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口碑

巨头也有难养儿,口碑即是。

文丨何寒秀

编辑丨斯问

7月18日,阿里口碑在上海举办“新餐饮·新赛道”的发布会,300人的会场一座难求。门口挤满了一众大小餐饮商家和pos机供应商。

现场网络一直连不上,媒体朋友慌的一批,商家倒无暇顾及,拿着手机对着PPT咔咔咔一顿猛拍。

口碑CEO范驰有段时间没到上海了,因为忙着做智慧餐厅。针对餐饮业为首的本地生活服务痛点,口碑在预点餐、智能POS系统、数字驱动等各个方面全新升级,赋能商家,未来更要完成帮助100万家商户实现智能餐厅改造的总目标。

横向比较,去年12月美团点评CEO王兴以内部信的方式,宣布设立新到店事业群和大零售事业群,原到店餐饮、餐饮生态、到店综合及智能支付业务,重组为新到店事业群。在到店服务上,巨头们的玩在开始差异化,美团的优势在数量,阿里则强调技术赋能。

阿里CEO张勇早前谈到阿里新零售目标时,表示要让30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走向“数字化”。数据显示,全国餐饮消费在社消总额中占到12-15%。这意味着,口碑所在新餐饮赛道是其中重要的一块。连同娱乐休闲、丽人等其他本地生活服务业态,口碑会成为推动线下市场数字化的重要力量,也将成为阿里新零售在线下落地的主力军。

口碑网时代

口碑是最早的本地生活玩家。

成立于2004年的口碑网,创业之初启动资金8万。整合了易赁网的资源,主打房产信息。如果坚持下来今天可能没有搜房网什么事儿了。

两年后,阿里注资口碑网后,希望口碑网能成为网民网上工作、消费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地生活的定位虽然清晰,但在餐饮和分类信息定位上摇摆不定。不过,也许口碑当时发展受阻的原因并非只是定位不清晰。

万事不备,只有东风。web2.0没有可参照样本,支付宝刚刚独立不久,无线时代还没有来临,各种基础设施都不完备。这个被过继的儿子相比其他业务也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集团逐渐被边缘化。

假设当时口碑一举成功,可能也就没有58、美团、大众点评什么事儿了。彼时,饿了么的创始人张旭豪还在同济大学过着无忧无虑的大学时光。学霸王兴则发奋致力于发展校园社交网站。

预见了商机,但时机不对,加上切口太大,无从下手,提早入场并没有让口碑策马奔腾。

团战口碑

2007年,大众点评网初出茅庐,web 2.0概念在中国有了范本。Google甩一甩手就给了大众点评400万美金。

原本无从下口的本地生活蛋糕,忽然有了餐饮市场这样一个突破口。口碑自然不甘落后,阿里也开始重视,在2008年7月到2010年期间,相继给口碑过继了雅虎中国的流量和淘宝网的流量。

可依然没有变成人们期待的样子。

相比上海的大众点评、北京的美团、糯米,口碑的大本营在杭州,其实是个劣势,杭州市场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不如上海和北京,数据显示,2013年年初,上海的餐饮类商户大众点评收录了65000多家,杭州只有16800左右,就连西南地区的成都都有23000+的收录量。

口碑在2011年迎来大调整,业务拆的拆,挪的挪,小二们各奔东西。那些用食物给自己起的花名随着吉祥物阿铛一起消失在变幻莫测的业务调整中。

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这点,因为这一年的百团大战让人记忆犹新。在2010年时,团购网站达到惊人的1500家,美团便是其中之一。

互联网讲究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最终会形成 721 的市场格局。2010年才成立的美团最终后来居上,成为了那个“1”。

说口碑参与团战有点牵强,因为事实上口碑还没就坐就已经自动离席了。

阿里口碑

巨头也有难养的“儿子”,成了口碑很长时间撤不掉的标签。

转机在2015年,阿里联合旗下蚂蚁金服宣布,双方各自注资30亿元,共计60亿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

2017年初,口碑完成了一轮11亿美元的融资。融资领投方包括银湖资本、鼎晖投资、云锋基金、春华资本。

此时口碑才找对了入口,同年,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发布的O2O行业报告显示,全国有250万个商家入驻口碑,日均交易笔数突破2000万笔,超过美团点评。口碑的主要入口是位于支付宝的第二个频道“口碑”。

这一阶段,称口碑为“支付宝口碑”也不过分。

正因如此,今年4月阿里、蚂蚁金服联合完成饿了么的全资收购消息一经爆出,除了关注饿了么未来的发展同时,饿了么取代口碑在支付宝入口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不过,这一次显然爸爸决定给口碑更多的耐心和关爱。2015年重启后的口碑,以餐饮为切入点,在阿里生态布局上担纲生活服务O2O的角色,将亲儿子淘点点并入口碑;为了给口碑引流,阿里开放了支付宝底端入口,同时介入淘宝、天猫等阿里大流量APP资源;与此同时,口碑开展线下“双十二”五折活动,通过补贴商家、消费者引流;2018年,阿里巴巴将口碑纳入新零售布局的一部分,口碑在集团内部的地位也有了大转变。

相对应,阿里2014年5月参与了美团的C轮融资,其后就没有继续加码。而腾讯在领投了E轮和F轮之后,更加坚定了支持美团的立场。阿里大力发展口碑,自有抗衡新美大的意思。

平台口碑

百团大战的时候,美团内部就明确花钱买流水没有价值。当时大量团购公司补贴餐饮、电影票,换来了流水和交易额。可一旦不补贴,流水就没了。美团瞄准的核心是供给端,只有占领了好的供给,才能真正解决竞争的问题。

这种基调让美团成为百团大战中的胜出者,直到今天这种策略依然适用。

不过,和滴滴一样,从新美大在合并之后也被指责吃相难看,提高商家的抽佣来回笼资金。市场上一家独大,这样的走向是历史必然。

对美团来说,看似光鲜的“TMD”标签背后,却是和商家们越来越积聚的矛盾。从2016年起,美团频频爆出由于大幅提高佣金比例导致大波商家出逃的新闻,最大的原因,正是美团对商家提高佣金比例,抽取8%~25%不等比例的佣金。

骤然提高的抽佣比例,让美团的商家关系陷入一触即溃的危险境地,也更直接暴露出了血腥扩张模式背后的深刻隐患。

当平台利益与商家趋于一致,两者结合密度就高,如果双方利益此消彼长,即使商家一时之间不能脱离这个平台,他也会在合适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抛弃你。从口碑每次大会的火爆场面,也不难看出端倪。

早在去年11月,口碑智慧餐厅这个还处于雏形状态的方案就已经开始试水,尤其开发的APP集点餐、支付、评论、开发票所有功能于一体,消费者通过口碑找到想去的门店,用手机即可完成预定点单,到店就能直接享受服务,并能对菜品做智能推荐,大大减少了用户决策的时间成本。

口碑CEO范驰说,智慧餐厅最初的概念,是以增加商家营业收入、翻台率和人效为主要出发点,经过一年多的系列验证,口碑智慧餐厅的方案不断改良,目前改方案开始正式面向所有餐饮商家开放,今后会为全国范围的100万餐饮商家提供升级转型的解决方案让每间餐饮店都可以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

全国餐饮消费在社消总额中占到12-15%,口碑打造的这条“新餐饮赛道”可谓嗅到了庞大的商机,连同娱乐休闲、丽人等其他本地生活服务业态,加上新零售的加持,多方联合商家资源,口碑的核心资源与美团相比似乎并不差,算上盒马、饿了么等助力,资源甚至略胜一筹。

从口碑每一次的发展中也不难看到,口碑看到的商机似乎都是准确的,之所以没有大的突破,在于业务调整过于频繁。只要给它点时间,后来居上也未可知。

大家都在看这些

探访“假发之都”许昌:把头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小米8年往事终上市,雷军如何一步步成为“飞猪”

饿了么30亿放大招:美团,再见!

马云又被联合国委以重任!年薪1美金,打了N份工

电商在线长期招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