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救救这座古墓!今天,我们要四百年前的文物而愤怒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洗稿,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链接形式分享无须授权
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服饰,应当由我们自己捍卫!
这几天基友同好们被一条微博刷屏了,说是刷屏,其实它总转发了也不过几百而已,并且是由一个只有100多个粉丝的博主发出来的,对于很多路人来说这件事极其微小,对于我们这些爱好古代服饰、爱好历史的人来说却是轩然大波。
原址:http://weibo.com/6013468682/EBgZjke7N
(视频仅有2.6MB)
原址:http://weibo.com/3292116747/EBADlFfev
简单来说,就是河南省太康县一处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明代中期的古墓,文物部门到场后并未得到妥善的处理,并且据围观者说还有部分文物被施工方藏匿了。从照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古尸的保存状况十分好,衣服织物一般也是比较易朽的,但是也十分完整,目测也没有盗掘过的痕迹。以我个人对出土服饰的明代墓葬了解,能做到这样完整程度是十分罕见的。
这本应是一座学术价值极高的明墓
令我痛心的不仅仅在于该墓保存完好,更在于它本应是一座学术价值极高的成为明代中期服饰标准器的墓葬。
什么是标准器,就是可以成为衡量其他文物的标杆,它就像一个地图上的标注点,帮助我们连接服饰史里一个个零散的信息。
首先,此墓有清晰完整的墓志铭,可以告诉我们墓葬主人的身份极其下葬时间。
△ 墓志铭显示是“嘉靖庚申”,即1560年
其次,墓主人顾朴是在县志里可以得到比照的确切人物,并且他是簪缨世家,更增加了墓主身份极其履历的印证。
△ 太康县志里的“顾朴”,图转@觞深之渊
这样的人物对于研究当地历史也是极为重要的呀!
第三,对于服饰而言,当时《太康县志》正好有相关记载,与保存完好的服饰可以相互印证。
《太康县志》曰:“国初时,衣衫褶前七後八。弘治间,上长下短,褶多。正德初,上短,下长三分之一,士夫多中停。冠则平顶,高尺余,士夫不减八九寸。嘉靖初,服上长下短,似宏治时。市井少年帽尖长,俗云边鼓帽。弘治问,妇女衣衫仅掩裙腰,富者用罗缎纱绢织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衤阑。髻高寸余。正德间,衣衫渐大,裙褶渐多,衫唯用金彩补子,髻渐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髻高如官帽,皆铁丝胎,高六七寸,口周回尺二三寸余。”
——《日知录》
地方志原本是嘉靖甲申年的序,嘉靖三年后序(资料源自@觞深之渊)。
这样的“证据链”是一个牢固的闭环,不像很多信息会有种种缺失的文物,所以它足以成为标准器,这样的学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相隔岁月依然看得出精美绝伦的服饰
虽然微博主@无西道人 指给了寥寥数张现场照片,但是依然看得出服饰的精美。
比如衣服上的织金白鹇补子,虽然衣服本身已经褪色,但是织金依然可以想见当初的奢华。
△ 衣服被现场的人穿反了,这应该是背面
△ 容像里的织金白鹇补子
△ 白鹇,两只都是公的。
又比如裙子上的织金璎珞襕,精巧可爱,完全不是现在仿出来的粗大模样。
△ “裙短褶少”,十分符合当时的记载
△ 容像里的织金璎珞裙襕图案
尸体上穿着现在做仿明代服饰的时候忽略的“膝裤”,说明从这句尸体上我们可以得知明代中期女性衣着的穿戴层次啊!
△ 膝裤就在脚踝的位置
△ 1972年湖南省邵阳明万历江川王妃何氏墓出土的膝裤
△ 膝裤不太容易完整看到,所以常见于一些春宫图
而且这只是墓主人身上的,应该还有一些陪葬的衣物。一般来说,因为尸身易腐,所以尸体身上的衣服最容易腐烂。所以如果目前看到的尸体上的衣服保存如此完好的话,陪葬的衣物应该是会更好的!
不应以金钱衡量文物的价值
应该说,这座墓的主人曾是当地的大家族,如今还有众多后人在,当时的身份又是官员,这样有品级的墓葬毋庸置疑是有文物价值的,更何况还保存如此之好。
但是当地的官员和文物部门却是这样说的——
对此,太康县县委宣传部葛副部长告诉记者,在太康县的毛庄附近,确实发现一座古墓,系明代顾姓官员之墓,现场发现干尸等。顾姓人在明代有多人为官,生活在太康的后人也很多。经当地文物部门考察,认定并无太多文物价值。对于网传的文物被人哄抢一说,并不属实。“明代严惩贪腐,官员多是薄葬,所以墓内并无值钱器物。”
(http://news.163.com/17/0326/08/CGELOTM400018AOR.html)
什么叫做“薄葬”?什么叫做“墓内并无值钱器物”?你们是当地官员和文物部门,不要把自己的身份和盗墓贼、倒卖文物的贩子搞混了!
既然有女尸和有品级的服饰出现,配套的首饰也不会差的,但是照片里没有看到任何首饰,这些又小又值钱的东西是容易被盗取匿藏的,目前看来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 明代耳环常见如葫芦状,做工十分精巧
这么一座官员墓,目前只看到一具女尸和衣物,一块墓志铭,就没有了别的了?男主人呢?其他陪葬物品呢?
呼吁立即抢救这座明墓,并严惩当地的不作为!
而且报道里说的“太康县文物部门获悉后,立即赶去现场,24小时专人值班”也十分存疑,因为视频可见有人在随意触碰搬动尸体和文物。哪怕他们是顾家后人,出于朴素的好心,这样处理也是会损坏文物的。24小时的专人在哪里?
推测原本被浸泡在棺液里的尸体和衣物,就这么任由抛弃,干燥后会有不可逆的损伤。从另一些照片看,这样的结局正在并已经发生了!
当地文物部门和官员这么处理,只对一方是有利的,那就是施工单位。因为一旦认定是文物,需要抢救性发掘,延误工期就在所难免了。如今的不抢救、不发掘、不认定文物价值,我不揣测主观意图,客观上就是维护了施工单位的利益,也只维护了施工单位一方的利益!
目前河南省太康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太康 在原微博下面评论表示“正在调查”。
然而却没有表明是否立案、更没有转发公开表态,所以看做积极回应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太极也可以。在很多地方官员眼里,文物保护是不值一提,更何况这样的古墓是带不来经济效益的,还会“阻拦”当地的建设发展。
我问了学法律的朋友,他也觉得要么去检察院立刑事案件,要么舆论施压。我姬友也算了下,估计全微博上爱好古代服饰的人加起来都砸不出一朵让太康当地有震感的浪花。但是事情既然发生了,就不应当放弃任何一丝可以抢救这座明墓的机会。
微博上认证为《大众考古》编辑部 特约编辑的@青年考古學生 提供了“国家文物局文物违法举报中心”通道。
http://jb.sach.gov.cn/
△ 请复制后用电脑打开网址,根据自己条件选择举报方式
根据该网址显示,全国举报电话010-12359(工作日9-17点手里),及举报受理邮箱jubao@sach.gov.cn
由于受理级别限制,大家也可以选择向河南省文物局进行举报,电话0371-86050278。
文物保护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请不要让后来人对我们曾经的文明感到遗憾!
注 王婧、@松果sir、空山松子落 对本文亦有帮助,并感谢@无西道人 揭露此事
注 业余打理,无暇校对,若有错字,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