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走滇西大马路,探寻九关十八铺之勒马关、赵普关,舍资铺、黑苴铺、蒙七普

  近期昆明走进自然户外每周六都在滇西大马路上走关寻铺,上周因身体欠佳,错过了南平关和响水关,留下遗憾!随后的关与铺不想再错过了!!!

2021年9月4日与近70名驴友一起,分乘两辆大巴再次开启了走关寻铺之旅。

早上8点从昆明出发,车过舍资铺后,约11点停在了勒马关山下,徒步至勒马关遗址,下山走黑苴铺、蒙七铺,爬红军坡,过赵普关,穿行在古树参天的滇西大马路上,到达楚雄州广通镇,耗时约7个小时,行程近19公里。

  舍资铺(滇西大马路第九铺)在今禄丰县舍资镇,是最早的驿站,南诏大理国时称“沙雌”,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2年)设“舍资铺”。舍资铺虽然是铺,但它的建制却相当于一个堡,在滇西大马路18铺当中规模最大。舍资铺在滇缅公路通车后废弃,后为舍资镇,再后来与一平浪镇合并。

车过舍资铺时,并不知道这是我们寻找的十八铺之一,只知道是一平浪镇,一个热闹的以盐矿和煤出名,素有“盐城煤都”美誉的小镇。

  大巴师傅直接把车开到勒马关山腰,让我们节省了不少体力!

  爬到山上的一块平地,领队说:这就是勒马关遗址了!四处寻找,却未能寻到任何曾经有“关”的痕迹,甚至一块带有历史痕迹的石头都没有。

大家围在领队凌雨天翔的周围,听他讲勒马关的故事,讲多年前他们寻找到此地的时候,尚有迹可寻。

  勒马关建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关前小山腰上建有关帝庙,大殿内塑有关云长像,红面须髯,乘赤兔马,绿袍金甲,横刀勒马。勒马关殿前有对联:勒马以思,问刘兄张弟何在?横刀欲试,叫魏贼曹瞒休亡。对于旧时跑江湖的马帮来说,关老爷是忠义的象征,于是每当路过勒马关都会进殿瞻仰,小憩之后又继续赶路。

如今“关”与庙都已无迹可寻了!

  只有这棵棠梨与众不同,花果同枝!

  转身下山去寻找下一个关吧!

  路上遇到一位勒马关村的村民,告诉我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就是当年勒马关。

  遇到的这几只山羊也赶时髦似的戴着口罩,羊倌说是由于正值稻谷成熟之际,担心损坏庄稼而为之!

  走过小石桥、花红园,正在建设的昆楚复线大桥出现在眼前!

  高架桥下水塘旁的午餐也分外可口!

  午餐后沿已铺成水泥路的滇西大马路继续前行,穿过铁路桥就到黑苴铺了!

  黑苴铺(滇西大马路第十铺),原名“蛇黑苴”,因旧时常有蟒蛇出入而得名。

  干净且不宽的道路边,见缝插针地栽种了百日菊、大丽花等花卉。

  而这一路上这座为数不多的老房子前却种了一排高粱!

  一些村民敞开大门整理烟叶,一路也见到不少拉烟叶的拖拉机,看来这里的烤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从水泥路变成土路,开始上坡了!这里被称为红军坡!

  根据村里世代相传,坡名有多次改动。元朝塘坊坡、烟墩坡;明朝久征坡;清朝开化安坡。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为纪念红军,现改名红军坡!也曾是滇西大马路中的一段。

而这几块红军碑是广通镇蒙七村委会蒙七铺下村现年87岁村民杨国恩为纪念红军经过蒙七铺,自己设计出资请人刻制。他说:“我做这些事,就是想让后代子孙永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下了红军坡就到蒙七铺了!

蒙七铺(滇西大马路第十一铺)

  据村民说,蒙七铺进出都有城楼。而这个地方是古时候蒙西铺入城的城门所在地,有城楼及门洞,高高的城墙,雄伟的城门。现今都已被拆除,而我站在此地却怎么样也想象不出当年的景象!

  在村民的指引下,看到村中这座据说有百年历史无人居住的老房子。

  村外的老宅与新房!

  经过一座正在修建的水库,大坝正在加固,而库区没有水,变成一块草场。

  放羊老人说:顺着这条小路就能到达赵普关了!

  途中休息的树林中,是各种菌子的家园!

  而这根老树桩也驻扎了不知多少只小蚂蚁!

  林中的这一大块空地就是赵普关的所在地了!

  赵普关(滇西大马路第七关),位于禄丰县广通镇东约8公里,洪武十五年设关。元朝武将赵也先不花(蒙古族),在广通聚兵接济明军,从征大理有功,授楚雄卫左所土军镇抚,从五品,管领土军(本地军人)守御广通东山赵普关,共9代承袭,康熙年间改土归流裁革,赵普关历时308年。

如今也已荡然无存!

  只余下这一小堆不知当年作何用途的石头,默默守护!

  集体合影后,大家继续前行!广通的驴友在前面的背阴寺等着呢!

  一路走来,想象中的背阴寺,应该是在山的背阴处修建的寺庙,或巍峨或凋敝,总归是有建筑物的。结果还是一块没有任何断壁残垣的空地!

在此与8名广通驴友汇合后,据介绍这整片山叫背阴寺,范围很广。原来这块空地上是有建筑物的,也不知何时拆除了!

  在广通驴友的带领下,我们走入了这条赵普关通往广通镇的古道。因山势峻峭鲜有人涉足,让这许多古树及这段古道得以保存下来。

这一路走来,这一段古道是最舒服的,路两边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异常凉爽,脚下是厚厚的落叶,非常柔软。而路上的石头已覆盖满青青的苔癣。而我们的到来,也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路旁的这只螳螂也被我们扰了清梦,拼命的向山上爬去。

  走出古道要赶往广通镇,大家小心翼翼地下着红土坡!

看,远处有白色塑料大棚的地方就是广通镇了!

去广通镇必过清风桥。

广通镇内最古老的单孔古拱桥。位于清风村委会境内。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及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两次重修。桥长12米,宽5 米,拱厚0.8米,桥中心距河床高6米,桥面随拱高出两岸路面呈圆弧形。桥中两边各长一棵黄连茶树,据民间传说两树为雌雄树,一棵不开花不结果,一棵开花又结果。因年久失修,民国年间,桥西边的那棵大树被风吹倒,并将桥面带塌1米宽。现如今仅存桥东边的那一棵树,树高约20米,粗3人合围,如凉亭盖荫护全桥,树根隐于桥基中,外不露形。(摘自网络)

如今看来桥应该是翻修不久,已没有了历史的苍凉,就像一座新桥;双树仅余一棵,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

清风桥是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滇中古驿道禄丰段上的重要交通桥之一。

  广通镇到了,30多年前出省求学,交通没有现在发达。学生票只有坐火车才能享受半价,为节约,需先乘客车到广通火车站搭乘成昆铁路到昆明再转车出省。因此,广通这个地名是被深深刻在脑中的,只是这一路的风景并未留下任何印象。

广通镇地处滇中腹地,南距昆明159公里,西距楚雄26公里,东距禄丰50公里,广通镇处于滇中与滇西大经济圈之间,是滇中与滇西的结合部。成昆铁路纵贯全境,境内铁路线路有:成昆铁路,昆广铁路、广永铁路、广大铁路、广大铁路复线,公路有:楚广高速、322省道、320国道,广姚线(省道),有17条铁路专用线,27个货物转运站(场),23个接卸站台,仓储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上世纪70至90年代,广通是滇西八地州(市)茶叶、白糖、水果、木材、化肥、矿产品等大宗货物的物资集散中心,更早为古南方丝路滇洱段的重要驿站,素有“西来之锁钥,九郡之咽喉”之称。(摘自网络)

或许是我们走的这条路比较偏僻,行人很少!

  下午约6点到达广通镇灵秀山庄,完成全天行程。

  走勒马关和赵普关,虽然没有前几站留存的遗迹,就只是一块空地而已;而路过的舍资铺、黑苴铺和蒙七铺虽名字得以保留,历史的痕迹也所剩无几。唯有赵普关到广通镇中间的一段古道还较为完整,默默坚守在山间,见证这里曾经是滇西大马路的历史。

我们走滇西大马路,寻九关十八铺,不为别的。正如昆明走进自然户外领队凌翼天翔说的,希望通过我们的行走与记录,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不说要还原当年的关与铺,起码在当年的遗址上设一块碑,以告诉后人这里曾经的历史。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