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应用(实践4):竣工的轻钢骨架大宅

下图是我2009年设计和建造一栋冷轧轻钢别墅。

明显看到防腐木窗户没有按照效果图来制造。外墙色彩也略微显得深了一点。

文化石的配置基本理想。

门窗包边为法国玫瑰石材。

天沟和落水系统为科肯落水系统。

后院外墙采用的是复合石材——白砂岩。

柱子为真石材。

实景还是比效果图好看。

题外话

轻骨架建筑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外观和性能最好的低层住宅建筑技术。像日本、美国、智利这样的地震多发国家,基本上都是采用轻骨架建筑技术来建造住宅,因而智利在遭遇里氏8.8时,也不会因地震而使房子倒塌而砸死人。

但我们国家即便是遇到了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千年一遇自然灾害,抗震技术极其优越的轻骨架建筑技术也无法顺利进入中国建筑市场。

这是因为轻骨架建筑技术与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高等院校正在教授的、设计院会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砌块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二种建筑体系。一旦在中国推行轻骨架建筑技术,很多在现行体制内混的很好的官员、学者、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所掌握的钢筋混凝土砌块建筑技术知识就会贬值、缩水、甚至归零。

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过程中,很多行业都曾经出现过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得旧知识贬值和归零的现象,甚至全行业退出市场的现象。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数从光学像机到数码像机的进步,当数码像机全面进入市场后,普通用途的光学像机、胶卷,以及冲印设备等就瞬间退出了市场,从业人员也只能从新再就业了。今天中国普通用途胶卷市场上早已经不见了富士、柯达和乐凯品牌的胶卷了,可笑的是当年他们可是在市场上打破了头,甚至还把胶卷品牌之争上升到国家安全之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之争。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位华裔建筑师叙述了他初到美国找工作的困境,一个中国国家注册建筑师,到了美国居然不会盖(轻骨架)房子了,所有应聘公司都对他在中国积累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不感兴趣,认为毫无用处,一切只好都从头学起。

一位年轻的博友向我诉苦说:“我在日本留学,学习的就是建筑结构,导师主要是搞钢结构的,手下也有一组人在搞钢混抗震结构,当时来的时候就想学钢结构。但是国内大学的教授劝我还是学钢混。说是国内钢结构最多就是修建厂方的大跨度的建筑。住宅上面是不会使用钢结构。为了以后就业工作还是学钢混比较好。感觉是国内的建筑业不信任钢结构,或者说是不了解钢结构,所以大家都不才用”。

他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当然告诉他:“可能你国内的老师自己就不懂钢结构,所以才劝你去国外学钢混。其实学钢混结构,不用去国外,国内学者和企业的水平是全球最高的。到国外就要学习国内没有的先进钢结构技术,回国才有用武之地。”。

对于体制内的官员、学者、技术专家和设计人员们来说,因新技术而使得自己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贬值、缩水、甚至是归零的情况,确实是无法忍受的,因而这群人对于轻骨架建筑技术的漠视、轻视、抵制,甚至是反对就可以理解了。

这也是轻骨架建筑技术无法在中国顺利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