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普陀山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如皋一些单位开始组织员工旅游。我们学校听闻即将与另一所学校合并组建职教中心之后,学校领导不再紧捂钱袋了,大方了一回,也组织我们去了一趟普陀山。
位于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山风景之美,让人无法想象。那青山绿树,那浸润着香樟芬芳气息的空气,那清澈的流水,是这个时代走遍中国,你都极少能够看到的。之所以如此,或许与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它是位于汪洋大海之中的一个小岛,同时也与这里没有多少工厂也就很少各种有害气体与污染物的排放有关。同时作为佛门净地,在充满宗教氛围的环境中,人有可能自觉远离某些不太文明的行为,或许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普陀山的游客很多,游客中的香客占据了相当的比例。佛教名山并非普陀一个,为什么我们单位偏偏选择了这里?这是因为普陀山距离相对较近,还因为这里掌门的长老是从如皋走出去的出家人,到这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待遇,从门票到食宿等等都是这样。稍稍有些让人遗憾的是。与我们同乡的这位如皋籍的长老因为身体欠佳,没有能够出面接待我们——在这趟旅游后不久,他就仙逝了。这时候的他年近百岁。
在我之前,我岳母也曾到过普陀山。她是跟一班佛友一起来这里的。她这一辈子,除去在如城摆小摊做小百货生意,就我所知,出门的机会十分寥寥;在我婚后的20年间,她就到过上海一次,那是为了给她儿子看病;再就是到普陀,大概是为了敬香与还愿:她可是一个相当虔诚的佛友,在她身体一切正常的时候,每年如皋定慧禅寺有重大活动,她都会跑去做义工。她为什么信佛并且如此虔诚?或许更她的生活经历十分坎坷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她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十分不幸,所嫁之人对她三天两头拳脚相向,以致她最终不得不选择了离异。而第二次婚姻也难说圆满,丈夫也就是我岳父。尽管后者说性格和脾气要比第一个温和很多,但却也有不少其它毛病,比如说年轻时嗜赌、不理家务等。所以,她信佛,大概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来生,以及为自己,为儿女祈福吧?
对我来说,普陀山也是我过去40年人生中跑得最远的地方。这之前,我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上海和南京。同时,普陀山之行,也让我真正认识了大海的脾气:从前去上海,没有苏通大桥、江阴大桥,只能从南通港坐江申轮到上海十六铺,途中需从长江入海口绕行。那时候也能看到大海,但十分短暂,而且是近海。但是,到了舟山才认识了真正的大海。那我们登上之后感到相当辽阔的海岛,当我们在海中远远望去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黑点。视野决定你所见,在这趟旅行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
普陀山如今还是军港,岛上有驻军。我一个昔日学生当时正在服役,在部队上开小车。听说我们来了,还特地驾车过来看我们。这学生在我的印象中,原本是极调皮的。这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很多在学校学习非常一般,老师也未必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往往对老师的感情很深,记挂着老师;反之,在校期间学习很不错,老师也很喜欢的学生毕业之后未必记得老师。
若干年后,我读明代笔记小说才知道,以普陀山为中心的舟山群岛,在明中期以后的东南沿海的倭寇之害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倭寇与浙江、福建一带的海匪相互勾结,抢劫过往船只,甚至上岸为虐。官兵与之对抗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下风。为了剿灭他们,朝廷甚至不得不使出“招降”的招数。在某些海匪被朝廷的封官许愿打动心,真的投降朝廷的时候,朝廷却又出尔反尔,将其枭首示众。另一方面,这些被称之为倭寇的,很多人是日本战国时代失去了自己的主子的武士,他们仅仅是海匪中的一小部分,有些甚至仅仅是依附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海匪的小罗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