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门三代与鄂州的不解之缘
陶渊明,名陶潜。出生于东晋哀帝元嘉四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享年63岁。陶渊明现存诗文一百三十余篇,其作品平淡、醇美、情景交融,体现了强烈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成就的杰出诗人,他的出现,打破了魏晋时空淡玄言的诗风,给诗坛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气息。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具有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独树一帜,一直影响着后世诗歌的发展。
对于陶渊明来说,他的一生有两个地方对他有着深厚的影响。一是浔阳柴桑(现九江西南),一是当时的武昌郡(即今鄂州)。他在柴桑的生活和创作,已被历代文学史家所深研。而武昌对他的生活和创作的影响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在陶渊明的一生中,有两件非常重大的事件,都是与鄂州有着紧密的联系。
陶渊明的身世,历来为文学史家争论不休。究竟出生在何时?出生在何地?由于史料的原因已不得而知。但是,从已知材料看,陶渊明很可能是在鄂州这里出生并度过他的少年时期。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官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追赠大司马。陶侃出身寒门,以军功官至极品。陶侃的一生也与鄂州联系密切。永嘉五年(公元311年)陶侃为武昌太守(今鄂州),在职三年,兴利除弊,深受民爱。后奸臣王敦妒其功,贬他到广州当刺史。直到咸和五年,始还镇武昌。重回武昌后,陶侃励精图治,直至逝世。陶侃有十七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名叫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这就是陶渊明的祖父。到了陶渊明的父亲,他的家道已中落。据传,陶渊明父亲名叫陶逸,做过地方小官吏。陶渊明的少年时代是非常不幸的。由于陶侃的后代很不和睦,互相争杀,以致陶氏家道日益衰落。到了陶渊明出世后,陶家已沦为贫寒之家。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丧庶母。此后一直与生母孟氏以及同父异母的胞妹程十妹相依为命。陶渊明15岁以前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对他的一生有很大影响。而这段历史,陶渊明在自己的作品中几乎缄口不谈,这很可能是由于他家族中出现一次大的纷争而引起他的家庭发生大裂变,使他不堪回首往事,抑或是在他少年时受到一次极大的伤害,而使他有难言之隐。总之,从他的身世看,他很有可能出生在鄂州或在鄂州生长。不然的话,他的少年时代到哪里去了呢?
陶渊明另外有一件事,也与鄂州有紧密的联系,这次事件导致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退官归隐。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四十一岁,时任彭泽令。是年11月,陶渊明同父异母的胞妹程十妹丧于武昌,陶渊明曾奔丧武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文中写道:“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武昌归后,即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归去来兮》,告别了官场生活,从此隐居不出。三年后,陶渊明又写下了一篇摧心断肠的《祭程十妹文》怀念兄妹之情。陶渊明的妹妹为何嫁于武昌,这一定与陶氏家族久居鄂州有关,同时也说明陶渊明的少年时代与鄂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时至今日,历史的封尘已淹没了陶氏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无从知晓他们的踪迹。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行(一作士衡)。本为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 [1] )人,后徙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东晋时期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侃平定陈敏、杜弢、张昌起义,又作为联军主帅平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在后将军郭默擅自杀害刘胤后,即率兵征讨,不费一兵一卒就擒获郭默父子,因而名震敌国。
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陶茂、陶岱之说,实为陶茂。《晋书》本传载:“祖茂,武昌太守。” 《命子》诗曰:“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李公焕注:“陶茂麟谱以岱为祖。按,此诗云‘惠和千里’,当从《晋史》以茂为祖。” 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江西宜丰《秀溪陶氏家谱》中载:“茂,侃三子,公居寻阳之柴桑,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配在城朱氏。继娶刘氏,子一延,为负波将军。” 宜丰《新溪九修陶氏家谱》中载:“茂,侃公八子,武昌太守,子二,长曰敏,次曰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