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窍阴穴:降浊去寒

来源:经络穴位图解(jingluo365)   【整理摘编:时英平】

头窍阴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别名:窍阴穴,枕骨穴。

【腧穴释义】

头窍阴。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给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故名。

枕骨穴。枕,睡眠时头部的最低点也,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骨,肾主之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润下特性的寒湿水气。枕骨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枕骨部位化为了天之下部寒冷特性的水湿云气。理同头窍阴名解。

【取穴位置】

天冲穴与完骨穴弧形连线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穴位解剖】

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枕大神经的会合支;颞浅动、静脉顶支和耳后动、静脉。

功能主治】

功能:降浊去寒。头窍阴穴有开窍聪耳,平肝镇痛作用。

主治

1. 头痛,眩晕;

2. 耳鸣,耳聋;

3. 瘿气。

【穴位配伍】

配强间穴治疗头痛;

配太冲穴、风池穴和支沟穴治肝火旺盛、偏头痛;

配听宫穴、翳风穴、听会穴,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平刺0.5~0.8寸。

【临床运用】

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甲状腺肿大等。

(0)

相关推荐

  • 头窍阴穴:主治头痛、眩晕、耳鸣!

    头窍阴:开窍聪耳,平肝镇痛. "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 头窍阴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 ...

  • 【每日一穴】头窍阴穴:降浊去寒

    大医至简倪海厦 头窍阴穴,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别名:窍阴穴,枕骨穴. [腧穴 ...

  • #每天学一点中医#【头窍阴——降浊去寒 ...

    #每天学一点中医# [头窍阴--降浊去寒 开窍聪耳] 头窍阴穴,又名枕骨穴,在完骨上.枕骨下,位于乳突后上方,当浮白穴与完骨穴的连线上. 1.主头痛,眩晕,口苦等症状: 2.适用于颈项强痛,胸胁痛等症 ...

  • 经络不通,试试这个方法,有寒去寒,有瘀化瘀,以通为补!

    很多人都说养生好难,体质复杂,一会儿寒,一会儿湿.一会儿瘀,一会儿又虚,可吃点补的就各种不舒服,上火.肚子胀.便秘,都不知道要怎么调了! 其实养生不仅仅是有寒驱寒,有湿祛湿,有瘀化瘀,虚了就补,更重要 ...

  • 【出联引对】纷纷雁去寒秋水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出联引对 出句:纷纷雁去寒秋水(郁犁) 对句: 浅谈对联与马蹄韵 作者/郁犁 谈诗词对仗问题,不能不谈对联,对联也叫楹联.只有对联写好了,诗词中的对仗才能迎刃而解. 对联是 ...

  • 这古方,既可去湿,又可去寒,还可祛风

    湿痹,麻木疼痛症之一,为风寒湿三气合成,以湿邪为主. 湿性黏滞,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导致肢体关节重滞.肿胀. 寒邪之性收引凝滞,令痛处固定,活动不便. 风邪与寒相遇,可造成恶寒发热,肢体沉重等.与湿 ...

  • 经方:当归生姜羊肉汤(补血、去寒)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文]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作 ...

  • 橘子防癌保護心血管 養生又去寒性

    橘子防癌保護心血管 這樣吃養生又去寒性 在寒冷的天氣裡,橘子黃澄澄的外皮總讓人感到愉悅溫暖,似乎可為觀賞者注入一股活力. 撥開一顆橘子,從橘皮散發出的清新香氣,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香味順著鼻腔進入體內 ...

  • 今日大雪,最宜进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补泄皆宜,去寒就温!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 ...

  • 经络堵则百病生!经络不通,试试这个方法,有寒去寒,祛湿化瘀!

    很多人都说养生好难,体质复杂,一会儿寒,一会儿湿.一会儿瘀,一会儿又虚,可吃点补的就各种不舒服,上火.肚子胀.便秘,都不知道要怎么调了! 其实养生不仅仅是有寒驱寒,有湿祛湿,有瘀化瘀,虚了就补,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