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与《穆桂英挂帅》,年过花甲的他为何还创作新戏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等艺术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于1959年根据同名豫剧移植而来;同年5月25日,该剧在北京人民剧场首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西夏进犯中原,宋王决定通过校场比武挑选元帅领兵抵抗,杨家小将杨文广在校场刀劈王伦夺得帅印归来。其母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再为其效力,最终在佘太君的感召下愉快地答应领兵出征。

该剧歌颂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以及杨家将“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怀。梅兰芳在庆祝国庆十周年之际进行演出,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更体现出梅兰芳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艺术观

创作起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就一直想创作一个新戏。1950年秋天,梅兰芳在天津演出时,曾托时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阿英帮助物色题材,阿英当时推荐了唐人小说中的《柳毅传》,梅兰芳也挺喜欢。可是那些年由于忙于赴各地巡回演出,加上众多的社会活动和出访任务,梅兰芳实在抽不出时间编排新戏,所以事情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1953年,梅兰芳在上海第一次看到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的马金凤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时,便十分感兴趣。因为早在四十年前,他就演过有关穆桂英青年时代恋爱故事的戏《穆柯寨》、《枪挑穆天王》等,所以对穆桂英这个角色是深有感情的。于是他邀请马金凤一同交流,表示对老年穆桂英这个人物,还是第一次在豫剧中发现,穆桂英老当益壮的精神令梅兰芳深深感动。

1955年4月,文化部在北京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梅兰芳表示自己老了,扮上戏已经不漂亮,唱卖份的戏不合适了。所以,他想创作些类似《穆桂英挂帅》那样描写古代中年妇女的新戏。

1959年年初,梅兰芳考虑排演一个新戏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当时有两个剧目可供选择。一个是原来考虑过的《柳毅传书》,另一个就是《穆桂英挂帅》,并已由陆静岩、袁韵宜两位女编剧改写成京剧本穆桂英挂帅。这两个剧本同时放到了梅兰芳的书桌上,他一一细读,并反复推敲,终于选定了后者《穆桂英挂帅》。

改编过程

梅兰芳对于豫剧《穆桂英挂帅》的改编、排演,并非简单地把豫剧移植和搬演过来,而是一次新的创作。首先是剧本的文学创作,豫剧的剧本原来只有五场戏,分别是《乡居》《进京》《比武》《接印》和《发兵》。京剧本虽然内容与豫剧本基本相同,但有所丰富,加了三场戏。在《乡居》的前面加了一场《报警》,用以明场交代寇准进宫报告边关危急。在《接印》一场后面增加《述旧》一场,写杨宗保到校场之前,给他的女儿们讲述当年穆桂英如何英勇杀敌和令出如山,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刻画穆桂英的形象,也为后面教育杨文广的情节作一铺垫。另外还加了一场过场戏,写众将意气风发地赶往大营。

就这样,京剧本从原来豫剧本的五场戏,丰富扩展为八场戏,原有的场次也作了必要的增删。如《进京》一场,增加了一段戏,写杨金花、杨文广到达汴京后重访昔日杨家故宅天波府,目睹如今已成了奸臣王强的府第,心中十分感愤,这样的细节增加也有助于深化主题和刻画人物的心理。

为了适合梅兰芳的声腔特点,京剧本里的唱词多采用“人辰”的辙口,所以除了保留豫剧本中“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这两句点题性的唱词之外,其他所有唱词均重新编写。因此,京剧本的改编,完全是一次重新创作。

梅兰芳扮演穆桂英,将青衣和刀马旦的表演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塑造了穆桂英这位人过中年、率军杀敌的巾帼英雄形象,赞扬了杨家数代男女老少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不屈不挠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操。梅兰芳调动几十年来积累的丰硕的艺术经验,以其炉火纯青的表演塑造了他艺术人生中最后一个舞台形象,把梅派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当时,梅兰芳已年过花甲,对穆桂英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感同身受,因此在戏中把穆桂英性格掌握得很准确,突出表现穆桂英捐弃私愤,重整戎装,慷慨誓师,兵发边关,久居林下重展雄姿的巾帼英雄神韵。在“乡居”、“捧印”和“发兵”各场中,无论是身穿印花红装绣帔,还是扎靠披蟒插翎子,均端庄娴静,豪迈威武,沉稳凝重,一派英姿,满台生辉。特别是“捧印”一场,梅兰芳以穿帔、梳大头的青衣旦为基础,借鉴吸收了《铁笼山》、《英雄义》等戏里大武生的身段动作,在“九锤半”的锣鼓点中,炯炯有神的双目注视着帅印,陡然唤起当年的一腔豪情,尽管没有扎大靠、插雉翎,仍不失当年大破天门阵的英雄本色,尽显其大将风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