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证论的理论内容是什么?【一点资讯】
《阴证略例》是元代医家王好古的著作之一,其师承于张元素和李东垣,王好古论阴证,重视内因,不囿于伤寒外感之说,提出了内感阴证理论,并阐发了以太阴内伤虚寒为主的阴证学说,使阴证的辨证论治从伤寒外感阴证,发展到内伤杂病阴证,大大扩充了阴证的范围,从而把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结合起来。
在《阴证略例》一书中,对阴证做了系统的阐发。可从以下四方面来说明:
王氏在张元素脏腑辨证学说的启发下,独重脏腑虚损一面,又在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的影响下,注重三阳阳虚的一面。两者便奠定了“阴证论”的思想基础。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详于外感,略于内伤;详于三阳,略于三阴;详于实证,略于虚证。王氏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抓住了“三阴病是虚寒证”这一本质。在张元素“三阴有可下之法”的启示下,认为“三阴一节,害人尤速”,并举一反三,提出“三阴有可补之剂”,从而对三阴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做了系统地探讨,自成一家之言。
王氏认为阴证的病因,关键在“人体本虚”,感受寒邪是次要的。他说:“盖因房室劳伤与辛苦之人,腠理外泄,少阴不藏,肾水枯竭而得。”又说:“有单衣而感于外者,有空腹而感于内者,有单衣空腹而内外俱感者,所禀轻重不一,在人体本气虚实之所得耳。岂特外寒饮冷误服凉药而独得阴证哉?以其虚人内已伏阴,外又感寒,内外俱病,所以不可治也。”所以“内已伏阴”,“人体本虚”是王氏论述阴证的病因基础,这和《内经》“邪气所凑其气必虚”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王氏兼论外感,侧重于肾,以区别于李东垣偏重内伤,侧重脾胃的学术特点。
王氏在《阴证略例·内伤三阴例》中,提出仲景治阴证有三大主方。即太阴病,理中丸主之;少阴病,茯苓四逆汤主之;厥阴病,当归四逆汤主之。王氏在仲景理论基础上,以三方为核心对阴证的辨证进一步作了发挥,尤其突出了色脉诊。
王氏指出,太阴病是脾阳虚损,除见霍乱寒多不饮水,大病差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等证外;尚有面黄或洁,或黄洁俱见,脉浮沉不一,缓而迟,此属中焦脾胃虚寒证。法当温中阳,益脾胃,以理中丸主之。
少阴病,是肾阳虚损,除见下利清谷、内寒外热、手足厥冷、面色赤、脉微欲绝者外;尚有面红面赤,或红赤俱见,脉浮沉不一,细而微者,统属阴盛格阳,生气欲绝之证。法当回阳救逆,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厥阴病,是肝阳虚损,除见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外;当有面青黑,脉浮沉不一,弦而弱者,属肝脉阻滞,不荣四末之证。法当温通肝脉;以当归四逆汤主之。故王氏说:“未见仲景药,时人皆不言三阴,即举仲景药,分而三之,皆知有三阴也。”以上是王氏对阴证的辨证。
王氏对阴证的治疗,综合了朱肱、许叔微、韩衹和等医家的经验,在温补方药上,扩大了仲景的治疗范围。从采集的方剂来看,补肾有通阴丹、回阳丹、火焰散、霹雳散、正阳散等。方中重用附子、肉桂等大辛大热之品,有时还配用硫磺等辛热峻剂。在脾肾双补方面,有附子散、白术散、肉桂散等方。
总之,阴证学说既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又补充了东垣脾胃内伤详论“热中证”之未备。其认为阴证的病因在肾,而肾阳虚的病证,不宜升发,这和李杲治疗内伤脾胃主张升发元气又有不同。所以说,王氏是继承和发展了李东垣的内伤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