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过度治疗,到底有多可怕?

下面的例子发生在东北某三甲医院。这年头,三甲医院和重点大学一样遍地都是,不代表一定靠谱!扯远了,想表达的是:病人真的需要一些基础的知识,不要被那些随便拍拍脑门就给你下个决定的医生唬住了,这样能让自己的身体少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害。

这个病人是大概 2015 年 3 月底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的,当时做了两个B超。根据两个B超的报告,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甲状腺右叶有一个大概 1.2 厘米的结节,结节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大于1,并且有微钙化;她的左叶有一个 0.6 厘米的结节,同样形状不规则,而且有微小钙化。从B超分析,她的结节恶性概率比较大,所以她做了穿刺,然后穿刺结果显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其中有一份B超报出右侧三区淋巴结疑似钙化,而另外一份B超则没有报出这个问题。这个淋巴是否恶性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手术方案,因为侧颈部一旦有恶性的证据就要行大清扫,而没有证据则不会行大清扫。事实上,美国甲状腺协会的指南专门就这个问题做出过说明:只有被穿刺验证的情况下的才会行大清扫。

对于这个病人的情况,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手术前穿刺确认或者手术中病理确认这个三区的淋巴结是坏的才能行大清扫。可是很多时候,国人普遍反感穿刺且国内大多医院不做手术中淋巴的病理,这个病人的主刀最后直接在没有细胞学证据的情况下,行了侧颈的大清扫,拿出了8 cm*4 cm*2.5 cm的组织。从最后的病理报告中不难看出,这个三区的淋巴是好的,大清扫纯属过度治疗。病人在手术后一两年内感到的头皮发麻,也是拜这个多余大清扫所赐。当然,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做完侧颈大清扫后一般不会有头皮发麻,手臂抬不起,大小眼等不适症状。

然并卵,过度治疗并没有在这里就结束了。她的情况只有单纯的2个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按照现行的指南,不接受碘治疗或者接受30 豪居的131是足够了。她的停药TG在没有抗体的情况也很低,她的核医生居然一口气给了她 100 豪居的剂量(当然在国内这个剂量还是很常见的)。喝完大剂量碘扫图如下:

如果核医学的医生稍微有一定的常识:这个病人的病理报告并不严重,停药TG也很低,碘扫只有很淡的残甲吸碘。正常情况下这个病人的第一次碘131毕业的概率极高,应该远远大于 95%。她的病情,只需要观察131后的TG即可,甚至连停药小剂量复查都不需要。可是核医生居然在第一次131出院前就写下结论:四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碘131的治疗。

尽管病人第一次131后到现在的吃药TG一直是 0.04,但是在医院的要求之下,还是做了第二次131。第二次喝碘后碘扫图见下:没有任何的吸收。事实上,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第二次131白喝了,这同位素进入了身体走了一圈,辐射了一圈,然后代谢出来了。

第二次核素治疗有两个严重问题:第一这个病人没有任何需要第二次131的指针。第二两次131之间只间隔了四个月。就第一点来说,当这个病人吃药的TG是 0.04 没有抗体的时候,连停药的必要都没有;就第二点来说,我在国外这么久,还没听说任何一个病人两次131只隔了四个月。事实上,指南对于肺转吸碘的病人也才建议 6-12 个月(见下)做一次131。对于如此低危的病人,居然间隔四个月就做了第二次无用的131。

我知道甚至在很多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都有131至少喝两次的说法。还有的说,转移10个淋巴至少喝两次131,转移20个淋巴要喝3-4次就能好。更有的说,这东西多喝喝没事的。我觉得这还挺可笑的,一般来说在一次131之后4-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需要下一次131治疗。另外目前国际上的趋势是:对于无远处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癌来说,喝一次以上的131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不是说喝一次都能毕业,是喝一次毕业不了喝第二次几乎没有用;另外如果第一次喝大剂量碘131的碘扫图只有很淡的残甲吸碘,不管球蛋白数据是多少,可能以后的131都不会有作用。

碘131是有很多副作用的,它的副作用远远大过手术,它会影响造血系统,这也是为什么两次碘131之间需要一定的间隔。我并不是说一定不用131,而是当131治疗给你带来的好处大过给你带来的危害的时候才会考虑使用。

如果你经历了超出需要范畴的手术,远远超过需要剂量的131,你是不是会像图上的宝宝一样悔死了呢!!!事实上,我在这里讲述这个故事,是因为非常多的人都经历过和这位大姐一样的遭遇。我希望本文对那些还没有做131的人有所帮助。这不是一个特别倒霉的例子,而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更诡异的例子我们以后再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