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当汤—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脑梗死、盆腔肿块
肝实质弥漫性损伤
患者,男,39岁。经B超检查确诊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几经治疗,ALT和AST仍在200 U/L以上,黄疸指数常在120U以上。腹胀,不欲饮食,大便干结,胁痛固定不移,夜间疼痛加重,烦闷郁热,面目身黄且鲜明,神疲乏力,舌红边紫,舌苔黄腻,脉细沉数。辨为瘀热发黄证,方以抵当汤加味。
处方: 桃仁12g,大黄9g,水蛭10g,虻虫10g,茵陈30g,栀子15g,黄芪15g,白芍15g,柴胡15g,炙甘草10g,每日1 剂,水煎分服3次。服药6剂后,腹胀有好转,面目身黄均减轻。又服药15剂后,复查转氨酶及黄疸指数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嘱原方每周继服5 剂。连续治疗月余,至今已2年,其病未再复发。
按: 肝实质弥漫性损伤是引起身体发黄(黄疸)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辨治黄疸当别阴阳属性,治疗阳黄的基本方法有清热燥湿、解毒退黄等,方药如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栀子大黄汤等; 辨治阴黄基本方法有温里散寒、燥湿退黄,方药如理中丸、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若瘀血阻滞经脉,导致血气不利,郁而化热,瘀热相搏而熏蒸发为黄疸者,治当活血化瘀。
本例患者病机是瘀热内生,热扰胃气,浊热壅滞,则不欲饮食; 热困脾气,浊热内结,则腹胀、大便干结; 瘀血内结,经脉阻塞不通,则胁痛固定不移,夜间疼痛加重; 瘀热相搏,肆虐于内,充斥于外,则面目身黄且鲜明; 神疲乏力为瘀热伤气; 舌红边紫,舌苔黄腻,脉细沉数均为瘀热所致,治予抵当汤泻热祛瘀。方中大黄、栀子,以清泻郁热; 水蛭、虻虫、桃仁活血破血祛瘀; 茵陈利湿泻热; 柴胡疏肝泄热,白芍敛肝柔肝,兼防泻肝伤肝; 黄芪、甘草益气补虚,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脑梗死
患者,男,66岁,1999年10月29日初诊。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1994年6月中风,1995年3月突发1次癫痫,1996年4月又发1次。当时CT检查:左侧多发性脑梗死,右侧出血。症见行路站立不稳,难以自主,右手活动欠灵,有时足肿,大便干结,近来血压波动,舌质暗,舌苔黄薄腻,脉细滑。病为类中风,辨证属风痰瘀阻,气血失调,肝肾亏虚,方以抵当汤加减。
处方: 熟大黄5g,生大黄(后下)5g,桃仁10g, 水蛭3g,地龙10g,鬼箭羽12g,胆南星10g, 炙僵蚕10g,豨莶草15g,石斛12g,生地黄15g,牛膝10g,桑寄生15g,续断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
二诊: 服药14 剂后,大便通畅,但小便有时失控。守前方加煨益智10g,路路通10g,继服。
三诊: 又服1月后,诉大便3~4日1行,且小便不畅,右手时有抖动,原方生大黄加至10g,并加炒枳实10g,续服。
四诊: 药治3个后,大便尚调,隔日1次,但苔黄厚腻,质黯红,脉细滑。
处方: 生大黄(后下)10g,桃仁10g,炙水蛭5g,地龙10g,炙僵蚕10g,胆南星10g,鬼箭羽12g,石斛12g,豨莶草12g,牛膝12g, 赤芍12g,红花6g,泽兰15g,泽泻15g。
五诊: 加减进退近1年,病情平稳,2001年2月再诊时,CT复查: 梗死灶明显缩小。右下肢乏力,但不麻,头不昏,大便又秘,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小弦滑。仍属风痰瘀阻,肠腑热结,肝肾亏虚,且属实多虚少。
处方: 生大黄(后下)5g,芒硝(冲服)6g,桃仁10g,水蛭5g,地龙10g,豨莶草15g,红花10g,石斛12g,牛膝12g,炙僵蚕10g,陈胆南星10g,天麻10g。
六诊: 服药14剂后,大便通畅,一般情况良好,因血脂偏高,上方加生山楂15g,泽泻15g,决明子15g,后并进一步用白薇15g,泽兰15g,炮穿山甲10g,活血通络,清热凉血,加减服用半年余后,肢体活动明显改善,诸症近平,乃间断服药,调理善后。
按: 综观本例诊疗经过,患者“热、瘀、痰、风、虚”明显,尤其肠腑瘀热较为突出,故用药从生大黄、熟大黄到生大黄,用量从5g直到15g,才使热清瘀消,病情稳定。后期方中配芒硝,还寓桃核承气之意,助抵当以泄肠腑之瘀热,使上逆之气血得以顺降,取得上病下取的效果。
盆腔肿块
患者,女,40岁,1992年8月初诊。述38岁患子宫肌瘤,在妇幼保健医院施行子宫全切除术,左侧卵巢随同切除,保留右侧卵巢。近年来常感下腹部隐痛,1992年3月B超检查,证实盆腔右侧实性肿块,因患者不愿手术治疗,故前来中医门诊。诊见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肌肤干燥,口干不欲多饮,精神萎靡,下腹部时有隐隐胀痛,右小腹可扪及隆起包块,疼痛拒按,胃纳一般,二便正常,口唇紫暗,舌质暗边有紫点,脉细沉涩。辨证属瘀血客阻下焦,气血不足。治以破血逐瘀,佐以补气养血,方以抵当汤加味。
处方: 水蛭10g,虻虫10g,桃仁10g,大黄10g,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0g,川芎10g,黄芪10g,枳壳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
连续服药月余,自觉症情尚好,精神略振,面色转红润,小腹部隐痛已减轻,右少腹包块缩小,舌边紫点亦有减少,胃纳尚好,大便日解2次,脉细沉。原方继续服用2月,共服100剂左右,历时3个月,B超复查盆腔右侧实性肿块消失,腹部软,无胀痛,用养血补气八珍汤调理善后。
按: 本例病为有形之实性肿块,属中医“癥积”范畴。癥积之所成,有因湿热下注,困阻气机者; 有因寒湿凝滞而瘀血内阻者; 有因七情内伤,气滞血瘀而致者; 但皆与“瘀血”密切相关。“坚者削之”,灵活运用抵当汤加味,取其破血逐瘀,软坚散结之功效而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