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周老太》

周老太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位人称周老太的老人。那是一位很特别的老人,年纪已经大到只有她自己才记得清楚,但是在她的举手投足间,总是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在村中众多老人之中,她总是能让人一眼就注意到的那一个。

周老太的家原本并不再这个北国的小村庄,她出身名门,留过洋,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遇到了最想依靠的人,同他来到了这个隔绝世界的小村落,两人说好共度余生,没想到的是,丈夫走在了她的前面,她似乎也没有过多的去悲伤,只是淡淡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之后也没有离开,在这个本不熟悉的地方,一待就待过了自己的后半辈子。

从我能记事的时候,周老太就已经年过古稀,夏日的午后,人们坐在树下、大门口乘凉,闲侃着东家的是非长短,西家的柴米油盐。周老太却不同,她从不与那些人为伍,一个人或是缓缓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或是坐在河边的柳树旁,脸上的表情自然而悠闲,仿佛她就是这些景物中的一部分似的。

“那个人,太无趣”这是其他老人们对她的评价,但戏剧性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却总喜欢往周老太身边凑,她的身上有种特别的吸引力,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新鲜事,口袋里总能变出新奇有趣的玩意儿,而孩子们也会为她带上一些东西,有时是一托饱满的葵花,有时是一条玩耍时顺手从河里捞起的鲤鱼,她每次都不白拿孩子们的东西,总是往他们口袋里塞满了一元两元的纸票子。她那不大的小院子便总是被孩子们的吵闹塞得满当当的。

每当过年的时候,是周老太家最冷清的时候,孩子们都在家吃喝玩乐,大人们享受着一年之中难得的清闲日子。周老太那个平时吵闹的小院也就寂寞了些许。但是有一年的春节,去了一个特殊的人,那个人是周老太丈夫生前的一个远房侄子,也许是念着叔叔的情分,也许是同情周老太的孤独,他去了那个小屋,为老人送上了一个不寂寞的年三十,临走时,老人非要送给他一件皮衣,侄子拗不过,只得收下了。我没见过那件皮衣,但是村里人说起来,总是一句话“那皮衣,值一套上好的大瓦房!”

周老太总是那么随和,自然,就连她走的时候都是在春天,那是个好天气,一点儿风也没有,当人们发现她时,她穿着蓝底白花的衣服,躺的那么自然,像是熟睡着不想被打扰,她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走了,就像当初她来的时候一样,像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里刮过了一阵微风似的。

思绪慢慢收回,如今的我,早已不在那个小村,但那些周老太的片段,还常常浮现在眼前,她那悠然的气质,平淡的生活,大概是她留给人们最难以忘却的东西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