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最好的朋友,成名之前只有他愿意搭理我,57岁便离我而去

马未都常说,年轻的时候觉得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时间了,总感觉自己有用不完的时间,从而肆意地去挥霍它,可随着自己年龄一天天变老,身边的人也慢慢开始离开自己,他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感。

这些年马未都突然间觉得自己老了,67岁的他开始自己着手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并且好好感受自己这些年积攒下来的精神财富。

抚摸着那些当年自己收藏的瓷器,每一件的背后都是一个传奇却又平凡的故事,太阳落山,观复博物馆下班了,工作人员们开始一一向马未都告别,一天辛勤的工作结束了,马未都一个人畅游在文物的海洋之中。

他走到一件乾隆时期的青花荷花纹贯耳尊跟前,在灯光的映衬之下,它显得格外亮眼,透过上面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坐在瓶子中的秦公,他正捂着左耳,用力的倾听着自己的声音。

秦公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也是马未都年轻时最好的朋友,两人都属羊,但秦公正好大马未都一轮,他的耳朵有些背,所以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常常要把手放在耳朵上收音。

在今天这个年代里,有谁不爱文物,不爱古董呢,它代表着财富与文化。有多少人梦想着用它发财,又有多少附庸风雅的人希望通过它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可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没有人会对那些瓶瓶罐罐感兴趣,人们只认组合柜,高低柜,彩电,电冰箱,录音机这些更加实用的家用电器。

因此马未都这种对科技产品毫无兴趣,却对老古董情有独钟的人就是个异类,年轻时候的马未都几乎很难找到能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没人愿意听他讲解一组旧家具的来历,以及那些瓶瓶罐罐的前世今生。

更多的时候,马未都只是通过这些在历史上经历过无数风霜的文物去和古人形成隔空的对话,大概就是人们所常说的,“神交古人”。

那是一个冬天,马未都骑上二八车到了后门桥附近的文物商店,也就是那个时代的古物交易收购点,跟今天古玩商店的门庭若市不同,那时候的文物商店显得十分冷清,售货厅里一人没有,灯也都关着。马未都大喊了一声:“有人吗?”

这时候从大厅角落的一个门里走出了一名40来岁的男子,他头发不多,戴着眼镜,走到马未都跟前,他说话了:“我是秦公,你干嘛的?”。

马未都答:“我是来看文物的”。

秦公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长长的头发,瘦高的个子,看起来流里流气的:“你看文物?你还懂文物吗?”

马未都也确实不像懂文物的,可商店摆着的琳琅满目的展品他几乎都能说出一些门道来,这让秦公一下转变了对他的看法,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这一天,两人一直聊到商店下班,秦公告诉他,下回你可以早点来,我在商店里等着你。

可见秦公也是寂寞的,作为一个文物店的工作人员,他饱尝无人问津的苦涩。这次总算碰到了同道中人。

从那之后,马未都常常到文物商店去找秦公,他们一起鉴赏文物,一起品谈人生,马未都也因此跟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有一次,商店里摆上了一件青花荷花纹贯耳尊,马未都一进门第一眼就看中了他,在询问了价值之后,他心灰意冷了,1500元,这难倒了马未都。

在今天看来,一千五就是马未都到外面应酬的时候开一瓶酒的钱。可在35年前,这对于马未都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大笔钱了。因为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件东西,年轻的马未都显得有些冒失,他对秦公说:“我太喜欢这件东西了,能不能便宜点。”

秦公哈哈大笑,他对马未都说:“这不是我们家的东西,如果是我的,我白送给你都行,但这是公家的,而我作为一个工作人员,我的职责是把摆在这里的东西卖出去,别看我守着这东西,但它没有一分钟是属于我的,我最大的特权就是每天都坐在这里看看它。”

那天心事重重的马未都和秦公聊了一会就走了,那段日子里明显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直到过了一阵子,眼看临近年底了,商店开始搞了优惠活动,部分商品可以打个9折。

这时候秦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马未都,他马上就给马未都他们家打了个电话,通知了他这件事,这时候马未都显得非常果断,他明白,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果再不拿下,恐怕将来迟早要与这件文物失之交臂了。

他咬了咬牙,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存款,东拼西凑总算凑够了1350元,把这件打九折的瓶子买走了,如今这件瓶子仍摆在观复博物馆当中,只是它的价值已经涨到了1350万。

从此之后,马未都和秦公走得更近了,他常常到秦公家去拜访,和他聊天,两人一聊就是一夜。他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显然当时的马未都找到了自己的知己。

秦公为人和善,耿直,有些憨厚,平日里显得文质彬彬,可有些时候他身上也会显露出一种江湖气,尤其是在维护朋友的时候。

那些年秦公和马未都常常相约一起去云游四海,到外地去寻宝,有一年,秦公和马未都一起到上海参加一个拍卖会,他们住进了刚刚开张的波特曼大酒店。

因为当时酒店是刚刚开张,正在搞活动招揽客人,按照马未都自己的话讲:“我们为了捡个便宜才去了这么高档的酒店”。

可当时的秦公和马未都都还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有钱人,这从他们朴素的衣着打扮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衣冠不整,不得入内”大概是高档酒店的一个并不罕见的规定。

大概两人也没打算在这里消费,只是坐一坐,歇歇脚。这时候女服务员走过去,告诉马未都,如果不消费便不能就座。

秦公一听,当场脸色就变了:“好啊,我消费,给我们来200个茶叶蛋”。

这明显是故意带着情绪去报复服务员,这位年轻的女服务员手足无措,遇到一个咄咄逼人的北方汉子的刁难,她当场就哭了。好在马未都上前两头相劝,双方才算达成了和解。

事后马未都问秦公,你就没想过,她要是真有办法给我们弄来200个茶叶蛋,我们怎么办?

秦公对他说:“他能弄来,我就付钱,一分钱也不会少她”。

这就是秦公的江湖气,令马未都感叹不已。

别看秦公比马未都矮了半头,年龄也比他大了12岁,但他的身体非常壮实,因为年轻时练过摔跤,所以秦公一直保持了一个硬实的底子。

有时候两人实在困了,秦公就教马未都摔跤,一上手马未都就是一个大跟头。在马未都看来,秦公壮的如同一头牛一样。

可时间一长,马未都洞察到了他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秦公这个人没什么生活趣味,也没什么朋友,他除了喜欢和马未都一起聊天或工作之外,他几乎没有太多的业余爱好。生活上他也不怎么讲究,常常黑白颠倒,他喜欢熬夜,觉少,更要命的是他一工作起来就没完没了,不留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到了夜里就一根接着一根不停抽烟。

终于有一天,秦公扛不住了,那是在2000年,此时已经成名的马未都和秦公在翰海拍卖公司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拍卖工作。那天夜里秦公照例工作到很晚,并且完成工作之后他又把马未都叫到自己的房间里聊天,可秦公因工作劳累,当晚并不在状态,他显得前所未有的疲惫,只抽了半根烟就碾灭了,然后打了个哈赤。马未都劝他早点休息,随后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早上秦公起得很早,到马未都的房门前把他敲醒,两人穿戴整齐下了楼,在筛选展品的时候,马未都对着一件展品指了指:“这件不用拍了,这件是日本的,不是中国的”。

此时秦公说了两个字:“高手!”

话音刚落,他身子一软就倒下了,马未都下意识地抱住他,可秦公的全身早已失去了知觉,随之扑倒在桌子上。

马未都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一个人就算再累,他身体也不可能失去知觉,他大喊着:“快叫救护车!”。

可此时上苍并没有留给秦公足够多的时间,2000年5月10日秦公先生因心脏骤停而离开了人世,享年57岁。

面对好友突然的离世,马未都久久不能平静,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朋友在自己面前倒下的那种感受,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够理解,很多一段时间他都不能相信这样一位好人,一个好朋友,说走就走了。

在纪念秦公的悼文中马未都如此写到:“秦公走得太急了,我一想起他就是他那侧耳倾听之貌,也不知他是在听还是在想。他耳背,熟悉者皆知,但不知的是,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

今天的马未都有了太多的朋友,他成为了许多人的偶像,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收藏大家,但像当年那样让人兴奋,惊喜而纯粹的友情恐怕很难再寻觅到了。


文章参考资料:马未都《背影》、《秦公十年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