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孔孟之乡寻圣迹
说起济宁,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说起曲阜孔庙、水泊梁山知道的人就多了,而这两个地方都在山东省济宁市境内。山东省济宁市的曲阜市(县级市)是孔子的故乡,2013年5月12日,我借到山东开会的机会游历了著名的“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1994年“三孔”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12月,以最高的太牢之礼亲自到曲阜祭祀孔子以来,无论太平盛世还是烽火连天,历代亲王都要亲自致祭,或派官员致祭。孔庙由此逐渐形成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曲阜也由此获得了“圣城”的盛誉。如今这里常年游客络绎不绝,学生家长还会烧上一柱高香,求孔圣人保佑学子金榜题名。
孔庙占地约200亩,南北长达1公里多。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黄瓦红垣,雕梁画栋,碑碣如林,古木参天。孔庙的规模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建筑仿皇宫之制,共分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庑、两堂、17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孔庙中有历代帝王所立的石碑,在文革中几乎都被破坏。只有朱元璋所立的碑没有被毁,红卫兵认为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的皇帝是属于无产阶级的,并没有在意碑文的内容。
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是中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前檐的10根为深浮雕,每柱两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四绕云焰,柱脚缀以山石,衬以波涛。10根龙柱两两相对,各具变化。无一雷同,造型优美生动,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龙姿栩栩如生。这是曲阜独有的石刻艺术瑰宝,据说清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祀孔子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做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周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孔子墓西的3间西屋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3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3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3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子生逢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期,抱负不能实现,生前十分潦倒。死后却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睐和利用,不断地加封膜拜,福荫子孙后代并建造如此气势不凡的庙宇。吾不禁感慨孔夫子对后世的无私奉献,其伟大不在于生前的荣华富贵,而在于身后的万世师表。
孟庙及孟府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门外,庙、府毗邻。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战国时思想家孟子之所。孟庙孟府与孔庙孔府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规格上都要小得多,但仍然有其特色。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继往开来”则源于此,这也表明孟子在儒学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孟庙孟府中有两个人不得不提,一是孟母,一是子思。孟母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孔孟两人相隔百年,子思就是其中的传承者。子思为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