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霜降 肠胃寒凉
2020年10月23日(农历庚子年九月初七)6点59分,太阳到达黄经210°,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
霜降不代表一定「降霜」,而是表达了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意思,表现为早晚天气较冷,中午比较热,秋燥明显。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时节,阴气始凝,北方的植物渐渐失去生机,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
庚子年的霜降昼夜温差幅度较大,原因是火星影响地球,白天与阳光相得益彰,像北京地区的温度最高可达20℃以上;金星影响形成的「金运」和「金气」太过,夜里寒气辐射,致气温下降至0℃左右。
近期危机 伤害肠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霜降之后,饮食避寒就温,是保护脾胃的根本。无论饮食还是喝水必须温热。到了口中的食物与水,只要不够温热,不可以下咽。否则,寒凉如同「内鬼」,可以与时空中的寒凉同气相求,相得益彰,导致腹部出现寒滞胀疼的症状;继而「土不生金」,脾胃不养肺,肺的「卫气」遭到破坏,引起喉咙肿痛,或者伴有低烧。如果不及时有效干预,在「四金合一」的时空推动下,会出现内凉外热,酸软无力,发烧眩晕等症状。
远期危机 脾不养肺
而这段时间「五运」的「客运」为「太宫」,是太过的土运。土主湿生金,又会与金气相得益彰。所以,终之气的两个月,土、金、水三者相得益彰,使得终之气两个月湿寒交加,雪上加霜。这种气候30年一次,除了「庚子年」之外,还有「庚午年」,例如30年前的1990年。所不同的是,庚子年的地支为「阳水」,水生寒,阳水属于太过之寒。所以,气象专家说今年是60年一遇的极寒天气,与上古时期的《黄帝内經》所讲的理论相似。
肺畏寒。处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时空下的北半球人,在极端寒冷的气候下,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考验,尽管防控疫情的手段和方法是多样的,最根本的防控还是「强健的免疫力」。此话不空,「大道」居中。从时令养生角度提高身心免疫力的建议如下:
当下做起,收心藏身
距离小雪节气只有一个多月,人的细胞更新大概有百天。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身心平衡的环境,利于健康细胞的生长。五之气「少阳相火」当令,与心相应。可以引起人「虚假繁荣」的过度兴奋。收心不耗神,则是养身。
戌时睡觉,不过亥初
一旦夜里睡眠不深,除肠胃不宁原因之外,也要考虑「秋行夏令,夏火应心」的气候状况。可以晚上睡前饮食养心阴,助力深层次睡眠。
温养少阳,助长阳明,收敛太阳
当亥时、子时少阳经旺之时,人在睡眠中,如同植物发芽,开启一日之「生」,称之为「少阳气」;少阳气足,寅时自然苏醒,开启一日阳气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