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威║红薯的记忆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经常会看到卖烤红薯的,汽油桶般大小的铁炉子,炭火正旺,一条条烤熟的红薯码放在上面,香气扑鼻,沁人心扉。

  

  这个时候,只要方便,我都会停下车,来到烤红薯的小摊前,买几条解馋。烤熟的番薯一例是桔红瓤的红薯或橄榄色的紫心番薯,摆在铁炉子圆圈,肉呼呼、软绵绵、香喷喷,外焦里嫩,赏心悦目,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

  

  卖红薯的多是来自河南山东的北方人,他们皮肤黝黑,说着中原口音的普通话,他们从市场上精心挑来上好的原料,用上好的技术,烤出好吃的红薯,走街过巷,向吃货们兜售这可口的食物。

  

  买了一袋烤红薯,回到车上,便迫不及待地捧着滚烫的红薯,小心撕开那烤得干硬的皮儿,轻轻咬上一口,那滚烫的香气四溢的流着蜜汁的薯肉,软甜似蜜,入口便化,真是人间至味。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红薯曾是我们的主食。客家地区,山多田少,而红薯繁殖快、结实多、耐旱,生命力强,不需施肥,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结出果来。红薯的叶可当菜吃,藤条可做猪饲料,几乎全身是宝。红薯叶是客家人非常喜欢的青菜,放蒜头炒,鲜香可口,富有营养。所以,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山坡地和菜园种红薯。

  

  每年秋天红薯丰收后,家里的墙角必堆满红薯,像小山一样高,红薯堆上掩上一层层石灰,以后这便是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在接下来的冬天和春天,我们将天天吃红薯,顿顿吃红薯,吃到腻,吃到蓝瘦香菇。

  

  那时,红薯的吃法大抵有几种,最常的是将红薯洗干净后,连皮带肉一起蒸,这样蒸的番薯在隔餐或隔夜后吃冷的,非常甜腻。比较讲究的方法是将红薯去皮后,切成小方块,放进锅里煲,一半水,一半红薯,叫“糖番薯”。最稀罕的是“焖番薯饭”,就是将红薯切成小方块后,和大米一起在锅里焖,这样的吃法一年没几顿。对了,还有“番薯角”,就是番薯丰收时,太多没地方放,家家户户都会把番薯去皮,切成块,在阳光下晒干,用布袋储藏起来,做法跟“糖番薯”一样。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红薯是五谷杂粮,原生态什么的,而心生羡慕,那真是想多了。以前客家农村种的番薯绝大多数是白薯,因为白薯产量高,红心和紫心番薯个儿小产量低,只是因为好吃,间种一点,十条番薯中,能有一二条红心紫心番薯便是极好的。白薯没有蜜味,味同嚼蜡,又软又甜的红薯,往往成了兄弟姐妹们抢夺的对象,不知多少次,兄弟姐妹们要为一条又大又红的番薯大打出手,痛哭流涕。有时我会问妈妈,为什么不都种红色番薯,妈妈教训道:都种红番薯哪够你吃呀。

  

  有一次,四叔在大砧板上挥着锋利菜刀切番薯做午饭,我蹲在一旁看,为了证明自己出手如电,一次次在四叔的菜刀下抢红色番薯块,非常得意。结果有一次手伸出去,四叔菜刀正好落下,我右食指第二节被砍中,几乎断了,现在还留着三四厘米长的刀痕。

  

  有时会跟90后、00后的孩子们聊些红薯或故乡的旧事,他们往往嗤之以鼻,他们不会喜欢红薯,麦当劳或肯德基的薯条才是他们最爱。

  

  吃着红薯长大的我们,读书,工作,进了大城市,成家立业,故乡离我们愈来愈远。只有偶在街头,遇见红薯或像红薯一样的食物,会触动乡愁。

  

  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袅袅炊烟下,一群小伙伴们挖个土坑,把捡来干柴放进里面燃烧,坑里埋着我们偷来的红薯……嗯,这是属于我们的乡村记忆,无法复制,不可赠予。

  

  一日,看见一个朋友发了个关于食物关于健康关于人生的话题,提到红薯富含骨胶原,被列为预防癌症的排名第二的蔬菜,我不禁笑了:我们这些吃了许多红薯的农村孩子,是不是有了很好的抗体呢?

  

  又禁不住写了这些文字,感恩食物,感恩命运,感恩那些让我们成长的岁月。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曾威║山村之夜(组诗)

曾威║梁化梅花(组诗)

曾威║两把锤子,属于蕉板排诗人(组诗)

曾威║西行诗抄(组诗)

曾威║短文五篇(散文)

曾威║禅意的烟缸(组诗)

曾威║那年桃花(散文)

曾威║时光,从不曾老去(组诗)

曾威║那片稻子(组诗)

曾威║她

曾威║《山居》外四首(组诗)

曾威║《山歌》外六首(组诗)

曾威║遇见茶馆

曾威║《亲近故乡》外一篇

作者简介

曾威,广东五华人,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惠州工作。在《南方日报》《梅州日报》《惠州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等作品,著有散文集《红珊瑚,红珊瑚》。文字是情感宣泄的出口,是灵魂的吟唱,值得用一生去热爱。

编辑:李瑜;校对:刘明昭

策划:洪艳;责编十一郎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

  • 六鳌蜜薯:倾斜出我的回忆

    『 炽热持久的香气,恰是冬日不可缺少的温情.』 文/饭团 这几天,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归家,我独自蜗居在工作地的公寓里,谋划着满足我这个异乡人的口腹之欲. 在社区超市一长串的促销清单中,"六鳌 ...

  • 【家乡小吃】家乡的红薯

    家乡的红薯 我的老家就是在浙江省兰溪市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她就是黄店镇刘家村. 刘家村是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穷山村.我小时候,这里春天闹春荒,夏天才有白米饭,秋天成片玉米棒,冬天满山番薯叶.人们把番薯当 ...

  • 国民小吃烤番薯,优秀得不要不要的

    每到吃番薯的季节,都会想起作家林清玄<红心番薯>里的一段话: 「台湾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 然后在吃之前,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次吃的烤番薯长什么模样. 不管长什么模样,我都不会拒绝冬 ...

  • 关于山威,你曾有过的记忆,爱过的人……

    关于山威, 你曾有过的记忆,爱过的人-- 写了一篇文章<因为爱,所以只许我自己骂你>,因为文章里谈及到1999年的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分享到校友群里,引发了校友们的集体回忆. 回忆里,有学校 ...

  • 大吉安,那些曾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

    大吉安,那些曾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                                                              刘述涛 作为一位遂川人,对于七八十年代吉安 ...

  • 曾威║《黄山花筑》外五首(诗歌)

    ◆ 黄山花筑 名山之下 青砖黛瓦骑墙 有花香氤氲 舒解一日的辛累 煮一壶茶 享受暮色时光 灵魂如缕缕茶香 伴随花的味道 在茶香里轻扬 黄山花筑 一花一世界 一筑一菩提 ◆ 秘密 已不会 再有那样的月夜 ...

  • 曾威║《嫣红》外二首(诗歌)

    ◇ 嫣红 一抹嫣红 肤如凝脂 羞了花闭了月 踏歌的女子 媚眼如丝 长袖善舞,蹁跹 她低眉浅笑 仿若玫瑰绽放 芬芳, 是这个庭院 秋的味道 ◇ 归乡 当古乡的田野 开出一片美丽的花 古老的围屋 有了别样 ...

  • 散文||耙红薯的记忆

    耙红薯的记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是我们那一代农民的主要粮食.记忆里,老家的农民主要种植红薯和玉米,而红薯又是农民度过冬.春两季的"救命稻草",没有红薯,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

  • 【三秦文学】赵振超:【 留住红薯的记忆 】(散文)

    [三秦文学]关于举办<汉字与诗歌>主题讲座的通知  留住红薯的记忆  作者:赵振超 又到了种红薯的季节,特意请门卫翟师傅挑选上乘的红薯苗,在校园后面的空地上精心插下几十株红薯,不仅是为了收 ...

  • 曾建新║故乡记忆(组诗)

    <故乡记忆> 那些旧犁耙躲藏在墙角 岁月的雨水将它们腐蚀 却腐蚀不了 它们辉煌的历史 父辈们用它们犁地耙地的情形 仍然历历在目 长满枯草的田地里 隐约着他们的身影 水牛也没有出现了 父辈犁 ...

  • 昔日广州的CBD,曾有多少故事与记忆

    上海有外滩,广州有长堤 曾经的长堤 是属于很多广州人青春闪亮的繁华之地 这里曾是广州最繁华的地标街区 还是上一代老广重要的文化记忆 向左滑动查看20世纪初珠江长堤?? 如今的长堤?? 长堤是历史悠久的 ...

  • 曾威║1米70的故事

    他叫小宝,她叫小雯. 他们第一次相遇,是在凤凰山.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独自一人在山上徒步的她困在一颗大树下,眼看衣裙渐湿,下山路过的他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伞递给她.她感激莫名. 因了这雨,他们相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