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三迁父坟的风水玄机
“
朱熹为何三葬其父?最后一次迁葬,其地风水如何?
伴随着闽地钻研传播理学的脚步,朱熹从不放弃对风水的追求,至死方休。
即使在去世前一年,朱熹仍第三次郑重迁葬父骸,那是为何?
朱熹像(来源:hi.baidu.com)
公元1199年,朱熹70岁。去世的前一年,朱熹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第三次迁葬父亲朱松遗骨!
朱熹父亲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据董天工著《武夷山志》,朱熹父韦斋以不附秦桧,请祠居建州。疾革,以书托孤于刘子羽。子羽为筑室里第之傍。熹乃奉母迁崇安,榜其居曰“紫阳书堂”,示不忘故乡也。
朱熹旧居内的紫阳书堂(来源:hi.baidu.com)
朱熹14岁,父朱松去世,享年47岁。翌年,葬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之西塔山。
乾道六年,朱熹迁朱松墓于白水鹅子峰下。
缘何迁之?《朱文公文集》卷九四“皇考朱府君迁墓记”曰:……卒之明年,遂窆其里灵梵院侧,时熹幼未更事,卜地不详。既惧体魄之不获其安,乃以乾道六年七月五日,迁于里(五夫里)之白水鹅子峰下。
朱松第一次安葬时,朱熹15岁,年纪尚轻,因担心父亲葬地风水不佳,“体魄之不获其安”,所以决定迁葬。第二次迁葬,正值朱熹葬母之后,仅时隔半年,父母分地别葬。
朱熹为何三葬其父?最后一次迁葬,其地风水如何?
朱松墓
朱熹第三次迁葬父亲朱松,是在个人饱受打击的情况下发生的。政治上,既经受了“庆元党禁”的猛烈冲击;生活中,长子朱塾、亲密助手蔡元定相继去世。朱熹百念俱灰,于是预作风水谋划,决定再一次迁葬父亲朱松。
庆元党禁,也称伪学逆党之禁,指中国宋代宋宁宗庆元年间韩侂胄打击政敌的政治事件。(图片来源:hi.baidu.com)
值得注意的是,与朱熹关系密切的三处墓地:母祝氏、子朱塾以及与妻刘氏合葬之地,蔡元定均出手助其择定,唯一没有参与朱松墓选址的文字记载。朱熹思前想后,三迁其父,其中多有反复,或许与欠缺蔡元定襄助这一因素相关。
朱熹三迁父坟,《朱松行状》如是记载:
公卒之明年,熹奉其柩葬于建宁府崇安县五夫里之西塔山,而硕人别葬建阳县崇泰里后山铺东寒泉坞。然公所藏地势卑湿,惧非久计,乃卜以庆元某年某月□□日奉而迁于武夷乡上梅里寂历山中峰僧舍之北。盖公之诗尝有“乡关落日苍茫外,尊洒寒花寂历中”之句。呜呼,此岂其谶耶!
“圣人”所作决定,总要有根据才好。朱松生前诗作中有“寂历”一词,成了朱熹遂其心愿,最后迁葬于此的一大理由,这无疑是一种自我安慰。
但不管朱松生前作诗言及寂历也好,未言也罢,这最后一次的迁葬,却是朱熹个人独自作出的唯一一次重大而正确的风水决定。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四章“八闽一理”。)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