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化俗入展来
《三友画展》学议之一
清风化俗入展来
--逍遥客
刘存财、张重渝、罗运淳三位画友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北湖嘉湖书院展出,作品有中国花鸟、人物、山水计36幅。展览不设开幕式,不请嘉宾,不讲话,遵循作品面前只有同道,只有观众,人人平等。展览是生活中的常态,分享是艺术的常态。展出期间,定时开展,自由出入。
微信朋友圈中,突然义务疯传着上述通知。我不意外,因为早在五月,就听说三友要联展,作为门外汉的我,也甚是期待。但,位于北湖里的市政协书画院之嘉湖书院,空间确实有限,展览排成了长队。三友等待,说是七月可展,欣喜之余又得知档期紧,延至十月,十月也未能如期。三友坦然,更是淡然,“等吧!”前两天,罗老说,快了,等九位摄影艺术家作品展结束便是了。“原来本取名‘三工’,即三个美术工作者,但又怕歧义为‘工艺美术大师’,故而改为‘三友’——三个喜欢美术的好友。”他说,就因为普通,太普通了,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因而,不设开幕式、不请领导也不请嘉宾,更不讲话,相信同道、爱好者、观众,他们自有鉴赏力,他们才是艺术的最好评判。
不设开幕式,与当今喜欢轰轰烈烈、隆重推出相悖。倒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不好,不敢如此,恰是这三友觉得“不必”。谁人不晓,开幕式可以提振士气,可以宣传推广,可以拓展人脉,让画展影响更大、更深。这在需要急切推出自我、扩大知名度的当今,是最简捷、最方便、也是最冠冕堂皇的事,但他们却选择放弃,依然如萤火,自我照亮着。
不请嘉宾不请领导,与当今借名出山、倚重同行、互抬互高相悖。三友年过七旬,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以及徒子徒孙遍天下,成名者有之,为官者有之,经商者有之,即便是现在,也是门生盈膝,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南充画坛前辈,中国画的忠实传承者,高级工艺美术师。应该是,一请则百人相应,一请则朋友满堂,不乏无抬轿之人,但他们说“不必”。大家知道,嘉宾带来的是派别、脉系、盛名,如若有诸如大千、悲鸿之类徒子徒孙的光环,更是“蓬荜生辉”,自增曝光度,完全可借着光环而光辉。领导带来的是地位、重视、关系,如有诸如在位权重者,更显份量与前景,完全可以借倚而重、傍之成名。商人带来的是市场、生意、出路,如有诸如大牌实力推崇者,更觉市场在望,前景看好,完全可以为推销艺术品、甚至为推销自己而推波助澜。这艺术家抱团、领导搭台、商家助力的大好美事,三友却不谙世故,我行我素。
不讲话,不对自己以及作品进行大肆介绍、渲染,与当今借台曝光、借场发挥、借机吹嘘相悖。这讲话当然不是讲给自己听的,是讲给到场人、观众听的,即便是一幅艺术精品,除了同行明白,普通人也是很难深知其义、更难知妙知其其贵的,讲话应该无可非议。但,当今个别人,只生了一个鹌鹑蛋,总想通过这种场合硬要吹成是鹅蛋、天鹅蛋、恐龙蛋,甚至把本来不是蛋的吹成银蛋、金蛋。也许,三友不想与之混淆而“不必”。
这《三友画展》,且不说其展出内容,就这作派、这硬气、这低调,足可看出三友为人的实质,更可以看出他们对艺术的敬畏。真正的画家,除了天赋与勤奋,剩下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品质,一个人的学识宽窄、修养高低、品质好坏,直接决定其艺术的造诣,这不是求奇弄巧、虚张声势所能达到的,即使“成功”,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因为,画乃画道,道之未悟,笔仅一技,“徒研技巧,即落下乘”是也。真正的艺术家,技术层面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比技术更重要的,则是其文化修养、艺术境界、为人品性等,所谓“先需有法,中需得法,后需变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师无技巧”,潘天寿云“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显然,功夫在画内,而不在画外。
这代表南充画坛一代的“三友”,也许悟透画中道理,以“三不”的形式,以身作则,逆流而行,正要告诉大家这个道理,“三不”其实自明——无它,看画!它如一股清风,力扫艺界俗气,力推画坛新风,力兴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调上,勾勒着南充的画象,南充画坛由此而有所借鉴,定会更生机勃勃。
(仅个人思考而已,请勿对号入座。如有,本人在此先深表歉意。)
图片由凌云山樵看展时手机所拍。
诗画原创,闲情茶话
感悟人生,交友联谊
谢谢关注
欢迎分享书画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