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打工人”逆袭为“上海工匠”,胡振球用技能创造4000多万元效益

他是85后“打工人”

他有着14项发明专利

他用技能为企业

创造直接效益4000多万元

他是谁呢?

胡振球

完成技术革新50多项、技术攻关10多项、获得专利14项,为企业创造直接效益4000多万元……在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的十几年里,胡振球硕果累累,并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先进农民工、上海市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

01 技术“小白“的进阶之路

2007年,胡振球从老家安徽来到上海“闯荡”。因学历不高、不懂技术,他处处碰壁。在他即将放弃的那一刻,神舟汽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潜心学知识、学技术,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公司越办越好。

胡振球在工作中

“为了追上和别人的差距,刚来到公司时,我每天都缠着老师傅,请他们讲解图纸、教我本领,晚上下班后就泡在职工书屋里学习理论知识。那段时间的日子的确很辛苦,但回过头想想,正是那段日子的苦学为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胡振球说。

从钣金工到钳工、车工、打磨工……渐渐的,胡振球掌握了车间几乎所有工种的基本操作技巧。同时,他也不忘提升学历,在工作之余从大专一路读到本科。

02 车间“明星“的成就之路

技术的精进,让胡振球有了更多底气进行创新。有一次,企业自主研发的清扫车进入生产阶段后,他大胆提议制作一套模具进行“整车预装工装”提升工作效率。经过反复研究,反复调试,模具制作完毕并投入生产使用,每台车的工时从原来的3天减少到1天,而整车装配合格率达98%以上,平均一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560多万元。

车间“明星”胡振球

这一次的成功,让胡振球意识到,创新才是未来车间发展的方向。身处一线,胡振球有更多机会发现生产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反反复复的“琢磨、试错、改进”的过程中,他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逐渐成为车间“明星”。

“创新不止能带动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激发其他员工思考、创造的热情。现在,我们车间班组间已经形成了良性竞争,大家你争我赶,十分热情,这也推动着企业效益的提高。”胡振球说。

03 感慨“后浪”培养更多年轻技师

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胡振球也在关注着世界技能大赛。看到参加世赛的选手硕果累累,他一面感慨“后浪”强劲的实力,另一面则又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培养更多的年轻技师。2015年,他成立 “胡振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手把手指导年轻技师,鼓励他们“人人动脑、个个动手”。考虑到未来,智能化生产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在日常工作中,胡振球也鼓励年轻技师关注智能制造,勇立潮头。

胡振球在工作中

如今,已经成为神舟汽车车间主任的胡振球,仍然不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我对这里的感情远不止感激,还有深厚的认同感。是神舟成就了我,我也要守在这里,回馈神舟。”胡振球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