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一个贤王,让慈禧愧疚一生,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

前面提到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黯然离场,这背后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就是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䜣,道光帝的第六子,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对大清的延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晚清政坛上一颗璀璨的金星。

在《走向共和》中,恭亲王奕䜣的戏份很少,其光芒也被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慈禧、光绪帝等所掩盖。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奕䜣,也就没有后来的慈禧老佛爷,甚至大清也延续不了那么多年。

那么奕䜣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鬼子六”,且为晚清最后一个贤王?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63期:推崇洋务,却反对维新,慈禧太后的保护神,恭亲王奕䜣的双面人生!

一、错位人生

道光皇帝临终前,迟迟拿不定主意,究竟立哪位皇子为储君,最终留下了一封充满争议的遗诏: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历来传位诏书,只会提及皇太子,也就是储君,未来的皇帝,很少会顺带上另外一个皇子的。对于亲王的册封,还是留给下一任皇帝要好得多,至少能帮下任皇帝树立权威。

显然,道光皇帝不是这么想的,也让我们从遗诏中看出来他的纠结,以及奕䜣能力之强。毕竟奕䜣一直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道光帝也是想通过遗诏来保全奕䜣。

可惜并没什么卵用,虽然奕䜣没有生命之忧,但权力还是没有的,于是咸丰朝他一直是个闲散王爷,倒也落得个清闲。

但这种清闲也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奕䜣的光荣时刻就到了,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道光帝选择的好皇帝咸丰,觉悟并不高,想着的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于是一溜烟跑到承德“狩猎”去了,京城就留给了恭亲王奕䜣!

虽说后来的奕䜣常年跟洋人打交道,但这时候的他并没有什么经验,面见洋人时也是“脸色苍白”,“紧张万分”。但不管怎么说,京城的局势在奕䜣的带领下,稳了下来。

他这里稳了,咸丰帝那里稳不住了,这位丢掉京城跑路的皇帝,再也没脸回京了,死也要死在外面,于是,真的就死了。

二、辛酉政变

很多人不理解,在辛酉政变时,恭亲王奕䜣为什么要协助慈禧和慈安夺位呢,自己都能干掉八大臣,难道干不掉这两个女子,自己当皇帝?

其实这种疑惑也很正常,当时的慈禧才二十四岁,慈安更小,孤儿寡母的,也没看出有啥政治手段。而奕䜣此时又在京城掌控实权,处理八大臣都易如反掌,顺带搞掉两个女人,一个孩子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也很简单,自古以来,只有王爷篡位当皇帝,还没有太后篡位的。当时大清的土壤也由不得他篡位,可以说自从道光帝驾崩的那一刻起,他就跟皇位无缘了。

即使是权力滔天的摄政王多尔衮,不也是迫于形势,让福临当了皇帝吗?

而且,干掉了辅政八大臣,恭亲王奕䜣就已经得罪了满朝权贵,甚至是宗室血亲。不管怎么说辛酉政变是违背先皇意志的谋逆,已经是大罪了,再谋反,奕䜣没有那个实力。

更重要的是,此时朝廷真正有兵权的,还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这些汉臣,他们还在跟太平军和捻军死磕呢。

虽说奕䜣跟他们关系不错,但是我们也清楚,在大是大非上面,曾国藩他们会支持谋逆的王爷呢,还是符合礼法垂帘听政的太后呢?

如果没有辛酉政变,权力都在八大臣那里,恭亲王奕䜣不过又回去当他的闲散王爷。但是支持慈禧和慈安夺位之后,就会形成“两宫垂帘,恭王议政”的结局,这符合奕䜣的预期。

三、甲申易枢

可以说晚清之所以能实现“同光中兴”,有一半得算作是恭亲王奕䜣的功劳。

辛酉政变之后,平心而论,清廷最高权力层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平衡。慈禧太后有能力管事,也重用人才,奕䜣在她下面也放得开手脚,慈安是个老好人,但也无形中约束着慈禧不能乱来。

朝廷内部关系还算和谐,朝廷外部的封疆大吏们也非常给力,干掉了太平天国,扫除了捻军叛乱,西边进军新疆,东边抵御日本,南边力战法国,北边防着俄国。

最重要的是,在奕䜣的总指挥下,大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正是这场运动,给大清带来了勃勃生机。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恭亲王奕䜣跟慈禧太后的矛盾也就逐渐展现了出来,并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虽说两人一开始过招有来有往,互有进退,比如同治四年,慈禧授权弹劾奕䜣,使其失去了“议政王”头衔。比如同治八年,奕䜣杀掉了慈禧太后最宠爱的太监安德海啊等等,但最终还是慈禧太后胜了。

恭亲王奕䜣退出晚清政坛的标志性事件,就是甲申易枢,这是慈禧太后发动的另一次政变,导火索则是北宁惨败。

北宁惨败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在1884年,这一年四月以恭亲王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悉数被罢官夺职。

在清史通鉴中有这么一段两者对话的描述:

慈禧:“爾為何事事和我作對?爾以為自己是誰?”

恭亲王:“微臣乃道光爺之六子”

慈禧:“本宮可削爾之爵位!”

恭亲王:“對,太后可削去臣之爵位,卻抹不掉臣作為皇子的宗室血脈!”

四、闲散王爷

在《走向共和》剧中,其时间线,就是恭亲王被罢免后,闲赋在家时的那段时间。这段剧情,也基本符合恭亲王奕䜣的历史形象,算是对历史的一种补充,在剧中他一共出场了三次。

恭亲王第一次出场是在戒台寺,后来李鸿章死也要死在贤良寺,估计也是受奕䜣的影响。

俩人一见面,就共同作了一首诗,前半句是李鸿章说的,后半句是奕䜣说的:

“对持真境应无取,愿得身闲便做僧。

世情已逐浮云散,到头难与运相争。”

虽说恭亲王此时赋闲在家,还躲在了清净的寺庙,但心时刻都没有离开朝廷:

“合资银行的事,被我那嫂子给驳回了?”

一句“嫂子”的称呼,可以看出奕䜣的洒脱,临走时,奕䜣提醒李鸿章,一定要注意大清东边的那个国家,也就是日本!

可以说,恭亲王退出政坛,虽然有醇亲王顶上,且“恭规醇随”,但魄力上跟奕䜣比就差远了。奕䜣当政时,宁可得罪同治帝和慈禧太后,也不肯重修圆明园,或者颐和园。但醇亲王上台就不一样了,跟翁同龢一起,把本该给北洋水师的经费,挪作了他用。

这就导致了1888年之后,北洋水师再也没有添过一艘军舰了,逐渐跟日本海军拉开了距离。可以说,如果奕䜣继续当政的话,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可能会改写。

五、临终遗言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李鸿章被弹劾,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占了上风,此时朝廷无人可用,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决定再启用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奕䜣这时候有了短暂的复出,实际上也是为了给大清擦屁股的,毕竟没有他主政的这十年,大清方向走错了,还酿成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这期间,奕䜣就跟翁同龢结下了梁子,奕䜣还是推崇洋务那一套,认为改革不是闹着玩,需要循序渐进。而翁同龢推荐了康有为和梁启超,更是与奕䜣的执政理念不合,俩人正式闹掰。

前面我也讲过,翁同龢这人,坏倒是不坏,就是左右摇摆,没有准性,还是倔脾气,动不动就跟人顶起来。等到奕䜣一死,他又觉得自己过分了,反而又在光绪帝身边说维新派的坏话,最终被光绪帝不容,罢黜回了家。

在《走向共和》中,奕䜣临终前,慈禧太后是在身边伺候他的,整个大清朝也只有奕䜣能有这待遇。看得出,慈禧太后满脸的愧疚,但是,奕䜣并没有买她的账,面对她端过来的药,把头扭到了一边。

随后,慈禧太后就问了一直畏缩在门口的光绪帝,你还有话跟你六叔讲吗?

光绪帝跟六叔奕䜣聊了一会儿后,他问哪些人可以重用,奕䜣讲了李鸿章,张之洞,荣禄等等,光绪帝问翁同龢怎么样?

奕䜣一听就怒了,挣扎着要做起来,拼尽全力说了一句:

“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者!”

可以说,翁同龢最终被罢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奕䜣。当然也有光绪帝一心想变法,翁同龢反而又开始保守起来,让光绪帝不满,说他保守吧,他又有点激进,所以慈禧太后也不喜欢,最终被撤职。

六、慈禧太后

说实话,恭亲王奕䜣跟慈禧太后,关系曾经非常非常亲密,甚至有人传言她俩其实是情人关系。当然,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他们的关系,但不可否定的是,奕䜣绝对是慈禧太后最坚实的靠山。

奕䜣活着的时候,绝对是支持慈禧太后的,不管两人曾经闹过什么别扭,但终归是大局为重,朝政稳固。等到奕䜣一死,庆王和端王上台,这俩货就开始为难慈禧太后了,硬是逼着她立了大阿哥,还想逼光绪帝退位,后来义和团进京,也为拜他们所赐。

同样,奕䜣当时还能压着光绪帝,让他不至于那么激进,可惜奕䜣死了还不到半个月,光绪帝就忘记了六叔奕䜣的嘱托:

“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

1898年5月29日奕䜣去世的,到6月11日,光绪帝就开始了轰轰烈烈地维新变法。

假如恭亲王奕䜣还能多活两年,说不定就不会有后来的义和团,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了。

当慈禧太后携着光绪帝往西安逃跑的时候,想必她肯定记得。几十年前,当她跟着咸丰帝逃跑的时候,北京城门下站着的就是双眼充满坚毅眼神,迎接英法联军的,就是那个英俊的王爷——奕䜣。当咸丰帝死了之后,站在北京城门下双眼充满期待,并迎接她们娘俩儿的,仍然是那个英俊的王爷——奕䜣。

只是,八国联军来了后,再也没有那个王爷前来保护她们娘俩儿了……

没有了奕䜣的清廷,终于失去了对皇权,对后权微妙地制约,清廷也终于迎来了它的灭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