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在红茶身上的3个谜团,最后都被证实是谣言,别再道听途说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听一位茶友说,他发现茶圈近来出现了几位“大神”级别的人物。
他们似乎站在了一个至高的角度,来审视茶圈中的万物。
把每一种茶类,都彻彻底底看透了。
比如,前段时间坊间流传着“80℃水温泡红茶”的说法。
听“大神”们所言,因为红茶是全发酵茶,冲泡水温要相应降低,否则容易出酸味。
但最后经过种种事实证明,温水泡红茶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目的掩盖茶叶品质上的缺陷。
针对某一个问题,互联网会在某个时间段,流行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答案。
很多新茶友,因为经验不足,还不知道这些所谓的“大神”,是如何通过捏造事实来获取流量和关注度。
于是,就轻而易举地被别人给洗了脑。
其实有很多看似正确的观点,只是胡编乱造,颠倒是非。
但正是因为持有怀疑态度的人不敢发声,才让这些错误的观点成为了主流。
渐渐地,成为了不容反驳的事实。
最后,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却没人相信。
总结了茶圈中关于红茶的3大谣言之后,才发现原来众人的误会这么深!
《2》
谣言一:红茶是红叶红汤
真相:并非所有红茶都是红叶红汤,汤色越红不代表茶叶品质越高
在外面喝茶时,若恰好喝的是红茶,便会经常听到一句话,“你这红茶怎么不是红的啊,汤色也不够红。”
举个最直接的证据,红茶的英文名叫做“black tea”。
翻译成中文,是黑色的茶。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红茶不叫“red tea”呢?
事实上,这也与当时红茶刚流传到欧洲时,众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有关。
作为世界红茶的鼻祖,来自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外表以黧黑色、板栗色为主,一眼看过去就是“black tea”没错呀。
并且喝了这么多年红茶,也没看见过哪一款是拥有枫叶红那般明亮的颜色啊。
除了小种红茶外,国标中对工夫红茶的外形色泽要求,多为乌褐、油润、金毫等字眼,未出现与“红”有关的字眼。
由此可见,红茶和红叶真的没什么关系!
再说到红汤,并非所有红茶都是以汤色深红为佳。
翻阅红茶国标的第三部分,有关小种红茶的描述当中写到,特级正山小种的汤色要求是橙红明亮。
橙红与红,虽一字之差,但差别巨大。
橙红,指的是像橙子一样红里带黄的颜色,与纯正的大红色相差甚远。
而红茶中的顶级选手——金骏眉,行业标准规定其汤色为金黄色,清澈透亮,金圈显。
显然,这也和“红汤”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红茶的汤色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红茶在发酵的过程中体内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
茶黄素的含量越高,则汤色明亮度越好,口感更加的鲜爽清甜。
而伴随着红茶加工的进程,当茶黄素进一步氧化后,生成了茶红素,也就是形成“红汤”的主要成分。
但汤色深红,则代表其中的茶红素含量过高,茶黄素含量偏少。
最直接的反应在鲜爽感下降,茶叶的品质也随之下降。
若是再继续氧化,进而生成大量的茶褐素,更是会让汤色暗沉,口感淡薄。
因此,红茶并非汤色越红越好;反之,汤色过深红则代表着红茶品质的欠缺。
也进一步证明了,优质红茶,并不是红叶红汤!
《3》
谣言二:红茶发酵程度高,用沸水泡易出酸味
真相:优质红茶无惧沸水冲泡,出酸味是品质不佳的象征
在六大茶类中,红茶作为全发酵茶,比起白茶、绿茶、乌龙茶等茶类来说,发酵程度更高一些,这点无可厚非。
但全发酵,并不能代表红茶容易出酸味。
茶叶,是一种植物,它并非生来就带有酸味物质的DNA。
不限于红茶,任何茶类发酸都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白茶发酸,则代表着含水量超标,被存坏了;岩茶发酸,最大的可能是茶叶受潮,返青了。
而红茶出现酸味,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红茶的发酵,是一种氧化的过程。
让茶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风味物质,但并不会形成酸味。
除非是在做茶的过程中,由于加工不当,制作时没有正确把握温度、湿度等因素,导致过度发酵,从而生出酸味。
一般情况下,发酵过头的红茶不仅发酸,还带着一股不清爽的闷味。
除此之外,若是将一罐红茶开封之后未及时喝完,导致茶叶吸收大量水汽,受潮变质,内质损耗。
同样,也会出生一股酸溜溜的气味,且原本馥郁的花果香消失不见。
可见,不论是工艺上的缺陷还是储存上的纰漏,红茶出酸味都代表着品质不佳。
用温水冲泡,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品质不好的红茶用沸水冲泡后,内质大量释放,也包括了其中的酸味物质。
适当的降低水温,减缓内含物质释放的速度,便大大减弱了茶汤中的酸味。
真正优质的红茶,又何必担心沸水的冲泡呢?
就像一个足够优秀的人,必然是想要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优点,而不会遮遮掩掩,羞于露齿。
唯有足够高的水温,才能将好茶中丰沛的内质充分激发,释放出美妙的香气和滋味。
沸水,才不辜负优质红茶的一腔热血。
《4》
谣言三:红茶越老越好,老红茶风味更独特
真相:大多数红茶的保质期在1-2年内,尽早喝完才是明智之选
近年来,由于受到熟普和白茶的影响,越来越多人喜欢存老茶。
不论什么茶,一律存至3年以上,因此老绿茶、老岩茶、老红茶在市面上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
但许多茶友深知“绿茶要喝鲜”的道理,老绿茶的市场并不算广。
殊不知,岩茶与红茶同样也不提倡存为老茶,趁鲜喝才是王道。
虽然大多数红茶的外包装上注明,茶叶的保质期在2年以内,但也并不代表一定要存满2年再喝。
尤其是开封后的红茶,更是要尽早喝完。
否则若是由于储存不当,密封不佳而导致受潮,品质受损,则提前结束了生命。
况且,喝红茶讲究最佳适饮期,而这个期限则是越早越好。
以正山小种为例,趁鲜喝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花果香,桂圆汤”。
清甜的花香、果香、桂圆香、荔枝香等气息,稠厚饱满的汤感,才是好茶的真正表现。
放置时间久了,香气物质挥发,从而产生陈味,品质不增反减。
品尝起来,不仅香气减弱,口感变薄,从审评标准看来,质量俨然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降低。
既然如此,为何不趁鲜喝,尽早感受其中的美妙滋味呢?
追求老茶的过程,反而会失去初心,丢失了喝红茶的真正目的,徒留遗憾。
《5》
如今茶圈中,盲目跟风仿佛成为了一种潮流。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
尤其对于新茶友来说,谣言被传的次数多了,听的人就信以为真了。
谣言的“力量”,远比想象中的强大。
但我也依然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只要认定自己是智者,不见风是雨,保持独立思考,便不会被谣言所困扰。
更重要的是,要勇于说出正确的观点。
若是茶圈被各种谣言所充斥着,却没人站出来说一句真话,最终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人云亦云。
坏人作恶,好人沉默,沉默也是一种作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