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朴不雕《杨淮表》
韩少辉
汉代刻石隶书从某种意义上可分为“标准隶书”和“通俗隶书”两大类,这是我个人从学习上大而分之。标准隶书即字法规范的八分书,以左右背分的体势和左挑右波的笔势为典型特征。其中又分为:一类是庙堂碑刻,如《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等。由于东汉兴碑刻,故此类碑刻体量最大,对后世的研究和学习影响也最深远,如唐隶和清隶也是取法汉隶。一类是摩崖刻石,如《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杨淮表纪》等,此类刻石较之于庙堂碑刻,除标准隶书的共性特征外,在形质上又别具风貌。
第一,由于地处荒野僻壤,书刻者多来自民间,心胸坦率不拘,性情质朴浪漫,因此摩崖书法显现出纵横朴野、元气淋漓的艺术风貌。第二,崖面不如碑面平滑,给书刻者的艺术表现带来困难,但如果书刻者能因材施书施刻,因势利导,反而会给线条和结字带来种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这些意外效果是得于心应于手、笔笔都在掌握之中的庙堂碑刻所无法实现的。第三,崖面比碑面更加阔大,书刻者可以放胆挥运,充分而无须拘谨地展示艺术才情,摩崖隶书具有或豪放飞动、或雄迈浑穆、或古厚天真的艺术特征。对其继承和学习,以及更深层次艺术内质的挖掘,是当代隶书作者仍然没有破解的一个课题。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原石 (局部)
通俗隶书受八分书体影响不大,用笔简便径直,结构率性自然。在东汉晚期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和民间各种碑碣、墓志、题记中,呈现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倾向。由于省减左挑右波、蚕头燕尾的装饰性笔画和日常生活快写时心态的舒活自在,通俗隶书具有了质直、劲健的运动力量和简率淳真的性情美,充满了清新、自由、蓬勃的创造活力,笔势纵任,气象开张,大朴不雕,是当代隶书学习和取法的又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宝藏。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原石 (局部)
《杨淮表纪》较《石门颂》晚了25年,是黄门卞玉途经石门因观看《石门颂》有感于杨孟文的功德而作的表记,并用隶书七行凿刻于摩崖之上,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之“《杨淮表记》润醳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拓片 汉中博物馆提供
当代书坛名宿何应辉评之曰:“《杨淮表纪》与《石门颂》风格相近,而通俗写法掺入较多,风致更为质拙。”统观此碑,确与《石门颂》有着一脉相承的承继关系,尤其在空间构成的虚实关系和线形、线质的表现上尤为明显,同时又兼具通俗隶书或民间书法质朴、率任、大朴不雕的性情美。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拓片 (局部)
《杨淮表纪》的空间处理与《石门颂》相较,更为朴野舒朗、自由率性,充满了郁勃的山林野致,几近通俗写法。字形的纵横大小更为大胆,极尽变化,一反汉碑横扁背分的形态而一任自然。许多字在内部空间的处置和偏旁部首的处理上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出人意料而自成佳构。稚拙无饰,天真烂漫,令人叹为观止。字势的处理斜正不拘、随形赋势,无安排之虞却活泼自由,如好友相聚,行动坐卧忘形适意,或如村妇晨起,钗发歪斜,不衫不履。与庙堂碑刻之矜意端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恰成对照。由于上述结构特征,故而此刻石在结字上几无规律可循,临之须有庙堂碑刻或以《石门颂》为基,方可从共性中寻绎个性,而不可一开始便由此碑入隶或浸淫时日过久,否则将可能堕入“魔道”。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拓片(局部)
该碑的线条与《石门颂》如出一辙。以篆籀笔法为主,笔笔中锋,极少有汉隶波挑的用笔程式,甚至《石门颂》燕尾的曲笔也绝少用之,更显简捷恣肆。笔致含蓄凝练,圆浑瘦劲。细线如玉箸篆遒韧浑劲,有百炼钢化绕指柔之感;粗线多用绞转笔法和涩势,浑厚苍涩,立体感、重量感极强。起收笔不做顿挫,灭迹隐端,浑然天成,而线中段充满了极强的运动感,表现为线形上的直而含曲和线条内部的微妙运动,从而使线的意蕴丰厚,仪态矜活,而非秦篆笔致的单一和笔意的刻板。多数捺笔舒展如长枪大戟,纵横驰骋、奔放恣肆,如千里阵云,具有沉着痛快的情感与强烈的运动感。然而由于极少出锋波挑,隐而不发,又极具含蓄矜练的君子之气,这正是此刻石用矛盾对立统一关系处理线条的高妙之处。由此构成了《杨淮表纪》线条形态内敛外纵,内富外简,大小篆线条兼用,平动与绞转笔法兼使的鲜明的艺术特征。
《杨淮、杨弼表纪》摩崖拓片 (局部)
学习此刻石,首先要注意的是强化空间意识,不可以汉隶尤其唐楷的结字观念绳之。“笔迹者,界也”(锺繇语),要强化图画意识,注重字内外空间的妙造,此其一也。其二要加强秦汉篆书和金文的训练。此刻石纯用篆籀法,最忌平铺直叙、鼓弩为力、飘忽单薄,非经篆书训练而不能为之。同时需注意快与慢、提与按、疾与涩的对比变化以及线条的律动感、节奏感,防止线条形质意蕴的空乏。故司隶挍(校)尉杨君,厥讳淮,字伯邳,举孝廉,尚书侍郎,上蔡、雒阳令,将军长史,任城、金城、河东、山阳太守、御史中丞,三为尚书、尚书令、司隶校尉、将作大匠、河南尹。伯邳从弟讳弼字颖伯,举孝廉、西鄂长。伯母忧,去官。复举孝廉、尚书侍郎,迁左丞、冀州刾(刺)史、太医令、下邳相。元弟功德牟盛,当究三事,不幸早陨。国丧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廉,约身自守,俱大司隶孟文之元孙也。小黄门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谒归过此,追述勒铭,故赋表纪。
选自《中国书法报》2019年第34期
图片来源于《中国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