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 | 中秋佳节新洲行 访古探幽一日游

2021年9月19日,中秋小长假第一天,人文武汉团队一行20人走进新洲,在省级非遗《孔子问津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新洲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森林老师、也是人文武汉志愿者的带领下,寻访了问津书院、徐王湾王氏宗祠三槐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司令部临时驻地)、举水河宋渡岛、石骨山人民公社旧址、苏东坡与张憨子钓鱼台遗迹、徐源泉公馆、正源中学旧址,同时参观了新洲区三店街万亩瓜蒌园特色农业种植等。

有知名景点,有人迹罕至遗存,收获多多、幸福满满。

因本次寻访路线的部分道路窄小,放弃了以往租用大巴车的惯例,而是采取私家车代替的方案。韩少斌老师提前策划、做好攻略,上午9点,6台私家车在新洲指定地点集结,向第一站问津书院进发。20分钟后到了目的地,首先,李森林老师简单介绍了问津书院的历史过往、以及今天整个寻访活动行程安排。

在李老师的建议下,大家首先来到马路对面“孔子坐石”,坐一坐孔子曾经坐过的石头,摸一摸下方的石刻,拍一张照片,留一段记忆。

过马路回到问津书院,李森林老师带领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讲解。首先从“问津书院”四字说起,题写者为民国孙中山总统秘书张翼轸,张黄冈人,善书法,当初的牌匾80年代被砸,如今仅剩残留构件,陈列在书院展览馆。

问津书院民间俗称“孔庙”,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书院始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问津书院是孕育元、明、清三朝鄂东文人的摇篮,被称为中国最古老“大学”。在历史上曾与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白鹿洞书院等齐名。

众人进入问津书院,李老师从书院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到捐修的名人贤流的纷繁家世;从书院的失去繁华到如今的维修保护等等,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难得的问津书院普及课。时间有限,寄希望下次再来问津书院,慢慢感受书院的人文气息。

集体上车出发下一站:三店街徐王湾王氏宗祠,顺路参观了三店街万亩瓜蒌园特色农业种植,品尝了美味瓜子。

之后来到王氏宗祠,房屋还是原来的模样,旧的木柱,旧的砖瓦,旧的门窗,只是多了几个新的展板,告诉世人这里曾经作为刘邓大军司令部所发生的故事。一路跟随活动采访的新洲电视台记者,对侯红志、万学工、袁厚翔几个老师分别作了采访,将在新洲电视台播出报道。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向三店中学负责人赠送了书籍杂志及武汉抗疫明信片。

出门发现大门上装有这个二维码,武汉青年大学生在关注本地红色旅游、宣传红色足迹、宣讲红色故事方面,的确有创意、有点子,也给我们人文武汉团队讲好武汉故事提供了借鉴。

全体来一张合影,上午的行程结束

吃过中餐,一行人又上路了,向石骨山人民公社旧址进发。途经举水河宋渡岛,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大沙洲,全称为“举洲”,古有“两河夹一洲”之说。众人下车稍事休息,看看举水风光,感怀一下举洲变新洲的沧海桑田。

市级文保单位“石骨山人民公社旧址”所在地,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现场看到,5排石屋建筑群依次隔开,每排石屋临街上都写有一个大大的字,分别是:农、业、学、大、寨,尽管斑驳,依然清晰可见。

李森林老师说当时有几句顺口溜来形容这5排石屋:“远看似楼房,近看是平房,三十年不土,四十年不洋”。五十年过去,土也好、洋也罢,已经成为时代的记忆,保留就是最好。老屋多已破败无人居住,年轻的一代乔迁新居,为数不多的老屋还住着留守老人。

男人咵天也好,女人摆pose 也罢,看看时代的产物,开心就是最好。

离开石骨山村,一行人向仓埠进发,途经倒水河苏东坡与张憨子钓鱼台遗迹,看了举水再看看倒水,两河就齐了。对于张憨子这个奇人知道的人恐怕不多,至于他和苏东坡有怎样的渊源,期待更多的挖掘发现,这个钓鱼台遗迹值得保护利用。

接着,一行人顺路又来到方杨公社喘气坡电灌站,那几句明显时代印记的标语着实让人感慨。倒水灌溉工程当年也是一重点工程,黄冈地区各县都有民工、知识青年参加建设,学大寨改地换天,战寒冬,农闲变农忙。

最后,来到了终点站新洲二中,也是压轴大戏,寻访参观徐源泉公馆和正源中学旧址。李森林老师事先拿到了徐源泉公馆的大门钥匙,让我们可以一见芳容,漂亮的民国建筑、漂亮的庭院美景,大饱眼福。谈起徐源泉公馆内的文史展览,很多藏品和文献资料都是他提供的,李老师如数家珍,也让我们一行人对徐源泉和正源中学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徐源泉公馆出来,来到同是校园内的上世纪30年代建的正源中学旧址(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教室还在、图书馆还在、操场还在,可物是人非,不禁想到刚刚看到的正源中学操场的一张大合影,我们一行人便想到在同一位置也来张合影,不要约束,只要放松。

乌云飘来,要下大雨了,一行人便准备打道回府。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新洲,人文景观遗迹众多,一天的时间肯定寻访不完,有时间有机会人文武汉团队一定会再来。

对于错过这次寻访的人文志愿者们,没有听到李森林老师现场讲解的人文爱好者们,不用遗憾,提前剧透一下:国庆节之后,人文武汉公开课就恢复开课,第一堂课就是由李森林老师带来新洲人文历史的讲座,一定很期待吧,那么,到时青岛路平和坊见哦!

摄影:邓伟明 胡晋鄂 昌庆旭 韩少斌  孙庆力 丁玉红  张 雁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1876年的武汉

编辑:田联申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全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发起人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请点击在看,谢谢!

(0)

相关推荐

  • 孔子使子路问津遭奚落,却不想在武汉孕育了最古老的“大学”

    爱 你 湖北金牌导游   李  宁 专业接待入境华语团,政府商务接待团,武汉评选四星级导游,深受游客喜爱. 位于武汉新洲东面的孔子河畔,遗存着一座问津书院,它坐落在孔子山的半山腰,院内有一座孔叹桥.山 ...

  • 【东方诗韵诗刊•两岁快乐】‖ 在有梦时吟雪月,于无声处润心田【2020101 总第300期】

    刊头题字 李海元 ❂ 特别鸣谢 编辑初审:廖金碧 罗汉文 月池居士 张心愉 王祖明 江菊萍 刊头题字:吴瑾 终审统编:艾瑞克 微刊制作:艾瑞克 收稿时段:2020/11/1-2020/11/7 ❂ 刊 ...

  • 第六批国保--史迹建筑(14)

    本篇要目: ******************************************* 131.贺龙故居 清                        湖南省桑植县 132.富厚堂 清 ...

  • 流传在华州的历代“对联”

    邮箱:3125136050@qq.com 浅谈华州历代"对联" 作者 宋朝峰 "粤稽三秦,西据百二河山之胜,东有函谷咽喉之险,以其为山川上游,雄跨中原者也."以 ...

  • 清东陵盗宝案:被盗宝物现在哪里

    清东陵盗宝事件 1928年春,蓄意长期挖坟盗宝.当时,国民革命军北伐已进入河北地区,奉军北撤,而冀东一带散匪非常多,异常肆虐.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派出孙殿英部前往剿抚.路途中,孙殿英屡见被拆毁的东 ...

  • 行走天下 | 端午游新洲 徐古听小调

    2021年6月14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人文武汉志愿者一行35人,应人文武汉资深志愿者刘联喜(苦行人)的邀请,来到新洲区徐古街,对当地红色旅游以及风土风情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寻访. 首先,来到 ...

  • 沈子友——行走浙南.访古探幽山水间

    行走浙南.访古探幽山水间 说起来,这已是4月份的事情了. 4月25一30日,进行了一次浙南之行,6天6地6个景点.到现在虽然已过去快两个月了,但那廊桥.古村.梯田.名山胜水,仍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浙 ...

  • 【访古探幽】雨中探访沙湾古镇

    2019年4月19日,周五,雨 今天到番禺沙湾办点事,午餐后,冒着雨,就近浏览一下沙湾古镇. 先看看百度百科的介绍:"沙湾古镇始建于南宋,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资源 ...

  • 行走天下 ▏人文武汉豫冀鲁皖八日游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的跨地域交流寻访活动,多年来一直在卓有成效的进行着.然而2020年一场疫情使本应在春节后成行的人文寻访交流活动推迟到了国庆.也是因为疫情,本是一次城市之间的文保交流,改成了途经四省十 ...

  • 行走乡村‖ 社旗彭岗访古

    "彭家岗,米家庙,九缸银子十八窖".宛东赊店流传这样一句古话.其有何渊源,我决定一探端的. 星期天,我与县中医院的秦建臻医师一道,来至彭岗,访问了庙里的道士.过路香客.村里老者,对 ...

  • 杨清云 || 黄忠故里访古

    坐上五路公交车,沿着光武路.张衡路.信臣路,走出南阳城,就能直达新店乡夏饷铺村黄忠祠--与五路车终点站只隔一条路. 祠堂内有黄忠塑像,立有"季汉后将军刚侯黄忠故里"刻碑一座.因为老 ...

  • 访古寻踪之:邓州棘阳城遗址

    文/棘阳关上 在邓州市东南四十里桑庄镇和小杨营镇相邻一带,二广高速和内邓高速在此交汇并设高速出口,郑万高铁在此设邓州东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唐为棘阳雄关,由此向东土岗隆起绵延数里,岗上荆棘密布,古 ...

  • 临涣访古

    去临涣看观星台遗址,算是我访古方面的一次上档次的体验. 淮师大余教授统帅,小城文物大主管.文体旅局文物科朱科长陪同,临涣镇人大何主席探路. 与一般走走看看的阅历或凭吊定有不同.所谓专业,不只是知识的堆 ...

  • 董其昌一生行走天下,主要是坐船。在中国交...

    董其昌一生行走天下,主要是坐船.在中国交通没有进入现代化之前,马车和船是最重要的两种长途旅行工具.董其昌的船,他常常自谓"画舫" 在北宋,米芾的书画船被称为"米家书画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