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生9个孩子我们是震惊还是理解?

生活本来就是自己的,选择生育与否,是自己的权利。

这句据说是出自杨丽萍回应婚育热评的话,表明着她选择不生是自己的权利所在。这边不生引起的热议还没等褪去,那边一连生了9个(还有1个在肚中)又让大家震惊了起来,套用这句话:人家生9个10个同样是个人的权利。这样生的确与计划生育有冲突,但孩子已生出来了,总不能让他们回去吧~

事情是这样的:在广西某大山深处一对90后夫妻——丈夫91年、妻子90年——已经生了3个女儿和6个儿子,且妻子已在怀孕,第10个孩子预计在3个月后出生。经过当地宣传部证实,情况属实,这个11口之家属于低保户,每人每月可领取350元生活补助。采访中丈夫被问及这么多孩子的抚养问题时,他表示:抚养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事件一经报道,就引起了热议,操碎心的网友:要这么多的孩子,这给多少钱培养这些孩子们,作为父母的想过没,靠打工,温饱都难维持,大大小小十来口人,这可怎么活呀!

表示支持的网页也发声表示:有的人活着为了一家子在一起开开心心,没有过多的物质追求。有的人要车有车要房有房,但不一定会快乐。因为精神不一样,对生活的追求不一样。

这里我们尝试着从大多数人的疑惑入手——怎么生这么多?生这么多怎么养?对未来怎么看?来看看大家为何有这些疑惑,也看看这对90后夫妻又是如何面对这些所谓的疑惑的。

-01-

怎么生这么多?

之所以这个话题能被关注并引起热议,9个孩子+1个即将出生,这组亮眼的数字是关键。越是反差越会引起关注。

在大多数网友认知里,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是常规状态,生两个也可以理解,生3~5个孩子那怎么的也得是非富即贵了,生7+个孩子那得是某一领域开宗立派的人物才有的实力。得出这样的结论,依赖于常规认知中的两个观念:其一、计划生育政策在卡着,放开二胎后多生1、2个的属正常范围,再生多了违反政策得罚款——社会抚养费可不是几百块能了事的,除非很有钱,不在乎;其二、生了孩子得养,就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面对四脚吞金兽也是发怵,生1个养着还凑合,2个就有点吃力了,再多了就缴械投降了。

事件中的这对90后夫妻倒好,住在大山的木棚里一连生10个孩子不带犹豫的。有网友的疑惑:难道计划生育在这里是隐形的?不能制止,也没有罚款约束,任他们生???生这么多孩子有条件养育吗,不是养活了——活着、长大的养育,而是教育有经济条件支撑吗?好像都是否定回答。但是对他们来说生这么多孩子的理由可能很简单——多子多福的观念。当他们认同了这个观念,那么多生孩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哪里有什么疑惑呢?但这个理由又不能直接说,毕竟计划生育在那放着呢,于是能说出来的理由便成了:妻子生病了不能结扎,采取的措施不到位,怀孕了就生下来了。

-02-

这么多要怎么养?

在像点城市样子的地方的大部分人的观念里面,养孩子不比上一辈——亲历亲为的养活养大就行,现在的孩子不好养,父母的精力有限,光就花销这一项来做个粗略的预估,也大的惊人。出生前产检胎教先不说,刚出生请月嫂、奶粉不能将就,玩具少不了、亲子活动得参加,稍大点进托班幼儿园,小学稍微好点的得出赞助费、各种兴趣班别人家的孩子在上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掉队呀,穿的衣裤鞋子、用的书包文具、时不时的冬/夏令营,差不多点的中学赞助费得交、各学科补习班得参加,大学学费、生活费,打算留学的再加笔费用……

刨除养育时付出的体力、精力成本,单就经济成本一项,有机构做过统计:养育一个孩子的花销大概在62万到198万之间,一般家庭花费在70万左右。我们权且拿最低的60万来估算,对于在城市打拼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也是有点压力的。正因为如此,大家对“生孩子”天生有种恐惧心理。迫于传统和对孩子的喜爱,生一个两个就是大众观念里面的正常生育。可曾想这对90后夫妻生10个孩子,仅经济成本一项不得600万打底?!在大山里如何承担的起。

只不过~于这对90后夫妻而言,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不是说600万养育成本,而是养育这件事本身——在他们观念里面养育=养活,自己生自己带,母乳和稀饭也能喂,玩具衣服鞋子老大用了老二用,老二用了老三用……幼儿园当地有了也“义务了”就上,没有了或“不义务”就让他们自己在家里玩,兴趣班、补习班没这个意识,即使有这个意识,也没这个钱,上学就是村镇的学校也没问题,小学中学基本的属于“义务教育”也不怎么花钱。如果好一点上了大学,也有政策支持,就是生活费吃力些,不过也能顶得住。就目前一家人社保每月有4000元左右,农村生活也没有多大成本,再加上丈夫外出打工,一天200元,一个月也能拿个5000~6000元,一个月就是10000元左右,10个孩子抚养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03-

对未来抱怎样的态度?

就孩子的养育而言,还拿像点城市样子的地方的大部分人的观念来看,父母的成就是孩子的起点,所以他们力求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条件和教育环境,再怎么的培养的孩子也得比自己强吧,一旦孩子重复自己的人生都是一种失败,更别说过的不如自己了。只是对孩子的培养成本是铁定板的持续增长,而在经济大环境衰退与自己获取财富的能力受限,使得未来的收益不容乐观。

再看看这个社会上即便你不承认但确实存在着的铁律“拼爹”,而你孩子的爹也没啥能拼的,那么对于孩子的未来,比如学业深造、提供资源拼事业/未来、婚嫁成本资助等都没有多少信心。即便是一个孩子,对他/她的未来都感到不安,再别提多几个孩子了。对孩子及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似乎是种常态。

再回过来看这对90后夫妻,表示对未来很有信心。为什么呢?在他们的观念里不执着于奢求什么阶层迁越,只要这些孩子能活下来,能不饿肚子、不被冻着,健健康康的长大就是抚养的成功。如果仅就这一点,即便是大山里,在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下,实现这个目标是没啥问题的。如果这些孩子还能上点学、长点知识,可以走出大山、掌握些谋生的技能,就一定能或多或少的改善家里的现状。现在这对夫妻和10个孩子生长的条件似乎已接近到了社会最低点了,接下来哪怕只要有一点定的改变就是加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长大,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不对未来的生活抱有信心呢?

-04-

以上,通过对为什么生这么多、如何养、以及对未来的看法,从大家观念和这对90后夫妻的观念做了探知展示,可以看出之所以大家对这对90后夫妻的生育行为感到惊讶,原因在于双方观点的差异——好生难养VS多子多福、培育VS养活、比我更强vs活着长大,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大家对同一行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及态度。

我们看待一件事,常规的情况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观点为依据表达态度,当遇到不同的态度表达时往往不予以理解,甚至抵制,这样难免上情绪。如果能尝试多个角度去理解对方所表达态度背后的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观点冲突产生的情绪反应,平和地应对这个存在着许多观念差异的社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