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002216.SZ):老牌冷链消费公司涨跌逻辑简析

2020年,A股冷链消费股上半年因疫情消费巨大,在获利盘巨大的背景下,如今已出现不少分化,如海欣食品、三全食品慢跌,安井食品调整后站稳。
目前市场风格除了几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是消费升级,高频消费股抵御潜在的通缩(收回流动性)。
在此背景下,明年更多的是跌出来的机会,其中三全食品“质地”不差,也具备安全、成长的属性,明年值得关注。
单品遇壁垒,成长性弱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发展至今已将近二十年,主要从事速冻汤圆、速冻水饺、速冻粽子、速冻面点等速冻米面食品的生产及销售。
经过多年的产品培育,目前已拥有“三全”和“龙凤”两大知名品牌。
截止2019年,三全食品营业收入为59.86亿元,3年CAGR为7.78%。
其中两大核心产品汤圆、水饺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89亿元、18.48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29.89%、30.88%。
过去奠定公司成长的汤圆、水饺两大核心产品于2017年开始面临成长瓶颈。
排除2020年上半年,2017年-2019年增速基本不超过10%,两大核心产品增速放缓,新拓展产品放量不及预期,以至于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增速不到10%。
单品拓展遇瓶颈,缺乏成长能力是三全食品在这三年以来估值低的其中原因之一。
其实公司面点及其他的产品市场拓展能力并不赖,只不过被两大核心产品拖累公司整个营收增速。
面点及其他的产品在2016年-2019年期间的复合增长为18.28%,占营收比已从2016年的25.8%上升至2019年的34.12%。只不过被两大核心产品拖累公司整个营收增速。
目前股价先跌为敬,除了常年缺乏成长压制估值,还有一点是市场更多的认为上半年业绩只是一个意外。
因疫情影响大部分消费者线上、线下囤货令产品需求激增,进而刺激业绩。
其实公司整体情况并不算差到离谱。
公司在售产品在2016-2019年均保持90%以上的产销率,表明产品热销。
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2.6%,除了粽子外其它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水饺同比增长70.45%。
截止2019年底产品库存量为197023吨,占比销售量的34.14%,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对应的货值约20.44亿元。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2019年同期增加6.88亿元。
结合2020年上半年的存货分类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的账目价值可判断出,三全食品在2020年上半年营收大增更多的是靠“去库存”的方式实现。
截止19年底为197023吨,占比销售量的34.14%,以2019年营收为基数,对应的货值约20.44亿元。
由此可见市场多多少少是有效的。
三全食品虽然有不少问题,从正反角度看也证明有可改善的空间。
例如B端市场拓展进度,新产品拓展进度,成本费用的控制这三大点是关注跟踪三全食品的核心。
(1)B端市场拓展
2016年至今,三全食品产品销售渠道以C端的零售为市场为主,B端餐饮一直不温不火,
从2017-2019年的零售市场营收规模及增速看,现有产品的市场规模几近饱满,这三年的营收增速主要是靠B端的餐饮市场推动。
B端餐饮市场一直在推,成效已显,唯独规模小对整体业绩影响暂时不大。餐饮市场占营收比从2017年的7.64%上升至2019年的13.1%,两年CAGR增速为43.07%。
公司已与百胜餐饮集团、海底捞、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华住酒店集团等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品牌形成合作,这类大公司的服务门店基本覆盖全国,由此可见三全食品的餐饮渠道仍有较大开发空间。
对此,公司表示餐饮市场方面,进一步深耕渠道,加强连锁餐饮系统渗透,构建中心城市垂直的专业餐饮经销商体系。
另外鉴于社区团购火热状况,公司开始加强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钱大妈等生鲜电商的业务合作,跟进社区团购、零售趋势。
(2)新产品拓展
目前公司在售产品包括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粽子、速冻面点等400多种主食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系列和品类来丰富产品矩形。
如2018年重点推出了私厨超级虾皇水饺、状元墨鱼韭菜水饺、儿童组合装系列等40多个新产品;
虽然研发费用支出占比不到1%,但资金用途主要是用于新产品的开发。
何时出现爆款产品,只要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相信爆款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资料来源:2019年年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