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却失天下,深得民心的张士诚因何败于朱元璋之手?
2020-10-21 14:47:54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十分强调得民心得天下的概念,然而历史却总是恰恰相反,自古以来真正得民心而得天下的很少见,更多的却是得天下者得民心。
例如元末诸雄中割据江浙的张士诚,可以说是元末诸多割据势力中,最为得民心的。直到今天苏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民间虔诚供奉的九四香,纪念张士诚的。
甚至因为张士诚太得苏州民心,气的朱元璋加倍征收苏州的赋税,在明代苏州一个府收的税相当于江浙一个省。
按孟子说得,的民心者得天下得说法,似乎张士诚才是最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人,但是为何这么得民心的张士诚却落得惨败而亡的下场?
张士诚,原名张九四,泰州兴化白驹场人,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三十日,张士诚出生于泰州白驹场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长大成年后与弟弟士信、士德一起以贩卖私盐为生。
因为张士诚为人厚道仗义疏财,经常帮助周边乡邻,故而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当时有个叫丘义的灶长,为人刻薄凶狠,屡屡对张士诚兄弟及其他盐民们盘剥勒索,盐民们 都对其恨之入骨,但是敢怒而不敢言默默忍受。
直到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当时的张士诚看到起义的红巾军攻城略地日益壮大,元朝的统治已经显得岌岌可危。
因此他将自己的弟弟和心腹等共十八人聚集在一起,杀死平常欺压百姓的丘义等人,举起反元大旗起义。这就是后来史书记载的“盐民十八条扁担起义”。
张士诚树起反抗元朝的大旗后,周边饱受欺压的百姓们纷纷来投,张士诚的队伍很快发展壮大。当年,张士诚便率军攻占江浙的泰州和高邮等地,随后在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
在张士诚占据泰州城不久,就引起了元朝廷的高度重视,因为张士诚占据的地盘是东南富庶区域,而且还是重要的盐产区,张士诚占据盐产区,等于切断了元朝的钱袋子,要知道当时,元朝的盐课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八成左右。
所以,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但是此时因为百万红巾军在刘福通的率领下北伐中原,暂时替张士诚挡住了元朝廷的主力,元军有些鞭长莫及。
无奈之下,元朝廷只好采取武力镇压和招抚并行的办法,先后多次派遣使者,试图以高官厚禄收买张士诚,以暂时缓解一下局面,但是都被张士诚拒绝,并扣押了前来招抚的使者。
眼见招抚无望,要元朝廷只好组织地方地主武装前去讨伐张士诚,但是都被张士诚一一击败,并且张士诚还乘胜追击,扩大了其在江淮地区的势力范围,并牢牢控制了运河,扼断了元朝粮食和赋税北运大都的通道。
虽然张士诚的反元斗争有声有色,但是此时北方的反元斗争形势却急剧而下,红巾军的主力在元朝正规军和地主武装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被封锁在河南境内,而各地其他义军也基本被镇压下去。
此时占据元朝财税重地江浙地区的张士诚,成为元朝统治者的主要打击目标。至正十四年九月,元顺帝钦命右丞相脱脱亲自挂帅征讨张士诚。脱脱招集全国的主力军队,共4 0万人马,号称“百万”,浩浩荡荡杀奔高邮。
面对元朝正规军的疯狂进攻,张士诚的起义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几次出兵阻击全部失败,只得退守高邮城,脱脱的元军趁机把高邮团团围住。
为了脱困,张士诚试图虚与委蛇假装投降,然而脱脱鉴于张士诚以往的作为,拒绝其投降并且还发布命令攻下城池后必定屠城以儆效尤。
为了防止附近的起义军救援高邮,脱脱又派兵攻占了六合,盐城和兴化等地,高邮城内的张士诚顿时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然而此时的高邮城已无退路,在脱脱屠城的威胁下,城内的百姓在张士诚带领下拼死抵抗,但是因为实力悬殊。脱脱围困高邮月余,攻破了高邮的外城,高邮危在旦夕。
就在起义军生死存亡之际,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元军的后院“起火”了。至正十五年初,脱脱的被朝中政敌弹劾,元帝下诏书解去脱脱兵权。诏书一下,元营军心大乱,从各处征集的“大军百万,一时四散”。
张士诚得知这个消息后真是喜不自禁,立马率军出击,将元军杀的大败。接着乘胜把势力扩展到了扬州一带。张士诚率领的盐民义军孤军奋战,以少胜多,致使元军主力伤亡过半,成为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转折点。
高邮之战,张士诚牵制了百万元军,对全国各地义军起了极大的掩护。经过此役,张士诚声名大振,一时间风头无两。张士诚挟获胜之余威,连克通州,常熟,平江,湖州,杭州、嘉兴等地。
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的广大地区,此时张士诚达到其势力最强盛的时期,他将治所从高邮搬到平江(苏州),并自称吴王。
此时的张士诚是最有得天下的人之一,是当时以集庆为中心的朱元璋无法与之相比的,时朱元璋的所辖之地,只不过占有现在的安徽东南到江苏西南,一块不大的地狭粮少的地区,可谓是“论兵强莫若友谅,论财富莫若士诚”,况朱元璋又处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的三面包围之中。
此时的朱元璋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远不能与张诚相比。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在经济上、军事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张士诚最后却败于之手,落得个丧身“灭国”的下场呢?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张士诚的格局不够,有争夺天下的力量,却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虽然盐民出身的张士诚,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在他执政的前期,励精图治,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减免农民赋税,并把当年四成赋税返还给农民。
其还把地主和富户的粮食衣物赐给贫民和老年人,设立劝农使和劝农慰,带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发展农桑,铸造痛痹“天佑通宝”,取代元顺帝发行的至正钞在江浙地区流通,有效地稳定了江浙地区的物价和市场,也因此深得江浙百姓的爱戴。
但是其格局不够,想着小富即安,割据一方就好,根本没想着凭借自己的势力去争夺天下。在自称吴王后,张士诚开始沉溺于享乐,把国家大事都交付给自己的弟弟张士信打理,而张士信又是个十足的小人。
而且,张士诚虽然在隆平府设立学士院,开办弘文馆,招纳文人,提供饮食和津贴。设立礼贤馆,招徕了像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但是这些名士们大都是以文学成就出名,而非军国谋略之才。
并且张士诚为人太过厚道,正是因为他的厚道故而能得到江浙百姓的民心,然而也是因为他的厚道,导致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张士诚虽有养士之风,但是用人施仁而不当于理,施恩而不知施威,施赏而不能加罚,姑息将就,一味骄纵。是以可共富贵而不能共患难,一朝失势,众叛亲离。
史载“士有至者,不问贤不肖,辄重赠遗。凡出兵遣将,邀求官爵、美田宅,即厚赐之。至军则载妓歌舞,日命游谈之士,酣宴博奕。及丧师失地而归,士诚亦不问,或复用为将”。导致真正有才视的人才反而难以出头,于是这些人纷纷转投他人。
而被士诚委以军国重任的“国弟”、宰相张士信,贪财好色,重用腐儒,弄得朝廷上下猜疑,不肯用命。后来张士诚兵败、吴政权覆灭之际,大批将士束手降敌,平时美官丰禄富贵显赫的武将文吏竟无一人死难。就连同生死共患难十多年的心腹大将吕珍、李伯异、潘元明和他的女婿潘元绍等人也都背叛了他。
而张士诚的西邻老对手朱元璋却是个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绝世枭雄。在元末群雄中,朱元璋是始终奉行唯贤是用、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的。朱元璋用人都要亲自考察,询问方略确认其是否真有才学,而非只看重其清名。
并且早在刚起兵的时候,就询问李善长“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充分展现了自己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并且朱元璋治军强调法制,严肃军纪。有功必奖有过必罚。不以自己的喜好随意任命官员。
其还接受名士朱升的建议,厚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只求实利不务虚名。而且朱元璋本人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也是无人能及的。当时在选择攻先打陈友谅还是先打张士诚时,大家都一致认为,先打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富而弱,打他一来容易二来能获取大量财富以补充军需。
但是朱元璋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张士诚器小,器小无远见,陈友谅志骄,志骄好生事。
如果先攻打张士诚,志骄的陈友谅必然会抓住这个时机来生事,到时候双线作战,兵力不够的情况下,生存就变得很困难了。但是,如果攻打陈友谅,器小的张士诚就不会有任何动作,小富即安的他会坐观山虎斗,却不会有实际军事上的动作,单线作战对于朱元璋更有利一些。
事后的发展也验证了这样的结果,攻打陈友谅时,缺乏战略远见的张士诚,只是坐观虎斗,失去良机,最终终被各个击败。
由此看见,得天下的成败与否,不能单单指望民心的向背,更在于战略和战术的得当,自身组织力度的强弱,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以及用人是否合适。这些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至于民心与否,自古以来不是最重要的,只是成功后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