在三亚的最后时光

    袁隆平在三亚的最后时光 2021年05月24日 来源:南海网 91岁的袁隆平走了 很多人说 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从泥 ...

  • 袁隆平和连云港的故事,看着看着眼圈红了……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 连云港青口盐场的海水稻试验基地 进入播种阶段 这儿培育的海水稻 让昔日的百里盐田逐步转变为 独具特色的沿海粮仓 资料图:在袁隆平团队的大力支持以及连云港本地专家的艰苦努力下,盐碱地上 ...

  • 袁粮水稻科研育种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

    2021-05-12 近日,芜湖高新区与安徽袁粮科学研究院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基地及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双方将在前期合作基础上,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基地. 项目位于白马街道新义村,总 ...

  • 这些书,让我们共同缅怀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 岁. 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几乎与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并行,回看印刻在白纸黑字上 ...

  • 袁隆平小儿子袁定阳:追随父亲的脚步,研究杂交水稻技术|水稻|段美娟|袁老|袁隆平|袁定阳|杂交水稻

    '父亲是我的目标,是我学习的对象,我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在杂交水稻的研究路上越走越远,才能不辜负他的期望.'在一次采访中,袁定阳这样对记者说道.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袁定阳是农学研究方 ...

  • 破纪录!1603.9公斤!袁爷爷可以放心了!

    今天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 在湖南省衡南县开展 2021年南方稻区 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测产验收 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36.1公斤 加上此前测得的 早稻平均亩产667.81公斤 由" ...

  • 袁隆平院士逝世了,杂交水稻的研究怎么办啊?

    为袁隆平院士的去世默哀,愿袁老一路走好!袁老,在你生前曾经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您的这两个梦,都是希望杂交水稻越来越好,让杂交水稻长得 ...

  • 1586.86公斤!袁隆平团队杂交水稻双季亩产攻关再获成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俊)今年,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项目在南方多省份实施,26日,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 ...

  • 禾下乘凉不是梦 巨型水稻悼袁老

    中新网杭州9月15日电(钱晨菲 潘奕含)15日,记者从浙江省建德市官方获悉,该市三都镇新和村试种的"巨型稻"喜获成功,结出了饱满的稻穗,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较普通稻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