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后:习气转为生命力,轮回展现大神通

业力、轮回、附体、疑虑...
是许多人关心却又有些困惑的话题。
作者以佛家的思想为基础,
诠释了看待这些问题的新角度。

关于“业力“与“轮回”

问:朝闻道夕可死,已闻道还没来得及修习气,夕已死,还轮转六道吗?
答:古佛说:“身如聚沫心如风”。仔细地体会这句话,处处验证和感知这句话……可解你的疑惑。
习气——就像心地上的风一样,它一会向东刮,一会向西刮;刮起来,好像力量挺大,停下来,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不必硬硬地扭转你的习气,那样你就好像和风对着干一样,和风对着干是不明智的,那样你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也不必试图消除你的习气,试图消除习气,就像你试图根治天地不刮风一样,试图根治天地不刮风,多么愚知和妄自菲薄啊。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气是一种生命力。习气强,则说明你生命力强。对于习气,你不必敌对它、控制它、扭转它或试图消除它,你只是加以了知即可。习气是一种生命能量,能量无好无坏,只是看你用在什么处、什么地方。
习气就像风,习气力就像风力,不必消除风或风力,利用它发电。发你生命的电,成你生命的光。
也不要怕六道轮回,一旦你悟道,六道轮回是神通。正因为六道轮回,你才能理解六道众生,你才能帮助或救助它们。悟道的诸佛,正是乘着内在的风,在六道里来回,才展示他的能力,完成他的使命,对天下众生有用的。
六道成于分别,轮回只是梦见,不用怕它。习气只是风力,风力只是能量,能量无好无坏,善加利用它就好。悟道之后,习气力是生命力,能六道轮回是大神通,你不但不用怕它们,你还希望它们多多益善矣。
先别管习气和六道轮回,先悟道。悟道者,明心见性也。明心者,观;见性者,止。一旦你明心见性,观即是止,止即是观。止观成一,到头矣。在源头回望来去路,妙观矣,佛见矣。
来,先坐到山顶,再来观一切现象和有吧,到那时,一切都清晰无比,犹如新买的明镜照雨后的春山,清清楚楚而生机盎然矣。
习气于诸佛,若和风与天地;
六道于诸佛,似花木与春山;
轮回于诸佛,像幻术与大师。
一旦你成佛,昔日你怕的力,是生命力,是一切的驱动力;昨日你避的事,是神通事,是诸佛本来事。
修道之旅中,你怕的事,先不必急着解决,暂放在那儿,等你走完旅程再回来看;你避的事,就先绕过它,转山转水转身世,等你回来再瞧它。到那时,时过境迁,当时你曾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撼不动如泰山者,今日如烧过的纸灰,一碰就朽了;那时你怕的如恶魔怪兽者,今日一见,不但是纸老虎,还是梦中的;昔日你见它是粪污顽石者,今日再见,却是无上发光妙宝……
解决不了的,换一个时段再解决;
看不透的,换一双心眼再来看……
修行不是死磕,是等待和想办法让梦慢慢醒来。说是慢慢醒来,你一醒,就没有时间地醒了。慢慢,归于梦;醒来,无时间——不但没有时间,也不需要时间。

关于 “附体”

问:您如何看待附体?以及如果遇到身边有人附体,您会如何处理呢?您如何看待那些无形众生,比如各种仙,大仙,小仙,还有过世的亡灵等等。
答:对我而言,只要你认为你是谁、你是某某等,都是一种附体。无形无体的心智依附于一个虚假的、它创造的幻觉,就是附体。
如此来说,众生中不被附体者绝无仅有,人人皆被附体。不被附体者,诸佛菩萨,那些了悟空心的人,那些了悟无身份,或所有身份皆虚假的人。
我如何看待附体的人?某人认为我是某某大仙或我是谁谁亡灵,和某人认为我是张三、我是李四、我是医生、我是作家等一样,那是相同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附体是心智的一种游戏,只是头脑还并不了解这点。附体没有什么奥秘,那只是一种短暂的或长期的身份认同。
某人认为我是张三,这是长期的身份认同;某人认为我是某某大仙或某某亡灵,那是短暂的身份认同。
短暂的身份认同,人们可以从中醒来,了知它的虚幻性;但长期的身份认同,却鲜有人从中醒来,认识到它的虚幻性。
如果说短暂的附体——暂时的身份认同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那么,众生认为我是谁、我是什么的长期附体——永久性身份认同,就是一种持续一生的大病。当我们观察别人被附体时,却不了知自己正在被附体。因为我们附体的时间比他长,比他深。
我们正在被附体,却不认为自己在被附体,因为那虚假的命物占据我们太深太久了,以至于我们根本不曾怀疑它的真实虚假。那虚假的变成了主人,以至我们无望看见佛和瞭望到广阔无边的佛土。我们就是这样迷死于一个不存在的虚怪身上的。
不管短暂附体或长久附体,对于一位看清它本质的人而言,他允许。心智想进入某种身份,想通过某种管道释放或展现它的能量,他允许,他支持,他甚至鼓励。
如果你认为你是张三,好吧,你是张三,张三此生的生命任务是什么呢?我支持、鼓励你达成它,完满它。如果你认为你某某仙、某某神、某某亡灵,好吧,你是某某仙、某某神、某某亡灵,那么你来此的目的是什么呢?……好好好,我支持你完成你的目的,达成你的目的。反正都是心智的游戏,我为什么不允许?我怕什么?我无所怕,你只是允许你完成你自己。协助你完满你自己,是我的任务,除此我没有任务。
对于众生,附体是一种正常事件。我是张三,我是李四,我是作家,我是一个悲伤的人,等等,这还不够,我还要是某仙、某神、某佛……好吧,如果你很喜欢往你的身上累加砖块,那就继续吧。反正那些不存在的石头无法真正让你荣耀,也不能把你真正压垮。就累加着玩吧。
无形的众生是我们心智的化现,它们缭绕我们内在的空间。如果你关于这世界的故事越多,它们的密度就越大。你越迷失,它们就越真实。你越认同,它们就越有力量。最终,它们就是你,占满你的整个空间。它们越占满你的空间,就越障碍你对那空间本身的了解,就像你越关注天上的繁星,你就越认识不到天空本身的存在、浩瀚和美丽,因为你迷失在那些星星上了。
同样地,如果你越关注那些内在无形的众生,你就越迷失于你内在的觉知——那生命觉体本身的存在、浩瀚和美丽——那佛土,那佛的存在。
了解你的全体,了解你内在的佛土,以及那佛土上的众生,了解心智对那些众生的附着或认同,了解你内在的世界,内在的秘密……清醒从了解开始,因了解而清醒。
愿我们观察世间附体之事,来了解更大、更深刻的附体。有朝一日,我们真正不被所有附体之时,那是成佛作祖时,那是解脱自在。
凡所有相皆虚妄,法身法性不可量,
众人若能识法体,真假虚妄都妥当。
大寂土上有事做,三界灵空任飞翔,
众生都是佛来做,做遍众生佛原样。

关于 “疑心”

问:不知何原由,我疑心重,不轻易相信人,特别是初认识的学佛人,若果不是相识十几年,经常联系的人,我几乎很难相信他人。疑心重是否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如何能消除疑心重的习性。
答:疑心重不是个问题,不必太在意它,也不必特意修改它。
疑心有它的好处:疑心就像自我编织的一道防护网,它很好地保护了别人误闯你的世界,也保护了你擅自进入别人的世界,它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缠或麻烦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疑心是自我的一种保护策略,在我们自我还存在的条件下,它是必要的。
如果你疑心重,那是你的生命、你的自我需要它。不需要的东西,生命中不会出现。你可以把疑心重当作问题,看着障碍,但心智清明的人不那样看。如果它存在,他把它看作重要的、必要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他看到其中的好。智者从每一样我们认为是问题的问题中看见珍珠或玛瑙。
疑心是个好东西,如果你发掘和利用,许多智慧将从那棵疑心树上结出。疑心时正是蜘蛛吐丝时,蜘蛛吐丝并不是坏事情,并不是为把它自己缠住,而是为网住它的宝贝,它的食物,它存在的延续和生命的明天。疑心时看见心的动作,看见心是如何吐丝与结网的,看见心是如何防护他人和保护自己内在安宁的。
疑心时似乎是在制造内心的混乱,但那是为防护更大的混乱发生。疑心就像一条护城河,也许护城河里有风起浪涌,但护城河所保护的城中,却是安详和宁静的。疑心就像一条落在地上得雨的龙,它正挣扎着盘旋而起,它正想在云中作舞,疑心时骑在疑心上,就像宇宙之王骑在那龙上。你骑在那龙上,就像四大菩萨骑在他们的坐骑上。
疑心可以是个礼物,当你看护它,观照它,了解它,探秘它。疑心是一种心智自己的活动,它和它的其他心理活动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当疑心起时,观照它,允许它,让它做它的事情,你做你的事情。用观照照顾疑心,就像用爱心照顾婴儿。疑心起时如果你利用疑心,疑心之心就是菩萨,诸佛称名为疑心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它能令你觉悟故。
觉悟疑心,便是从疑心出发走向彼岸,那是一条心智之路,内在之路,和心灵走出它自己的其他之路没有什么不同。疑心活动时,看住它,了解它只是一种思维活动,就像心跳呼吸一样,既不跟随它,也不舍弃它,就像对待自己的心跳呼吸一样对待它。因为那的确是头脑的一种心跳呼吸。
一个人疑心起时修行疑心,他即是疑心菩萨。疑心菩萨最终都将认识到:疑心并非疑心,是名疑心。一旦他认识到这点,他就解脱于疑心。疑心并非不相信某人,而是他的后念不相信前念。疑心是一场自我内部心智的判断游戏,事实上它和别人无关,和自己的信念系统有关。
像所有的其他心理活动一样,疑心的本质只是一种起心动念,只是一种心智振动。它只是一种波,一种波动,是你加在那波上的故事,使它变成了疑心。疑心并非疑心,是名疑心,来认识到这一点。一旦你有这个认识,疑心菩萨将解脱于疑心,那是它瞥见佛的时刻,那是它拜佛的时刻。
疑心并非疑心,是名疑心。祝天下疑心菩萨,即疑心而解脱于疑心。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证道之旅☯心月

(0)

相关推荐