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宸永固,匠心长存:故宫纪录片又“上新”了

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的“90大寿”,这一年拍摄的故宫主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而刚刚过去的2020年,则更加特别:北京故宫建成于明永乐一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到如今,已经整整600年了。

所以,在2020年,故宫博物院与央视纪录片频道(也就是CCTV-9)携手带来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

(目前第一集已经可以在央视频或B站观看,观感极佳。)

与故宫博物院90周年的主题相吻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落脚点是故宫中的珍宝,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每日需要精心保养维护的馆藏。它的视角是从微观到宏观的,从小的馆藏来反应宏大的历史。而《我在故宫六百年》则走了一条殊途同归的路。

《我在故宫六百年》本身是故宫本身600周年的纪念纪录片,因此它的落脚点选择了故宫本身——正如解说词中所言,“故宫本身就是一件展品”。所以本片开篇就以宏大、厚重的历史遗迹起兴,由大到小,层层递进、深入,最终细化到到这场雄伟工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片匠心。

如果说《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我”,指的是横向的空间中,所有的文物工作者;那么《我在故宫六百年》里的“我”,指的就是纵向的时间里,一代又一代的匠作人、营造人。世界在“我”来之前就已经存在,世界在“我”走之后也不会消失,但“我”就在世界本来的样貌里真实的存在着。

最终,它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一切历史,都是人的历史。

(片中对明中都凤阳故宫的建模还原非常壮观,但世上没有王朝能够不朽,不朽的只有历史。)

《我在故宫六百年》第一集的名字叫“丹宸永固”。

丹,就是故宫城墙的朱红色;宸,意思是深邃的房屋,通常用来指代帝王的居所。丹宸永固,自然就是指巍峨不倒的故宫了。

丹宸永固,同时也是2020年故宫六百年纪念展的名字:这场大展,是《我在故宫六百年》第一集的线索。

在这一集中,以“丹宸永固”大展的展品年代为序,讲述了故宫博物院上上下下为了大展而做出的努力。

从1406年,北京故宫修建前的“前故宫时代”开始,一直到2020年9月10日开展当天,一件件展品的筹备过程被一一呈现;同时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还有展品背后的工艺、故事、历史,和那些人们

(他们是建国后的第一批故宫人,大多已不在人世,有的人也没留下名字,但故宫的一砖一瓦都会记住他们)

片中最令人动容的就是1956年,对故宫西北角楼的修缮工程。

本片并没有长篇累牍的介绍修复工作的技术细节,而是直接寻访到了还在世的修缮工作者,请他们直接为观众讲述自己的经历。

照片中的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而本片中的他们,却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长者。我们看不到时间,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时间的痕迹。

他们或许腿脚都不够利索,走路都还需要人搀扶;但数十年未变的,是他们的专业与热爱,还有提到故宫时,嘴边、眼中、心里藏不住也抹不去的骄傲。

这种骄傲,已经被《我在故宫六百年》的宣传片,《你在,我在》中的这首小诗讲得透彻:

补一片瓦,以此来对待我们的身体

如同大火曾让它坍塌

但重生之后,依然可以张开臂膀,迎接风雨

扫一片灰,以此来对待我们的心

如同房间总会有落灰的角落

但我们仍然不停清扫,吐故纳新

修一间屋,以此来对待我们的家

如同它不时会出现腐坏和破裂

只要时时加固用心呵护,就依然是我们最心安的所在

更换一副神兽的犄角

灵性的生命开始新的轮回

组装一部新做的榫卯

让彼此成为最稳定的依靠

替换一块破碎的青砖

脚下的路也许会更加牢靠

镜头靠近,然后越过他们的身影:在他们的背后,是历600年风雨而长存至今的故宫,和故宫博物院里一位位忙碌的新故宫人们。

哪有什么丹宸永固,不过是前赴后继,薪火相传。

(五年前,《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被“封”为“御前自行车行走”的纪东歌小姐姐,这次也有出镜。五年过去,她已经成为了副研究馆员,整个文保科技部也拥有了设备先进齐全的文物医院。)

不过,本片也有诙谐的一面。

本片讲到了故宫内最后一座建筑——准确的来讲是最后半座,因为它并未完工——灵沼轩的修复故事。

灵沼轩是故宫中罕见的西洋风格建筑,若它完工,我们将会在故宫中看到中国的第一座水族馆。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故宫博物院的研究人员正在清洁准备展出的灵沼轩瓷砖,他们从瓷砖上的商标查到,这是一家初创于1740年的德国瓷砖公司,而它至今仍在营业!

这里的解说语气非常诙谐有趣,不由得令人想起一个著名的鸡汤故事:德国在青岛修的下水道,一百多年后坏了,也不知该如何替换零件;工作人员死马当活马医,致电给当年的德国承建公司,却被告知,德国人在修建时早已考虑到这一情况,附近一定有油纸包好的替换零件,一打开果然有光洁如新的零件。

这个故事目前已被证实是假的,当时或许是用来夸赞德国工艺的细致和严谨,而当今却多了几分调侃意味。

但随后解说话锋一转:灵沼轩当年并未完工,而清帝国却已灰飞烟灭。

如今我们已是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高质量瓷砖之类的东西早已不依赖进口;华丽的灵沼轩与腐朽的清帝国,更是构成了令人深思的对比。

在一块小小的瓷砖和一段小小的幽默中,巧妙的加入了今昔大变之下的厚重感,时代洪流跃然眼前。这种举重若轻的讲述,是最高级幽默手法,更是历史的馈赠。

(昔日的皇室用品,现如今走入寻常百姓家,不由得令人想坐在“皇家同款”装修的家里,对当年的人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近年来,以故宫文创为代表,有关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纪录片、综艺节目越来越多,而且普遍质量很好。在这之前,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领域的巅峰之作还是长江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长江(2010)》);而现在,越来越多有关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文艺作品能够到达长江三部曲的高度了。

比如《上新了故宫》,实力带货;《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美食片更是旅游片;《国色天香》和《经典咏流传》让大家重新认识戏曲与诗文;《国家宝藏》更是了不得,让许多闲时基本去逛街、打牌、上网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话剧院,让高雅文化从小众慢慢走向大众。

这些不仅仅是一个个节目本身孤立的成功,也盘活了产业,给了从业者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相当令人乐观的现象。

文化领域的强国,譬如日本,宣传落语、将棋、和歌等传统文化靠的是ACGN;又如美国,宣传美国精神靠的是好莱坞和美国队长。就算是相对不那么有深度的韩国,也靠韩剧和K-POP在世界范围赚取商业利润。

而现在,我们的文化从业者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不必再抱残守缺或是唱高调,而是逐渐的敞开怀抱拥抱时代、拥抱世界。

我们的“俗”文化——网络小说已经走了出去;而我们的雅文化——我们的历史和文明,这一珍贵的文化宝藏,当然要靠孔子学院,但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大众喜闻乐见。

大众乐于接受,就有市场;有了市场,从业者就有饭吃;从业者有饭吃,就能聚拢人才,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文化自信得有文化实力背书,而文化实力就来自于这个互相影响、增强的良性循环。虽然现阶段还在探索之中,但曙光已经初现。

人类学早已指出,构成现代民族的,是共同的文化。而我们的文化大厦虽然已经如此恢弘,但仍然需要时时维护、推陈出新,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就像故宫和它的大工匠们。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0)

相关推荐

  • 故宫博物院(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

  • 旧器如新才是宝:一起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

    台北故宫博物院老院长秦孝仪曾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然一道浅浅的海峡隔开了两座故宫博物院.孰胜孰优?应该说是"一宫国宝分飞两岸",两院各有千秋,但都不完 ...

  • 故宫博物院(2)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

  • 故宫又将出纪录片,这次讲文物南迁

    不久前,故宫博物院"故宫文物南迁史料整理与史迹保护研究"学术课题被列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而作为该重大项目的组成部分,一部名为<故宫文物南迁>的大型纪录片也拉开了策 ...

  • 丹宸永固、薪火相传丨专访《我在故宫六百年》导演梁君健、张越佳

    2016年,故宫主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网,收获了观众的如潮好评,时隔五年后,为纪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宫六百年>隆重登场 ...

  • 故宫博物院 “丹宸永固”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六)

    武英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门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须弥座围以汉白玉石栏,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门.后殿敬思殿与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后殿间以穿廊相连.东西配殿分别 ...

  • 故宫博物院 “丹宸永固”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五)

    宁寿宫位于皇极殿后,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为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宁 ...

  • 故宫博物院 “丹宸永固”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一)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式开幕. 2020年适逢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故宫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题.18个历史节点介绍紫禁城的规 ...

  • 喧嚣的故宫丹宸永固展之后,我们该去哪儿看展?

    熙熙攘攘的故宫丹宸永固展,在拥挤的排队人潮中落下帷幕.那些我们还未来得及凝视的文物,那些还未曾来得及聆听的故事,在喧嚣退去之后,重归于紫禁城的高墙之内,再见不知何年! 不过,因种种原因未能亲临现场的童 ...

  • 古建“添加剂”,丹宸永固的小秘密

    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古建筑九千余间.这些古建筑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历时已超过600年.紫禁城古建筑之所以稳固长久,除了建筑本身良好的构造 ...

  • 丹宸永固与千古风流人物

    半月前陪家里两位老大,去了趟皇家故宫串门.本想十一长假期间去的,可皇家忙碌,假期全满了,无暇见我辈升斗小民.自1988年之后,馆主就再也没有进宫"麻烦"了,大概是馆主的虔诚感天动地 ...

  • “丹宸永固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式开幕. 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其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 ...

  • 时隔5年,「故宫纪录片」上新!这次讲的是……

    2016年年初,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将镜头对准故宫的文物修复师,听他们讲述"我"修复文物.与文物对话的故事. 滑动回顾更多海报 时隔5年,2020年跨年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